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
那个年代观念传统,结婚之后是不轻易离婚的。但我认为,那个时代给大部分的女性提前准备了一个名为婚姻的坟墓。
我爸我妈结婚的时候,我们家简直可以用是家徒四壁来形容。唯一电器是一个手电筒,后来买过买过电视,就是那种大头老式的小电视(在我小时候的照片里出现过)。我妈用自己攒的钱买了家具,音响以及家用的一些东西。她自己把用来赚钱的凤凰牌缝纫机也搬来了,开始在这个新家生活。
我出生是在家里接生的,在凛冽的寒冬里降生。我爸看是个女孩,都没有认真剪脐带,导致我的肚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从我记事,到他离世都是叫我儿子,我们家重男轻女的思想很重,确切地说在我的家乡这样的观念一直都有。
我出生后我妈没有母乳,我爸也没有钱买奶粉,孩子也不能干饿着啊,最后是三姨买的奶粉。一袋奶粉几块钱,吃到断奶应该是三四岁,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啊。后来我上小学了,我们家还有奶粉。但我从来都没问过奶粉是哪里来的,只知姥姥家有,我家也有。大概是命运的不会亏待善良的人,最后我住到了三姨家,成为了他们的孩子。。。。。。
我六岁左右记事,往前追溯最源头的一件事就是我爸和我妈吵架,原因结果不记得了。那是夏季快黑天的时候,我爸把我妈从屋子里打出来,到院子里还在打我妈,我大哭着上去拦着他。他一下子就把我扔到了草垛上,大概有2-3米高,我更大声的哭喊,我妈要爬上去抱我,他不让。故事没有结尾,因为后面的事情我不记得了。
我妈在结婚前是不怎么做家务的,姐姐们每次的工资都是给妹妹买买衣服,弟弟有零食。我们这边有吃大酱的习惯,(就是将黄豆碾成粉末,经过一系列的蒸煮最后风干成块磨碎,倒入缸中加水加盐等待发酵,后面就可以吃了,可以蘸大葱等等)我妈不会做酱,那时候和我奶奶住在一个屋檐下,她宁可酱发霉都不分给我妈。大概女人有时候就喜欢为难女人。他们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一方面是因为穷,另一方面是哥哥们分家带走了大部分家产。作为老幺的我爸,担起了赡养父母的责任。我爷爷留着他的只有一匹骡子,而我奶奶就更厉害了,她留下来折磨我爸我妈了。
我奶奶是在我十岁左右去世的,她去世之前,我们家可以用鸡飞狗跳来形容。我小时候奶奶照顾过我一段时间,年龄大之后了,她的饭都由我妈妈做了送过去,她有时候会挑剔,有时候好端端把饭扣了。我妈不愿送,就由我去送,就这样因为也算相安无事的几年。
在她生命的最后两年,不知怎的,大夏天的穿着自己破烂棉衣在村口的树下哭喊她的儿子儿媳虐待她,不给饭吃,不给衣穿,非打即骂。起初旁人见了劝了两句,扶着就回去了。后来不知谁给买了拐棍,街坊邻里的转,讲的还是那翻来覆去的话。人家烦了就送她出门,她就又到村口哭喊,歪倒在路边墙角,嘴里说着,田老五(我爸的小名)打我腿,不给饭吃,他那媳妇净欺负我,不给我穿干净衣服。。。。。。
我爸是个爱面子的,最初还讲讲道理,她折腾够了也跟着回家吃饭。但次数多了谁都会爆发。那天是我去街角喊奶奶吃饭,她不理我,我着急了,拉着衣服让她起来,她不愿意,我就直接跑回家哭着把情况说了,然后我爸直接把筷子摔了,起身去找。最后这对母子在村口吵起来了,我爸大喊着问哪里亏待你了,好吃好喝伺候着,新衣服不穿都送人,为什么就跟我过不去。然后,这一幕幕闹剧最后结束在她彻底瘫痪在她的小屋子里。
发布于 2021-07-19 16:04
开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