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战,那不可战之敌------拍戏趣记(2)
No.1 九曲湾的冷雨夜
2022年2月20日,夜里九点半,我今天的戏份结束了,跟导演和小伙伴们告辞后,往停车场走去。细细密密的小雨,风呼呼的吹,寒气袭人,可我一点都没在意,因为还没有从刚才的剧情中平复下来,我心里沉重,哽咽着,含泪欲滴。在寒风冷雨中大吸一口气,希望那冷冽的风雨,能让我尽快的平静下来。
坐进车里,我大声对自己说:“假的假的,赶紧调整好!”但是没用,冒着夜雨把车开进昆仑大道,还是哽咽着,只好靠边停车,大口的喘几口气,让自己静一静。保温杯里的普洱茶,因为泡得久了,又苦又涩,但一口下去,正好让我平静多了。趴在方向盘上,耳边不时的有车疾速驶去的声音。十来分钟后,我打开音乐,播放广西音乐家石进的《夜的钢琴曲五》,那静谧清凉的钢琴声,如山涧清溪流过心房,碧绿的溪水上,飘着几片红叶......集中注意力,在稠密的雨雾中慢慢开回家。
刚才的剧情如下:女婿被小三诱惑,丈母娘看女儿那么痛苦,却犹犹豫豫不愿离婚,于是一个柔弱的女人,瞬间变得强大和睿智。她非常冷静而理性的劝女儿,不要害怕,尽快的从变味的婚姻走出来。最后我亲自递给女婿离婚协议书,但女婿不愿意离婚,感觉被小三算计。小三撕扯着他,又哭又闹,他恼怒的打了小三一巴掌,还要继续打时,小三的妈妈,“女婿”家的老保姆,一下子扑到女儿身上保护她,并且哭着说:“叫你不要有非分之想,你非得.......”母女俩抱在一起痛哭。我在一边做出清高,鄙夷,早料到这一切的不屑表情。
“咔!一次过关”。导演说
我们回到化妆间,可是大家都情绪起伏,无法平静,“小三”的妈妈在静静的抹眼泪,演“小三”的年轻女演员,一脸通红,喝口水,也在慢慢平复自己。我的喉咙像卡着什么有刺的硬东西,只想痛哭一场,但又不得不克制着。
“小三”的妈妈边抹眼泪边说,“我看不得孩子被打。”我说:“我看不得你哭。”而我的“女婿”翔天,在跟“小三”演员道歉,说自己下手重了吧?大家都是又哭又笑的,互相宽慰。晚上九点多了,他们还要接着拍戏,我今天的戏份结束了,于是跟大家告辞回家。
楼上楼下都在拍戏,充分利用这里的场景设施。我作为一个大企业的女董事长,退休后,所有的权力都移交给女儿,自己就和闺蜜喝喝茶,打打麻将,逛逛街,做做美容,过着悠然的小日子。我笑着跟导演说,怎么都是家族商业掌门老夫人,女企业家,女老总......她们的老公呢?导演笑着说,如果老公在,就没有年轻人的戏了。我想老了的男人是不愿意放权的,其实女人又何尝愿意放权?武则天,叶卡特琳娜,伊丽莎白二世......不都是做到老态龙钟,做到咽气那一天?但时我演的三个家族企业掌门的人,都被编剧写成“贾母,王夫人”,放权给儿孙,让年轻人活出更精彩的人生。所以,戏剧性的高潮部分,都是在想退休交班时段,家族里儿孙们之间,为了巨额的财产,有的处之泰然淡然,有的阳奉阴违,明争暗斗,以其间所发生的爱恨情仇,来照见人心。
瞅见导演休息间隙,我过去跟他谈我拍戏的感受------他是只管拍戏,一直拍戏,不停的拍戏,拍完戏还要后期制作,剪辑声音,取舍画面,那是更加枯燥乏味单调重复的工作。然后接单,召集演员,拍下一部戏。
他一直不停的做着电影,不像我有时间胡思乱想。但我还是想跟他分享我的心路。因为他在剧中,我在局外。



No.2 温泉别墅那窗口里温暖的灯光


No.2 短视频让我有一个安稳的梦
我说:“潘导,我今年春节前下乡,慰问留守老人而儿童,看到了里南宁两百多公里的样子,马山下面的一个小山村,我发现,那个小山村里,除了有第一书记,还有网络工程师,随时维护村子里的网络系统,让每一家留守老人能看上电视,用上手机。让他们也有一些娱乐生活。”我给他看了一些我下乡的照片,他笑笑说:“我们就是为做这些普通老百姓做娱乐产品的,不搞太文艺,太深奥,太严肃的东西,就是人间烟火的喜怒哀乐,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快意恩仇故事啊。”
知道我有时候去拍戏,亲朋好友都想看看,但是我觉得自己拍的小短视频好LOW,就像第一次潘导告诉我的,是给“三D”人群看的。我不好意思展示,每一次都顾左右而言它(笑)。但是下了一次乡后,我改变了这个想法-------轻松快乐的快意恩仇故事,只配"三D"人群看吗?(收入低,文化低,审美低)我对此可以说大声的NO!
台湾学者傅佩荣说起吴大猷先生,吴先生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老师,晚年在台湾做中央研究院的院长,一个人独居台湾时,晚上他都要看八点档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这个剧演了三百多集,每一集演到最后,都会把贪污腐败的皇亲国戚,社会上为非作歹的恶人,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伺候。这一铡,好!世界太平,人间有正义,社会有公理。好人好报,恶人恶报,而且立刻就报(笑),然后他就上床睡觉,睡得很香,就不做噩梦了。真正世界和人间,不一定真正有公理正义的,或者公理和正义有时会迟到。但我们普通老百姓通过这类电视剧,自我安慰,善待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对自己好一点。
然后我说,你们的短视频就是这样,快意恩仇故事,抑恶扬善,我喜欢。他笑笑:“被你说的好高大上,我们的工作好有意义哦。”
是的------演过五个戏之后,我体验了真实的“剧组”生活,看到这群809000后年轻人的工作状态,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虽然没有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大票房,但演员们是相当用心的。
今天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我:
“小三”莎莎来找我吵架------她勾引了我的“女婿”,但是两个人在一起后,她又水性杨花跟另外一个男的“相亲”,那个男的母亲是我的老闺蜜,我们一起喝下午茶时,她给我看她未来媳妇的相片,我一看,忍不住喊了起来:“莎莎?”闺蜜追问,只见我“面色阴沉,露出鄙视的目光,但始终闭口不言”。(其实等于什么都说了。)闺蜜觉得不对劲,就去暗中查访,了解了未来儿媳见不得光的底细,相亲男孩立马和莎莎断了来往。莎莎鸡飞蛋打,气急败坏的迁怒于我,找到我家,对我大喊大叫,在推搡中,我磕在桌子角,就昏迷过去。
我一直半躺在冰凉的地上(扮演我家保姆的演员,说Lily你站起来吧,地下凉。我着急的说,这都不是事,我做好我的动作最重要。),脑袋搁在茶桌的一角,等着她指着我,愤懑,悲伤,痛苦地说出一长串的台词。说我瞧不起她是保姆的女儿,看不得她好,破坏她的幸福......然后一推,我就磕在桌角昏迷过去,她假装吓的跑过来扶我,然后手上全是血,就惊恐地喊着:“血!血!血!我不是故意的!”
但是试了三次,她都连贯不起来。潘导就说:“那这样,你分段讲,一点点的来,我们剪辑时拼在一起。”她不同意,又试了一次,她激愤的对我说到一半,又卡壳。潘导又说时间来不及了,12点之前要退房了,分段拍吧!突然她直对着潘导的脸大吼道:“你不要说了,怎么能分段,这是一连串的内容,我的情绪上来了,就不能停,不然我就表现不出那种情绪了!”然后两个人都瞪着眼,对峙着,感觉的到,他们呼吸沉重,眼睛都似乎喷着烈火!
大家全都不吭声,房间里安静极了!我不由得从地上爬起来,走到两人之间,看看潘导,再看看“小三”,我的腿在抖,心也在抖!想说什么,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安慰他们?劝慰他们?还是抱抱他们?在那种氛围里,我想哭了。今天,这一次的拍戏,我终于融进角色里,融进这个剧组里,融进这帮孩子的工作里。(写到这里,我的眼泪汩汩的冒出来。)
潘导,这个桂林的帅哥早已经变成大腹便便的大叔(他没时间健身),脸色青灰,虽然是导演,但是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看见他跪在地上修理整理拍摄器械,我们都吃饭了他还在不停的打电话,需要路人甲,大爷,司机之类,他就赶紧换衣服,把头发染成花白,或者灰白,立马进入角色。
美丽专业的“莎莎”,又看了一遍台词,然后调整一下自己说:“好了,开拍吧。”我赶紧又回位半躺在地上,头定位在桌角,等她的推搡------她激愤的责备我到处诋毁她,伤心的说我毁掉了她的人生,抓着我的胳膊要我去跟她未来的婆婆说清楚.......只见她满脸通红,双眼含泪,情绪激动,一不留神,把我这个“老人”差点弄死!
咔,结束了,完美!我从地上爬起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然后默默的收检东西准备退房,谁都不说话,默默的收拾器械,衣物。
在民宿这里的场景结束了,我的戏份也杀青了。一走出门,我的眼泪刷刷的流,我在也憋不住了。
但演员和导演分歧大吵的情景,让我非常震撼。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脚还轻飘飘的,手也是软软的------我再也不会说自己跟的是“草台班子”,不会说自己的电影LOW。凭着演员们精益求精的尽头,凭着他们专业的态度,他们就是中国千万个电影戏剧制作团队的一员,向他们致敬!感谢遇到了你们,让我哭,让我笑,让我震撼,让我尴尬,让我成长,让我打开眼界,让我羞愧自己有差别心。

No.3 随身携带的“心灵帐篷”
拍戏,不断的转换场地。别墅,民宿,写字楼,菜市场,超市,麻将室,公园,河边......南宁要是有个像横店那样的电影城就好了。
无论去哪里,无论多长时间,我都会带一本书,带一杯茶,然后钱包里还装些小玩意儿,一个小脚丫(知足常乐),一个小禅豆(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因为演艺工作者的生活是非常流动的-----场地不断地换,人员也进进出出,至今我在剧组看到的面孔,固定的很少,新面孔很多------大家来来去去,乍聚乍离,想要和谁交上知心朋友,说一些能互相温暖安慰的知心话,很难。
虽然我“儿孙满堂”,但是至今没跟一个人多说过戏外话,年轻人演完这里的戏份,就打的,高铁,或者飞机,去赶下一个剧组的戏份。而我又是剧组最年长的,有“高处不胜寒,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所以我努力在流沙上建立一个稳固的内心城堡,搭建自己的“心灵帐篷”,自娱自乐,庇护身心。
看李健的一个访谈节目,他说:“其实人老了是很悲哀的,谁愿意和一个80岁的老人交朋友?谁愿意听一个八十岁老人的建议?”因此他说:“那作为老人就要有自己的定力,还有爱好,自得其乐,自我具足,自我治愈,而不是过于期待外在的给予。”所以没有我的戏时,我就找个雅静之处,喝茶看书,跟书里的人交谈。如果出门选择一本书------我一般都会选苏东坡或陶渊明,看到这两个人,我的内心就平静淡然愉悦。
我不期待,但我观察他们-------这来来去去的年轻人,对工作极为专业和拼命。闲下来几乎不是看剧本,就是看手机,即使他们在一起也很少交流。有礼貌,有风度,有涵养。对我这个比他们大20,甚至30多岁的临时演员,非常尊敬,非常照顾。然后几乎所有的年轻人人,脸色青黄,严重缺乏睡眠,似乎也不健身锻炼。主要演员当然面容姣好,身材超棒,但剧组工作人员,瘦得瘦,胖的胖,有一天还有女孩惨叫:“我有掉头发了,快秃了......”。我退休后,有幸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跟这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一起工作,学习,吃饭,小憩,讨论剧本,磨合......极大的丰富了我的生活,开阔了我的视野,有的场景,也非常震撼我的心灵。因为演戏------就像时空穿越,今夕何夕?
演戏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承认自己有时站不是,坐不是,走不是,躺不是,几乎是“邯郸学步”了,遗忘了原来的自己。甚至说话也感觉南腔北调的,需要带本“新华字典”才行------似乎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因为来到了一个“新的星球”,需要“恢复出厂设置”,一切从头开始。但我自认为熬过了背台词的大关------被虎视眈眈过,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次的黑暗经历,那种被挤压,逼迫,紧追的感觉,而这又是我自己上着杆子来的(笑),犹如一个虚胖的身心,被摔打出一身肌肉,钢筋铁骨------现在背台词,我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功夫了。


No 4小结
我又想起那段台词:
去梦,那不可能之梦
去战,那不可战之敌
去忍,那不可忍之痛
去走,那艰难之路
去摘,那无法触及之星
即使你明了他高不可攀
去生活,让你的心不断向上攀登
去碰触,那片遥远仿佛无法接近的天空。
这是我的2013年高三6班百日誓言,以此献给我的小伙伴们,我的年轻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