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心狗肺(三)是谁把“她”变成她?
我这几天不断地想起我的母亲、我的奶奶、我的大姨、姑姑… 等等从小到大身边的女性的人生。在我所知道的她们大半生的故事里,我都隐隐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什么力量?也许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隐形的、无处不在的压力。 说简单一点就是,无论你怎么做都不对。
你会发现,这些人——只要她是一个女人,无论她长相美丑、无论她怎样选择、无论她以何种形式的故事讲述她的人生,她们的故事主线基本都是充满压抑的。
大到婆媳关系、兄弟之间的鄙夷or竞争、媳妇们之间的比较、女友们的嫉妒或嫉妒她人、家庭面子与自我发展的矛盾、爱情与家庭的束缚、孩子成长对她们的消耗、工作职场中的竞争与无奈、丈夫们的爱与背叛、情人们的追求与要挟、女儿儿子的鄙夷与不屑;小到减肥、美容、整容、女性消费、高跟鞋和维多利亚内衣广告…… 所有一切都在告诉他们:你这样做不对/不行/不够好。而所有这一切都仅仅建立在,她们是女性的基础上。
这很荒唐,不是吗?
这些矛盾与细小的、粗略的磨折,构成了她们人生的主要旋律,几乎无一幸免。她们在社会职业中也曾是战士军人、医护人员、歌手演员、舞蹈家、工人、劳动模范、建筑师、企业家、公务员、司机、创业者… 同时也是家庭主妇、孩子的妈妈、丈夫们的妻子、领导们的太太… 无论她们表现出的样子是幸福或者不幸,她们都或曾面临着相似的、一模一样的问题。 即,无处不在的不平等给她们带来的内外消耗。以及无所不在的性别偏见给她们的束缚。
这里有一个问题:无论怎么样都会触碰禁忌的、无论如何都不会有自由与安全的人生要怎样度过?
我听过最好的、目前为止“最正确的”,也是最不政治正确的一个答案就是:“去他妈的,我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这是一次又一次被压迫到底线的人,无论如何都要争一口气活下去的时候,才会发出的声音。我知道。而且我也知道,作为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和要求,因为有些要求甚至是对立的。
比如你妈妈要求你诚实,你爸爸就会告诉你偶尔人要圆滑一点;又比如老师说你要认真,你的男朋友会建议你放轻松。听谁的?如果真的听他们的,全听全信是不可能的。他们每个人的工作、以及工作所处的立场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他们对你的要求和建议是不同的。
所以人越长大就越会知道,很多条条框框都只是为了方便让你成为这世界上一颗暗守本分的螺丝钉,不捣乱、不找茬、按部就班、方便统一管理,并且不会给身边的人添堵添麻烦。这样人就会被打磨成一个“完全符合他人要求”的形象——正如当今世界的人们。他们一旦到了一个地步,就会突然意识到,我那么符合别人的规则——但“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儿去?
(甚至还不只是女性,也包括相当一部分男性。 当我们今天只讨论女性的部分。)
也的确,女性所受到的规劝与约束,远远超过男性。 在婚恋关系里,你会发现一个男性控制女性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很多男性表现出大男子主义的气质,并且用非常强硬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伴侣or恋人。
我猜这里很大的原因也是由于女性习惯在规劝里找寻自己的存在与依靠。就像小孩子认为自己乖一点是好的,这样爸爸妈妈会爱我。可事实上,只有孩子不乖的时候,孩子才能通过父母的反应看到她们是否爱自己。 可能父母们会暴跳如雷、如临深渊,但等他们平静下来,他们还是会告诉小孩子:我永远都爱你,我原谅你。这比一个乖孩子通过表现好换得父母的疼爱要结实多了。乖孩子会认为,你爱我因为我乖,她不敢犯错/不敢挑衅/不敢离开父母,那么也许他永远都会觉得父母爱的是他的乖巧,而不是他本身。
我在家里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糟糕的孩子。挑衅父母,不服管教,我非常过分地做了很多挑战父母权威与教育的事情。我的父母在很长时间里几乎被我的独立和反叛搞疯了,但所幸——谢天谢地他们活了下来。并且我通过这样的反叛,得到了更结实的来自于他们的爱、边界以及自由。
事实就是这样。所以你会看到当一个女性真的为自己而活,在精神与物质上独立于男性的时候,她反而容易获得爱。并不是因为她变得更有魅力了(也许也有一部分原因),而是她可以通过理性判断,自动过滤掉那些只喜欢她某一部分特质的、却动机不纯的追求者。
所以,人还是要发展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时间和爱放在自己身上。自己好了,身边的人看着你好了,他们自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