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古董局中局》带来的一些思考
之前在酒店看了电影版的《古董局中局》,觉得拍的还行,就去买了一套马亲王【祥瑞御免家宅平安】的原著来看,好家伙,一共四本,电影取材自第一本故事,而且经过了大改,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关系,笑。
原著确实比电影好看了许多,但是也犯了很多系列小说的一个错误,那就是综合来看,第一本是最精彩的,后面的就渐渐归于平淡,包括最后第四本的大结局都并没有给人一种特别惊艳的感觉。当然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值得一看。
作者本人的政治倾向为何,我不太清楚,但是从书里展露的内容来,大体上还是觉得月亮是国外的圆,当然这只是从这一套书而言。重要的是,作者在书里面,探讨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古董没有国界。简单来说,如果古董放在中国会被人破坏,那么宁肯被外国人(书里面是日本人)盗走,至少古董虽然不在中国,但是在日本会被保存的很好。放在别的国家博物馆里面珍藏,好过在国内被无知不知道珍惜的人破坏。
这个问题提的很有意思,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持有古董无国界的想法,就会被当成汉奸,而下达这种判决的人,往往不是业内人士,反而是啥都不懂的老百姓,他们不在乎古董的好坏又或者文化的传承,只在意这东西是不是留在了国内。至于这东西留下了到底对东西本身好还是不好,他们就不太在意了。
院长想做个比喻,如果你家的孩子,留在国内就是死路一条或者被人蹂躏,此时有对外国夫妇想要领养他出国,而且肯定对他很好,那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把古董换成文化,或者换成一个技艺传承,又当如何选择呢?
这里讲两个故事,注意只是故事,真假未知。
第一个故事:
当年密宗在唐朝盛极一时,称为唐密。日本和尚空海远渡重洋,来到中国青龙寺,求恵果大师传法。寺内僧众以空海为异国人,密法不可传于蛮夷为由,希望恵果大师不要传他密法。大师却已知唐密在中国将要失传,若不法脉东渡,将成绝响。于是毫不保留的将密法“如瓶灌水”传给空海,并叮嘱空海,他日若有机缘,希望能将密法传回中土。空海允诺,回日本创立了东密,完整的保存了唐密的传承。
恵果大师圆寂后,唐密在中国断绝了近一千年。直到民国时期,持松法师立志前往日本求学。来到东密总部高野山,求主持方丈传授密法。日本僧侣皆反对,说密法难得不可轻传,何况还是异国人。方丈说,当年祖师空海大师留有遗嘱,若有中国僧侣前来求学,不可有丝毫保留,要使唐密回传中土,承继法脉。历史就是个轮回,方丈也是“如瓶灌水”将密法传于持松法师。持松法师回国传承密法,可惜偌大的中国,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托付衣钵之人,最后留下“一卷真言却付谁”的感叹,无法可施,只能临终将密法托付给一位居士,完整的唐密法脉,始终没有传承下来。
第二个故事:
有一个出租车司机,一日路上载了两个老教授回学校,路上听两个老教授在后面聊天。一个老教授说,我这门技术全国就我一个人会,学校一个报名的学生都没有,只有两个日本留学生愿意学习,我这手艺如果不传日本留学生,那就只能失传了,如果传了日本留学生,这老祖宗的东西,都给蛮夷拿去了,我有什么脸面死后去见先人。另外一个老教授说,我开的专业又何尝不是呢,中国学生都觉得我这个专业挣不到钱,没有一个来报名学习,反而是外国有个留学生愿意来学,不教,文化断绝,教了,就成了文化汉奸,怎么办?两位老先生在车上相顾流泪,最后达成一致,说,教,毫无保留的教,等到以后咱们自己人终于领悟到自己的东西是好东西的时候,再去日本(外国)去求着别人学回来。
悲乎?
世界上研究《周易》最厉害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德国。中医药在全世界销售占比最强的国家是哪个?日本。难怪中国老百姓喜欢说一句话,墙内开花墙外香。自家老祖宗的东西,自己不珍惜,不仅不珍惜,还搞破坏,还要断绝传承,那怎么办,那还能怎么办?
悲乎?
中国术数道法,传承千年,是古人圣贤,用以模拟宇宙自然规律的模型,行之有效用之有验。符合天道人理,惟不符合西方科学,一纸禁令,就成封建糟粕,不得已挂个非遗的牌子,苟延残喘。文化自信,到头来还是要借别人的光来提自己的信。
民国要废中医废汉字,全盘西化,所幸未成。到近代仍然还要断绝中医,背后利益牵扯,不得而知。圣上英明,提出中医不可废,还要大力发展,这是一件幸事。
只可惜了术数道法,能让传的不真,真正的不让传,久而久之,就成空壳。包装虽好,空无一物。
再过百年,后人所见,绣花枕头一包枯草而已。
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