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只是为了“反动”
语言的乌鸦们——《于坚论》和于坚的三首诗
目录
最初只是为了“反动”
一
“我们都受过北岛的刺激,进而转向对北岛的反动”——陈东,可谓“一语中的”。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诗歌疯狂”的那几年,都在这一句话中了。从而有“青春诗会中的青春诗会” 、“诗人中的诗人” 和《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于坚论》对此做了清晰的疏理性的陈述。
虽然当时就有清醒者说:“我感到,这些诗歌题材和手法的更新,并没能在更高意义上为诗带来蓬勃的生命。当一些诗人不愿对过往诗歌追慕亟切而寻找新的审美创造方式时,却进入了一种盲目的状态,造成诗歌中‘人’的放逐。” ——陈超。
或不愿卷入者说:“我不反对诗歌口语化,也绝不有意把诗写得复杂。关键是当一种时尚取代另一种时尚时,我没有必要加入任何一方。我只用自己的语言写诗。” ——翟永明。
二
而那时,“反动”还只走到“生活语言”。于坚还在《尚义街六号》。陈超说“‘人’的放逐” ,当属“见微知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烧脑特区(微信号:shaonaote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