新刊速递 |《科幻世界·少年版》2022年3期:如果美味能被记录…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封面故事
《美味记忆》
作者/茶橙

21世纪中叶,升高的海平面淹没了大部分陆地,人类住进了海陆空三栖的建筑里,与此同时,许多水果已无法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而人工环境下培育的水果逐渐失去了自然生长具有的原始美味。
这天,莫飞一家收到了爷爷寄来的草莓。爷爷退休后致力于培育具有原始美味的水果,这次,他终于培育出了想要的草莓。爷爷希望莫飞一家能根据他提供的美味地图,用莫飞爸爸研发的机器“美味记忆”,记录下那些就快要消失的水果的美味。莫飞一家能达成爷爷的希冀吗?
茶橙
作家,编剧。2014年参加“中国好故事”大赛,原创文学作品获奖并签约影视改编权;2015年参与“克顿传媒集团”影视剧编剧工作;2021年获第七届“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银鲸奖。出版有长篇少儿科幻小说《超凡飞手》等,作品刊载于《科幻世界·少年版》《意林·小文学》等刊物。
内容节选
打开地图,莫飞看到图上画有苹果、葡萄、荔枝等标志,这些水果各自代表着一个坐标,那是老莫克希望他们拜访的地方。
爸爸为老爹的提议感到兴奋不已,他迫不及待地从实验室拿出“美味记忆”,它看起来酷似耳机,实际上是一台脑机,别看它造型简单,却内有乾坤,可以实现大脑与外部信息的交互与记录。为了向莫飞证实“美味记忆”是一个伟大的发明,爸爸邀请莫飞一起做了一个实验。
第一步,爸爸把“美味记忆”戴在头上,启动“记录”按钮。第二步,爸爸取出盒子里的一枚草莓,把草莓凑近鼻子仔细嗅了嗅,然后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第三步,爸爸按下“完成”按钮,再把机器取下来。第四步,莫飞把机器戴在头上并启动“回味”按钮,这时候,他仿佛闻到了草莓的芬芳,亲口尝到了草莓的味道。
“爸爸,真是太神奇了,为什么我没有吃草莓,这台机器却能让我尝到草莓的滋味呢?”
星语星愿
《安杰的火星猫》
作者/冯浩然

妈妈随星船出勤了,爸爸去地球参加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留在火星陪安杰的,便只剩下火星机器猫阿喵。这天,安杰回家途中,阿喵挡住了他的脚步。在阿喵的提示下,安杰发现四个穿灰色大衣的陌生男人守在他家院子周围。情况有些不对,于是安杰派阿喵回去打探消息。从阿喵记录的情景以及收到报警后赶来的警官口中,安杰得知,爸爸被宇宙海盗抓走了……
内容节选
一人一猫蹦跳着奔向家中,美味的晚餐已然浮现在安杰的脑海里。阿喵虽是只机器猫,却也能吃东西,而且口味刁钻。它有一套味觉和消化系统,能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味道,还可以把食物转化成能量储存起来。至于食物残渣,阿喵会直接将它们制成肥料,滋养家中种植的花草和果蔬。
远远地,安杰望见了自家那幢白色的三层小楼。就在他想一口气跑回家时,阿喵突然止住脚步,急促而尖锐地叫了几声。它挡在安杰身前,警惕地盯着家的方向。
“怎么了?”安杰顺着阿喵的视线望去,发现四名身穿灰色大衣的陌生男人守在他家院子周围,鬼鬼祟祟的。
人类用了三百多年才将这颗红色行星改造得适宜居住,又用了两百多年,才建立了百余座这样宽敞而安逸的小城。城内的社区里,邻里之间互相熟悉,很少有陌生人到访,更不用说一次就出现了四个。
安杰想前去问个究竟,阿喵却紧紧拽着他的裤脚不让他向前。难道事情有什么不对?
《养蜂人的礼物》
作者/吕皓然

女孩儿茜茜在一场春雨后,遇到了一个自称养蜂人的少年——贝贝。贝贝送给茜茜一小瓶天然蜂蜜,这让茜茜一家很是讶异。因为蜜蜂早就几近灭绝,茜茜的外婆都有几十年没见过真正的蜜蜂了。之后的日子里,贝贝跟茜茜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还告诉茜茜,他在找一个叫楠楠的人。明明是少年模样,贝贝却好似经历过许多事。他身上到底有什么故事,他所寻找的楠楠又在哪里呢?
内容节选
“知道吗?这样一小勺蜂蜜,小蜜蜂们白天采蜜,晚上酿蜜,要拜访整整一万朵鲜花才能酿出来。”少年用拇指和食指比出一个小勺的样子,很认真地说,“所以,如果能听到你的感谢,小蜜蜂们一定会很高兴的。蜜蜂的寿命很短暂,它们把一生都献给了人类,但却很少有人会感谢它们。”
茜茜不知道这种可爱的小生命竟然如此辛苦。一万朵花,应该很多吧,这小小的花园里,又有多少盛开的鲜花?
“其实如果你要寻找鲜花盛开的地方,不应该来城市。你可以去乡村,那里有农田,有牧场,有各式各样的鲜花,可以让小蜜蜂采到更多的花蜜。”茜茜建议,“是我外婆告诉我的。”
但少年摇摇头,“我来这里,不仅仅为了花蜜,我还要找一个人。”
少年的话引起了茜茜的兴趣,“什么人?”
少年的脸上流露出一丝迷茫,短暂的沉默后,他才说:“ 其实,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茜茜惊呼,“那你怎么找?”
“她叫楠楠,比你大上一些,有双很好看的眼睛,穿着……布满碎花的裙子……”少年沉思了片刻,似乎再找不到其他可以描述的话语,“其实,我甚至不知道她是否在这座城市里。我找了好久,找了许多地方,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找到她。”
《千幻万象裙》
作者/吴舒涵

“我”找到一本名为《梦想号》的旧书,并在其中看到一篇让“我”感同身受的文章。“我”和文章的作者一样,一直畅想拥有一条可以千变万化的裙子。令“我”惊喜的是,文章还没看完,“我”就真的拥有了一条这样的裙子。“我”穿上这条神奇的裙子,除了得到比平时更多的瞩目,还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内容节选
小女孩儿回头盯着我,紧紧地攥着爆米花,张开嘴,却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我被她的视线盯得有些发闷,又为男人对待她的态度感到不平。我皱眉看着他们渐远的背影,总觉得这对父女有些不对劲,可具体是怎么回事,我却说不出。
我看着,看着,忽然发现了奇怪的一幕。
——小女孩儿裙子上的光点,完全消失了。
黑色犹如浓墨一般,在裙摆上蜿蜒流淌,静谧而贪婪地吞噬了之前星星点点的亮色。
我注视着这一幕好几秒钟,终于确认,这不是光线造成的错觉!这条古怪的黑裙子,和我身上的裙子是一样的。
它也是一条千幻万象裙,并且正处在“情绪感应模式”之下!
浓郁的黑色是恐惧。而小女孩儿见到我时,裙面亮起的荧光,则是希望——她抓住我的手,是在向我求救!可我无法领会她的非言语信息,中年男人又把她抱走离开,于是,她才又陷入了无边无际的黝黑绝望之中……这绝对不是面对至亲理应有的情绪状态!
科幻阅读课
藏于心中的怪兽
领读者/姜未禾

对于怪兽,人类一面感到恐惧,一面又敬畏它们拥有的强大力量。“打败怪兽”成为人类征服自然这一愿望的寄托,“克苏鲁神话”这种幻想文学类型也因此发展出来。“克苏鲁”一词来源于洛夫克拉夫特的短篇小说《克苏鲁的呼唤》,许多作家和爱好者至今仍会运用克苏鲁世界观进行创作。科幻小说《遗落的南境》系列以及由该作品第一部改编的电影《湮灭》等,均借鉴了克苏鲁神话的精神内核。
对现代科技的恐惧使得人类创造出另一类怪兽的形象,哥斯拉以及电影《汉江怪物》中的怪物,便是这类形象的代表。除此之外,不同文明的冲突也会催生人类创作出怪兽的形象,经典科幻片《异形》系列的诞生便与此有关。与西方作家相比,中国科幻作家并不热衷于描绘人与怪兽间的冲突,而更倾向于将怪兽理解成自然存在或自然现象,这种文化心态在长铗的短篇科幻小说《溥天之下》中可见一斑。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界的秘密越来越少,但人类恐惧与对抗的本能始终存在。我们在尝试理解和接纳幻想中的怪兽形象的同时,也应更好地认识文明的发展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类自己。
科学故事
《“魔法”家电》
作者/左左薇拉

何小凡一行人来到默默蓝博士新搭建的智能家居体验馆,并在郝布老师的指导下找到了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大脑”——智能网关,揭开了系统运行的秘密。随后,众人就是否要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到智能家居中做了讨论,郝布老师给大家详细说明了技术安全的重要性。
银河剧院
《德宝隆医院的秘密(上)》
原作/绿杨 编绘/蜜狼美术

鲁文基教授身体不适,休养期间,迷上了大脑思维这个难题。他要梅丽帮他买条狗回来,准备用狗做大脑实验。梅丽给买回来的狗取名“佩迪”,并谎称佩迪已怀孕,以说服教授放弃做实验的打算,去德宝隆医院住院。在医院,教授遇到了一个叫霍登的老头儿,并从他嘴里听到了一些有关德宝隆医院的怪事。之后教授再也没见到霍登,而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梅丽,霍登已经去世。教授觉得霍登的事情有蹊跷,怀疑德宝隆医院藏着什么秘密,于是展开了调查……
本文来自:科幻世界公众号 欢迎查看更多精彩栏目,请戳->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