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说了我抗拒说某些话的心理咨询
这次咨询结束之后,我在楼下抽了支烟。我看着烟丝随着楼下的大风迅速燃烧,变成一节一碰就碎的灰。
我有些怅然。
她今天在窗口摆了一个花瓶,插了几支枝条,近似圆形的叶子,沿着窗户,肆意生长。
我问:“你怎么在窗口摆了个花瓶,以前没有。”
她说:“嗯我今天刚摆的。”
在这之前的所有咨询里,我一直端详的,是窗外的塔楼。这次,我可以端详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在上次的咨询里,我提到我很难进入状态。我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准备。在来之前,我想尽力去做一个准备,但没有成功。我很焦虑,焦虑到我一直肚子疼,我焦虑是因为我没有状态,就不能说什么,我焦虑是因为我没有什么要说,就没有状态。死循环了。
但也许什么也不说也是一种状态。
在最近的几次咨询里,我都让她先说话,今天亦如是。
她问我:“最近你总是想让我先说。”
我想对她说:“在我的家乡,我的花总是先开口对我说话。”但我没有说。
她说了这两次快要结束时我产生的一些情绪,我记得我发生过这些,我也写过提到过,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事我触碰不到一点感受,似乎我是在隔海相望。它是我的,但我无法靠近它。
她问我:“为什么要做复盘。”
我突然脸红,问她:“这个问题一定要说吗?”
她说:“听起来像个秘密。你是怕伤害到我还是害羞?”
我说:“害羞。”
…… ……
我:“好吧,我有时候会想到你。”我赶紧喝口水,看向窗口,窗口的那株植物,似乎也害羞地底下了头。
我没有来得及看她的表情。
为了不输,或者想赢,我反问:“你在什么时候会想起我,”
她看向别处:“我在……”
“你犹豫了!”我打断她,把头一歪。
她把话题岔开,说了别的。
她没有戴戒指,我提了出来,她笑,说:“我发现你对细节非常敏感。”
我说是的。
我想起了住院时候的一些感受,跟她详细描绘了在医院时的一个细节:“那时,为了不让自己活得原地踏步,为了让每一天有一丝丝不一样,为了让时钟在23:59:59之后,能再次向前,而不是退后两圈。我会留下我吃药的袋子。”
她看了看我,没有说话,然后在记录板上写了一些东西。我继续说:“那个袋子上,有我的名字,我的住院号,发药日期,星期,上午中午晚上,吃药名称和计量。其实每天的药量都差不多,唯一变化的,是上面的日期。它提醒我,我的每一天都不一样,我的每一天都在前进着,我,是活着的。”
这些药袋,是我日后的念想,提醒着我,我过过那样的生活,走过那样的时间。只有这样,我称之为:不忘。
她问我:“你为什么会把咨询复盘?你担心你会忘了我吗?”
我抬起头,看着她的眼睛:“不担心。因为不会。”
是的,不会忘。
我记下的这些,是为了捕捉到咨询工作中的细节,它们每一个,于我而言,都弥足珍贵。
当我们看到天上的繁星,或是天边的云,他们其实是散落的,无规律的,看似无连接的,没有交集。而当我们用线把它们连接在一起,会发现它们聚集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当然,它们散落在天边也很美。这些细节,就像是这样。
咨询的尾声,我问她:“你会想起我吗?”
她说:“会。在一些片段的时刻闪过,或者我需要做一些资料的时候。”
“哈哈,你回答的很诚恳。”
然后时间到了,我起身,向她鞠躬,说辛苦了。
这次咨询,似乎就像我公司楼下有两棵树。秋天的时候,叶子全黄了,满地落叶好像它们生长在陆地上的倒影,在浓雾间若隐若现,却并不相连。有天我中午路过,忽然觉得这两棵树间,好像有一个隔花人远天涯近的故事:触手可及,遥不可追。
而风声吹到这里,已经不需要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