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父权制从属于资本主义?抑或独立于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可以相互独立存在吗?
现在存在的女性主义理论主要有:(1)资本主义父权制统一理论;(2)承认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相互独立存在的二元论。统一理论多出自马克思主义的阵营,女性主义者之间则往往倾向于二元论。
二、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相互独立的二元论
1. 父权制如何独立于资本主义制?
上野千鹤子支持这种二元论,这种理论认为父权制是独立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领域。女性主义者们分别从意识和物质两大领域去分析这种独立性。
(1)把意识形态当作是相对的独立领域,将父权制配置在意识形态的层级上。这反映了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1918-1990)的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这种立场在女性主义中,精神分析或文艺批评等文化主义取向上,非常有影响力。
(2)认为在社会生产领域中,存在非资本主义性质的父权制“家内制生产方式”。这之中,又分为:①父权制的家内制生产方式是固有的独立于资本主义之外的生产方式,女性在这种生产关系下成为被压迫集团,形成性阶级;②虽然承认“家内制生产方式”是非资本主义性质的固有生产方式,但将之列为从属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2. 统一论者对二元论的批判:“家内制生产方式”如何从资本主义中独立的?
从物质上分析父权制独立于资本主义,是最彻底的理论,也受到统一论者最严厉的批判。这些批判的核心集中在“家内制生产方式”到底是如何从资本主义独立出来的?他们的批判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1)在一个社会经济构成中,是否可以共存两个以上的原理相异的生产方式?这个问题如今已经在现实中得到实践的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可以共存的。统一论者虽然已经接受了这个回答,但是对他们来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唯一终极的存在,因此他们认为,在复数生产方式中,可以确定何者居优位并统治另一个生产方式,故此仍无需采取二元论。
(2)“家内制生产方式”是否真是“男性占有女性劳动”的物质基础?男女是通过婚姻制度进入支配与从属的阶级关系。统一论者问道:“由夫占有妻之劳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男性不也要赚取工资来养家吗?”这些人根本不能理解“占有”的概念,自然无法看出为谁进行服务,以及由谁占有服务中劳动的区别。性支配的基础在于家内女性的无偿劳动(家务劳动、产育劳动),这些劳动的无偿性与男性将工资带入家中没有直接关系。
(3)争论的第三点是“性别=阶级”的概念。这种生产关系下,男女会进入阶级对立的关系,女性在同一物质基础上形成一个“阶级”,其阶级敌人就是男性。而这又带动了她们政治上、实践上的走向:①女性在第一阶段先要展开对男性这个“主要敌人”的斗争;②形成只有女性的独立政治运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女性,是否应该和男性一起从事反资本主义斗争,还是经营女性自己的运动,路线由此分歧。
三、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统一理论及其破绽
1. 统一理论需要回答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一向被奉为全面性的理论,所以一旦遇到女性主义的挑战,也不得不用马克思理论来解决性支配问题。以往单纯的资本主义一元论曾假定“资本主义使家庭解体”,现在在资本主义的中心处,为何还维持着家庭这种“非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证明,维持家庭私领域,比起家庭解体,对资本主义的利益更大。家务劳动论战中希望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来说明,家务劳动这种在资本主义下的非资本主义性劳动,对资本主义是否有利?问题建构如下:
(1)劳动力的私有性再生产,对资本主义而言是否不可或缺?
(2)将劳动商品化当然是经济的问题,主妇们的家务劳动为什么不会被商品化,就这么残留在那里呢?
(3)由女性所做的这种私有性劳动,究竟是谁得到了利益?
2. 统一理论对“家庭在资本主义中起到的作用”的回答
因为一般而言其他的方法都太昂贵。资本主义成功地浸透了近代社会中许多生产领域,却无法完全渗入含家事劳动在内的小商品生产领域。如果将这个领域放在资本主义之下加以社会化,其所需要的成本恐怕非资本家所能承担。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能将这个问题带入许多生产领域。一旦那样做,家事劳动就被转换为商品化的劳动形态(如领取薪资的育婴劳动者),因为这将明显提高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同时间接地提高了“劳动阶级的生存水准”,也就直接降低了资本利润。
如果人类集团的诞生可能成为商品生产,则这个劳动在其中被统治着的体系,严格说来,恐怕已经不能被称为资本主义。因为就像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所要求的是自由的工资劳动者阶级——那是一种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任何一位资本家阶级。因此,资本主义不能像汽车制造业者那样,进行人类制造业。资本主义不能选择在资本主义之下生产劳动力。
也有人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公私分离,是资本主义的核心。如此一来,在马克思主义的优位下将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就统一起来了,成功地说明了为何要维持产育劳动的私有性。
这种观点说明父权制和资本主义是相互关联的,资本主义原就需要全职的家事劳动者(主妇),主妇其实是资本主义的支持力量。
这件事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女性除了超越资本主义以外,别无解放之。
3. 统一论的困难之处及补救之说
(1)不能导入性别变量。即使证明家事劳动在资本主义下被压抑,并曾有利于资本主义,也无法说明家事劳动为什么会特别分配给女性。(2)家事劳动论战的十年间,全职主妇数量大减,女性也参加工资劳动。统一理论曾一度证明“全职主妇对维持资本主义有所贡献”的命题,如今又要解答“资本主义真的需要全职主妇吗”的新问题,这是统一论面对历史变化时的短板。
补足性假说“资本主义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家庭中”回答了上面提出的“资本主义是否真的需要全职主妇”的问题。论述如下:
“市场对家庭的渗透”是透过以下两个过程进行的。(1)家事劳动的许多部分已经渐渐商品化;(2)女性的薪资劳动对市场来说已渐属必要。据布雷弗曼(H. Braverman)所言,这是“资本主义长期以来搞垮家庭不可违逆的过程”。
统一论者早期(约至70年代中期)曾经主张全职主妇的存在对资本主义有利。其后又随着全职主妇的锐减,急忙将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女性的“双重劳动”与“后备劳动力”等问题上。这样一来,曾证明全职主妇的存在对资本主义有利的统一论,如今又证明兼职主妇(也是“劳动者”)的存在对资本主义也有利。这之间的历史变化,以“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方向”拯救了统一论的一贯性。
4. 统一论的两个深刻的破绽
(1)只要统一理论想将“双重劳动”下的女性压迫——女性身为无偿家事劳动者,其非资本主义性质已经强制规定了资本主义下女性薪资劳动的差别待遇——以相互依存的过程来说明的话,无论愿不愿意,他们就不能不承认性别是劳动市场上运作的要素。在此,资本主义是无法规定家事劳动的,但是家事劳动规范了资本主义下的女性劳动。也就是说,父权制资本主义(以性支配原理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取代了资本主义式的父权制。
(2)资本主义真的想要维持私有性的家庭吗?还是最终仍要将之解体?统一论非但不能回答此问题,反而很可能陷入维持现状的非历史性议论中。
四、支持理论的多元性
统一理论在追溯女性被压抑问题的过程中并不是固定的,今日的理论性分析已和初期女性主义大不相同。目前在性别歧视、性支配方面已有多方面组合的多种理论,这种理论的多元性在各种分野上带动了女性主义者的分析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