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5 | 专注 采购食物 自给自足 科技与平等
今天状态不错,完全专注读了四个小时的reading。虽然仍然有许多时间用于睡觉,最近总是有点体力不支,午睡之后再躺一下就又睡着了。但午睡超过半小时起来就会恶心,胃里的食物无法消化。
中午去了一趟超市,虽然昨晚在天猫超市买了些面和零食,但是还是想每周采购,好久没出门了。今天天气好好,出门的时候感觉仿佛在一个很偏僻的小镇,要等十几分钟车,忽然很开心,喜欢这种僻静的感觉,觉得生活在稳定地进行。买了一大堆金宝汤,打算煮意粉用。在面的前面站了很久,把能够单独买、没吃过、不是辣的面又买了一些。方便面和拉面实在吃得太腻了,今天买了乌冬面,是虾汤的,晚上煮了发现很好吃。和妈妈视频的时候说,今天这个面十几块钱一个,比之前买的五块钱一个的贵多了。我妈为我的消费水平大为震撼。
读政治哲学很有趣,发觉自己并不讨厌政治哲学,反而很喜欢这种既要考虑理论又要考虑可行性的复杂。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没有习惯点进一些新闻,即使它们出现在各种地方,但是我仿佛觉得“那不是属于我看的东西”于是从来不会有动力点进去。我也很少有兴趣点进别人的朋友圈,看别人的生活状态,不知道这种两种缺乏动力是不是同类。最近在后山的生活很快乐,有时一天都不需要和人说一句话,我于是重新认识到,也许我真的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人,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寂寞。有时我会觉得,社交会打破我的生活秩序,而一段时间没有社交,我的生活才能像某种钟摆趋于和谐稳定的运动。但我并不是完全不需要社交,只是喜欢社交处于计划中某个可控的区间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生活成为社交之外的填充物。
政治哲学里有一段话很有趣,点名几个哲学家的理论,其实都少不了不平等,因为“那些积极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往往没有时间自己做饭洗衣服”,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洗衣机的发明使得民主变得更为可能”。这很有趣又残忍,社会的发展,甚至是一些现代科技,使得许多价值变得可能。也许我们不是生来平等,而是“应当”生来平等,而这个应当需要无数世代的努力,甚至是不得不建立于一些看上去毫无关系的发明之上。这些价值的崇高和其根基的瘦骨嶙峋甚至滑稽的现实形成很鲜明的对比。又想到,其实性别的平等也很依赖于科技,在现阶段也很难达到。比如要生孩子照顾孩子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即使政策再如何保护女性,都无法解决女性在怀孕期间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带来的不便,这些又势必对事业带来影响。现代人确实有很多努力缓解这些问题,比如代孕、请保姆照顾孩子、喂奶粉而不是母乳、或者干脆不生孩子,但又都是十分异化且有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妥协又是很难的,我还是很想生孩子,并且想自己带孩子,经历一个生命从小到大生长的过程,想要结婚,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家人,想自己做饭而不是请保姆。但与此同时我也想进行学术研究、想读书、想徒步、想旅行,想在三十岁之前找到教职。而在学术女性的职业路径中很难找到两三年能够不影响工作地生孩子,何况我还想再有一年去徒步PCT。但不论如何不能放弃这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