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行走录

第一次来福州,印象最深的是那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无数的根茎缠绕,一绺绺的树须垂落,树冠婷婷,像一把撑开的绿伞,让我不禁有写诗的冲动。
走过不少城市,北京,上海,西安,天津,苏州……总认为,有山有水的城市才适于生活和工作,周末闲时可以去山中水边散散心。
像北京上海这种快节奏的一线城市,也没个山水耍处,只始于工作事业,不适合生活。
像杭州有钱塘江和西湖边群山、长沙有岳麓山和湘江、南京有紫金山和长江、、、、、这些都是我认为生活和工作都不错的地方。
福州也有山和水。山有鼓山,水有闽江。
开车往鼓山里转,见到有很多山地车手在山路上练车,屁股离凳,一摆一扭,重心左右摇晃,借踏板之力前进,一看就是个专业选手。
去市区吃饭,马路两边停满车子。
福州的马路也很有特色。窄的很窄,宽的很宽。窄马路居多,大多数是两车道,看着很逼仄。主城区少数几条宽马路,十字路口的交汇空间特别大,不戴眼镜近视眼都看不清对面的红绿灯。
交汇处比较多的环形中心岛,不太习惯,总是开错。
福州未改造的老区较多,导致专门的停车场比较少,基本停路边为主。少数几个地下车库,一股霉味,看着年久失修的样子。
我甚至在某个老小区的地下车库里看到好几个住户。原本狭小的杂物间被收拾成房间,一户是个老太,我走错路,以为是进电梯,结果迎面一股臭味扑来,一个老太手撑着门框,木然的看着我。
另一边稍大的房间应该住着一个家庭,门口还贴着褪色的春联,亮着昏黄的灯光,在这昏黑潮霉的地下室里透着诡异。
杭州前几年为了升级城区,拆掉了一大片老旧小区,我总觉得杭州的一些传统文化也随着被拆掉的老小区消失了。都说杭州是人文之都,现在的杭州更像是个改头换面的都市丽人,有一些青涩的时尚,没了鱼尾水波横的优雅韵味。
相比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我还是更喜欢福州这样有时光沉淀的城市。走街串巷,可以看到很多的老头老太闲坐着,说着我听不懂的闽南话,很有烟火味。
随便乱转,到了一个看着很普通的村子,看到村口张贴着两张红纸。一张是恭喜2021年本村考上优秀大学和高中的孩子名单,我看上面有好几个考入日本早稻田、美国约克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学子。一张是预告三月五号文昌帝的秋寿诞,村里要摆宴席大家一起喝酒。
转过拐角,有一个尚书府第,据说是清朝的一位尚书祖宅,在香港的后代子弟90年代专门回来花钱维修。飞檐峭壁,门环铜绿,大户之风,煌煌昭昭。
纵观历史,感觉都在围绕着几个优秀家族的历史在演义。普通老百姓都不过是陪衬,在历史的长河里溅不起一朵浪花。
最近几年,总是会思考些家风族风传承的事,想着怎么记住祖先的历史,好让后代能记住。
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身体的死亡。第二次是亲友的遗忘,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死了。
总得留一些故事给后人。不希望他们活成上一代,而是让他们能够了解下祖先的事情,好的坏的,避一些坑,吸取一些经验。因为历史总是重复的,人性不变。我们以为非常个性独特的事,都不过是历史的重演罢了。
开车去闽江出海口看看,路上到处是一层两层的水泥房,马路边被灰尘覆盖,有着上世纪的沧桑感。
福建独特的美食很多,像什么锅边糊、肉燕、佛跳墙,牛滑、捞化、芋泥、花生汤,随手一查一大堆,关键还便宜,物价消费指数比杭州低很多。
市区房价均价两三万。租个两室的房子大概也就2500左右,3000不到。居住幸福指数比杭州高。
杭州就像个美食荒漠,没啥独特的。也可能是灯下黑,待的长久反而不知道哪里好吃好玩。
人有一种思维倾向,总觉得别处的地方更美,更好玩。
忽略了身边长久相伴的好。
杭州真的不好吗?
查了一下人均GDP,杭州比福州高个10几个点样子。
有些奇怪,感觉杭州的一些人文传承不如福建做得好,为什么杭州乃至浙江可以更好崛起?
因为抓住了互联网的趋势吗?又为什么是杭州抓住了他,杭州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一抓一把,福建差了许多,关键节点阿里巴巴的带动?
日更第74天
全网搜索唯一名:石人一只眼
关注我,看屌丝的认知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