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推荐算法
为什么要逃离推荐算法?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社交媒体之所以可以免费向我们提供服务,原因在于广告主。社交媒体通过免费服务和免费内容,吸引用户进来,这时广告主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就会向平台支付费用,平台把合适的广告推送给对应的用户。因此用户可以免费获得服务,代价仅仅是一些广告。听起来是三全其美的事情不是吗?平台获得了收益,广告主获得了品牌曝光和潜在的客户,用户获得了免费的服务和内容。当然不是。
要知道,收割注意力是一门古老的生意,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都在做这件事情,互联网有什么不同呢?答案是推荐算法。
广告主是花钱推广的,这笔钱就必须要花得值才行。那么平台就有一种动力,搜集用户的各种信息,你是谁?你多大?什么职业?兴趣爱好,社会阶层,居住环境等等。搜集的信息有两个作用,一是给你推送更加精准的信息,保持用户的粘性。毕竟,你使用得越久,就能搜集到更多的信息,你也能看到更多的广告,对平台的价值就更高。二是给广告主提供更精确的细分用户,让广告主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在这里,平台的第一个坏处就出现了,无止境地搜集你的个人信息。
搜集个人信息是推荐算法得以向你提供服务的前提,而推荐算法的弊端才刚刚开始。
推荐算法推送的东西是你最有可能点击的,而不是你真正想要了解的。
它推送的信息往往刺激到人性的弱点,焦虑、性别、年龄、阶级。微博评论底下往往有两批人互相对立,打生打死,而平台对这样的行为往往没有动力去整改,这些言论就相当于给平台刷数据啊,这其实变相鼓励了极端言论的传播。
对我们个人来说,如果你周围一直是推荐算法提供给你的喜欢的东西,那你其实变相被算法塑造了大脑和观念。因为一个真正能启发你的观点,往往不在你的经验之内,或者会冒犯你。在算法的机制下,这些观点甚至不会走进你的世界。
因此,我们需要逃离推荐算法。有下面几条建议:
- 关闭app推送,我的手机除了必要的通知,几乎所有app的推送都被我关闭了,所谓必要的通知就是微信、短信、电话。
- 不看首页推送,每天限制使用娱乐app的时间,利用手机里的屏幕时间功能统计自己的消遣花费。
- 关注一些靠谱的信息源,比如用RSS订阅或者newsletter订阅,或者是一些编辑选稿的网站或杂志,这样可以保证给你推荐文章的人是编辑而不是算法。
- 用节省下来的时间阅读创造、学习新技能、在线下和朋友社交。
最后,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一部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和一本书《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