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那些阶段性的思考
查看话题 >18-28岁,我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和生活温柔相对
自从26岁生日开始,每年生日都会写一篇简单的文章。
29岁生日倒计时,照例,作为自己长大一岁的总结和见证。
28岁这一年,好像过得不算好,也不算太坏。
和老公的共同努力下买了二套房、结婚领证,获得了一定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做了这个年纪该做的事情。换工作、参加活动、结识新伙伴,充实忙碌地度过每一天,把自己每一天都安排地满满当当,依然在朝着那个想象中的自己在进发着。
无数次的无助、挣扎、纠结,是常态。
但,转变、收获、热爱……边界拓宽,也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1.永远充满期待,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节奏
18岁那年,高考结束,离开父母,一个人坐了43小时的绿皮火车,独自踏上了求学之路。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未来的路会是什么样,但是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眼睛充满了光,就像《北京女子图鉴》里面的陈可一样。
学生时代,我和大多数的同学一样,过着最普通的大学生活。
每天认真上课、考证、参加学生活动、做兼职……那时候对未来似乎并没有太多思考,偶尔看到某个优秀的学姐学长,总是羡慕不已,心中默默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够像他们一样。于是,就在这样的一边羡慕、一边努力的节奏中,拿了各种奖学金和学生奖项,一路读到研究生顺利毕业。
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普通企业工作,但好在算是行业内不错的企业。初入职场,太多不懂的东西,发现自己学习了近7年的专业知识,竟然并没有多少用处。于是又开始拼命努力,经常利用午休时间、下班时间恶补,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急于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当然,也经历了那些职场中“为人处事”的法则,也经常觉得自己受委屈,在下班的地铁上偷偷抹眼泪。
直到现在,我已经正式进入职场第五个年头,不会轻易因为工作而难受。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和心爱的人一起支撑起我们的小家。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似乎已经逐渐变得游刃有余,很多事情也在自己能够独立处理的能力范围内,但难免也有焦虑、不安和痛苦。
说实话,对现状满意吗?似乎并不那么满意。
但我对未来仍有很多期待!
2.学会独处,享受孤独,任何时候都请热爱生活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超级无趣的人,没有任何特长、没有任何爱好。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这个问题归咎于我的原生家庭,怪我的爸妈没有花钱精力和时间去培养我。
所以学生时代和刚毕业的时候,总是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只有这样,我才能够打发无聊的时间。甚至有时候带着一点点功利,抱着一丝幻想,我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结识很多大佬。
但是这两年,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变得喜欢独处,慢慢发现了很多生活中的小乐趣和小确幸。
安安静静地读一本书,哪怕不记得任何内容和知识。
花光所有力气完成一场锻炼,享受大汗淋漓的感觉。
按照自己的节奏和习惯,把东西收拾归置,定期断舍离。
周末和老公一起做几个没有尝试过的新菜。
买各种各样的绿植和鲜花,花点时间在那些绚丽的色彩上……
甚至,坐在阳台上晒着太阳、喝杯咖啡,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
这样的自己,变得更加柔和和平静。
虽然时不时还是会迷茫、着急,偶尔,但是那些温柔的生活瞬间,沉浸的心流状态,感觉真的好极了。
3.期待下一个十年,更勇敢、更坚毅、更好地做自己!
回看这十年,从学习、工作到生活,普通地不能再普通。
我并没有像当初那个18岁时的自己,想象和期待的那样,成为一个生活中处处精致、漂亮美丽的姑娘,一个在职场中雷厉风行、叱咤风云的女强人。
但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简简单单,塑造了今天的我。
28岁这一年,我变得更加平和。
会默默地仰望那些厉害的前辈,羡慕他们有钱有品,但是却不再那么急于证明自己,而是默默找到自己的节奏,悄悄努力。
从18岁到28岁,从懵懂无知到逐渐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未来,也许还是会那么普通,但是每一天都要充满期待。
期待下一个十年,回顾的30+时代,不会有太多后悔,也不要因为生活的琐碎和平凡而忘记那个追梦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