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敏喜的银幕蜕变史
有一类演员,一生可能都在等待某个角色。这个角色就像是戈多,说不清道不明,等到真的出现了,观众和演员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他(我)等待的戈多。在此之前,他/她只能凭着直觉和努力应对每个角色,即便做到最好,但对观众来说,始终觉得演员和角色没有达到最佳融合状态。金敏喜的戈多直到遇到导演洪常秀之后才出现,那时她已演了近15年的戏。洪常秀帮助金敏喜树立了独特的个人气质,一反她在以往电影中,人戏平庸的状态,成为众多影迷心中的文艺女神。

徘徊在韩流之外
金敏喜20岁之前即出道,出演了一系列电视剧。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是与众多女性的梦中情人李政宰合作的[纯爱谱],然后两人坠入爱河,这令李政宰的粉丝愤愤不平——怎么会看上她呢?这个疑问后来又出现在另一个男神级演员赵寅成身上,他也曾和金敏喜陷入爱情。那个时候的金敏喜,在很多人眼里不过是二线演员,也没有让人过目难忘的美丽,却勾走了万千少女的心头肉。
[纯爱谱]中,金敏喜演的是个处在男主视角下的配角,顶着红色蓬松的短发,少女冷傲清纯的气质自然流露,迷住了生活单调的男主。她对他的吸引力,可能正是这份与众不同,所以男主在色情网站看上的是与她相似的清纯女孩,而不是妖娆的女性,对于投怀送抱的性感小姐姐也提不起兴趣。
这个特立独行的少女角色倒是非常适合那个年纪的金敏喜,非典型的美加上独特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别有一番魅力。

2002年,20岁的金敏喜主演了第二部电影[惊喜派对],饰演非常不讨喜的任性千金女,戏份不多,衣品和气质都输给了亲民又独立的女主。这个角色对树立金敏喜的银幕形象毫无帮助,甚至招人厌烦。
2000年前后,正是韩流文化在东亚地区流行的第一次高峰,但无论是在电影还是电视剧方面,金敏喜的影响力都不在韩流之列。同当时最红的大众情人金喜善、崔智友、全智贤、李英爱等相比,金敏喜个人的魅力还有待发掘。她没有一张符合大众审美的脸,演起和全智贤、李英爱们同质的角色,没有丝毫优势。撒娇蛮横,比不上全智贤;楚楚可怜,胜不了李英爱。
问题不是出在演技,金敏喜完全有能力完成这类角色,但在观众层面,他们很难被冲击到,因为气质不对。观众或许可以接受她的表演,但她不是最佳选择,所以即便电影成功了,金敏喜也很难树立广受追捧的个人银幕形象。[这时对那时错]之前,金敏喜没有一部电影能够称得上“成就”了她,她也只是以专业行活完成了角色。
受限的演员
文字作为故事的载体,其生命力在于想象空间,任由读者基于自身喜好构想人物形象;演员作为故事的载体,其生命力在于独特性。由于形象的具体性,演员并非完全隐匿于角色之后,他/她的音容相貌直接关系到观众的感受。所以好的演员都是有个性的,当个性没有被发掘出来时,平庸在所难免。
2007年上映的[热情似火]是金敏喜主演的第三部电影,由配角升为主角。从这部片子开始,金敏喜努力尝试了多种具有挑战性的角色,也因此获得不少电影奖项的认可,被封为影后,但作品和人都没有火起来。严格来讲,她在这一时期主演的电影,多数质量并不高,只是她的角色有了一定的发挥空间。算是一次方向正确的尝试,二流焦躁女编剧的形象在开场的小旅馆戏里,被金敏喜演得真实贴切——凌乱盘起的头发和黑色边框眼镜搭配出不修边幅感,走姿中透露着看透生活后的轻飘,声线虽然没有如今在洪常秀电影里的低沉温柔,并且时常暴躁地嘶吼,但是角色本身却有几分讨喜。

出演这个角色时,金敏喜才25岁,但演的是一个遭受情感和工作困扰的大龄女性。作为演员,她的黄金年龄正在消逝,过了这个年龄段,能演的角色将受到更多因素的局限。所以从女演员职业轨迹的规律来看,金敏喜当时的发展前途并不明朗,已经正式出道近八年,但人气一直徘徊在二线到一线之间。无论是在大众还是小众圈子,她都是一个特点不明显的演员。
电影需要金敏喜这样的面孔,有特点,但若是没有相应的角色或好故事支撑,而只是给她如其他演员一样的表演空间,那么她就很难脱颖而出。大龄女编剧这个角色,既有女性的强势和敏感,又有女性的焦虑和脆弱,非常有生活质感。若不是因为影片剧情的乏善可陈,这倒是一个能让人记住的角色——虽常见,但真实有意思。
2009年,金敏喜在[女演员们]中饰演了自己。这部如同是纪录真人秀的电影,讲述了六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演员,聚到一起拍写真的故事。影片赋予了金敏喜一种局外人的独立自信的气质,对女演员之间的话题,表现淡漠,但又能随时游刃有余地加入交流。对比片中当时刚出道的金玉彬,在一众前辈面前,沉默中带着尴尬和不自信,一直谨言慎行的状态,让金敏喜的自信和自我显得更加突出。毕竟,那时她也是一个出道近十年的前辈了。

[女演员们]里,金敏喜的形象或许正好契合了一部分观众对她的期待。片中每个女演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年龄最大的尹茹贞有种老太太混进年轻人世界的可爱;接着是李美淑,曾经的美女演员,风韵犹存,但少了年轻女人的招摇;与之相对的是正当红的韩流偶像的代表崔智友,享受着其他演员曾经拥有或从未拥有过的瞩目,十分得意;夹在她们中间的高贤贞,人气不温不火,有种高冷独立的大姐气质;年龄最小的金玉彬是怯生生的新人,努力提升在前辈面前的存在感;金敏喜则是个不凑热闹的安静女人,散发着自我自信的气质,养成(或者说是被设计成)这样的性格,大概也与没有人像注意崔智友那样注意她有关。
此后的四五年,金敏喜继续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有命运凄惨的杀人凶手([火车]),有爱意难了的恋爱中的女人([恋爱的温度]),有丧女且被杀手追杀的母亲([哭泣的男人])。这些角色磨练了金敏喜的演技,但发展不出她的个性,通俗乏味的故事更是让角色本该有的张力失色许多。
直到此时,可能注意到金敏喜的观众,也不知道他们期待一个怎样的更好的金敏喜;而她也跨过30岁门槛,十多年的影视生涯,不温不火,做演员的第一个黄金年龄段已经过去,未来留给她的角色局限性越来越多。若是依旧如此,职业生涯所能取得的成就算是就此到达顶峰了。
表演的延伸
继续说金敏喜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一位前后气质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演员——张曼玉。
没有遇到王家卫之前,大概没有多少人会想到香港小姐出身、有点婴儿肥、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的张曼玉,后来的银幕形象会笼罩在优雅、忧郁的气质之中——毕竟,职业之初,她演的多是傻白甜的可爱女生。1988年,她与王家为合作的[旺角卡门]上映,那时她才24岁,在银幕上被王家卫雕琢成青涩单纯的女生,由内而外散发着成熟气息,而不是被当作花瓶演员使用。在此基础上,张曼玉后来接到了许多有着成熟、典雅的女人韵味的角色,成为她最突出的银幕形象。
洪常秀之于金敏喜,就如王家卫之于张曼玉,他们找到了打开她们的正确方式。写文章,好词要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恰当的句子里;做演员也是如此,希望遇到这样一个导演,知道如何用故事和镜头(当然也包括造型设计)让他们扬长避短,发挥更好。
戏剧性在洪常秀的电影里退居其次,感情关系纠葛不清的男女絮絮叨叨,不是在酒馆就在是旅馆,或者是在去二者的路上。演员到了他的电影里,都变成了生活中的人,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赋予角色特殊的魅力光环,但生活的质感与冲突,也能带给观众独特的感受。
洪常秀看似未对演员做过多雕琢,但那些简单的日常情境里,制造出的闲适、尴尬、冲突、困惑,考验演员此处无招胜有招的表演。
遇到洪常秀之前,金敏喜在电影中的角色依赖戏剧化情节雕饰,个人风格不明显,受制于俗套的剧情,既没能像花瓶角色一样被人记住,也没有获得优质作品的认证,故而只是一个完成了角色的演员。徘徊在各类型角色中,看似是驾驭能力强,戏路广,实则是没有找到具有个人风格的表演。
在洪常秀电影里,金敏喜被塑造成另一种性格的人。少了戏剧化的夸张和用力,她自然闲适的状态悠哉浮现于银幕之上;生活场景里,她充满了朴素的美;低沉温柔的声线和若有所思的冷淡状态,有种若即若离的神秘吸引力。洪常秀用电影赋予了金敏喜一种新的气质,她不仅是表演者,也是被雕刻者,观众把她的角色形象和真实个人的气质混和到了一起。这正是演员与角色的相辅相成。
2015年的[这时对那时错]是金敏喜和洪常秀的首次合作,她在片中饰演的女画家在古建筑的庭院闲坐休息,被从首尔来的导演搭讪,之后转移到咖啡馆、她的工作室。

三个场景里,金敏喜变换了三套衣服,先是在咖啡馆脱下外套,露出黑色薄毛衣,接着在工作室换上更为随性的小棉袄作画。在如此不动声色的造型变化中,影片分别从正面和侧面的长镜头捕捉金敏喜交谈中的韵味,加上男主在一旁倾情爱慕的言语和视角,不知不觉中增添了她的魅力光环。
影片在相同场景里拍摄了两个版本的故事,第一版里,男主抑制住了情感,没有直接向金敏喜示爱;第二版里,场景与主要故事和前一版基本一致,但加入了男主在酒精刺激下主动示爱的情节,金敏喜则给出了暧昧的回应,第二天,她们又回到拘谨的状态——寒暄、告别。洪常秀巧妙设计了爱与被爱的关系中,碰撞的可能性。金敏喜的神态几乎是对现实中,精致独立女性的一种临摹。
洪常秀与金敏喜合作的电影,全是对她的忧郁沉静气质的加强。无论故事怎么变,她都是那个被男人倾慕、若有所思的女人。
演得好不如演得对
颜即正义,这话适用于电影。
经过洪常秀“改造”的金敏喜,散发出文艺清新的魅力,别致的美被人感知。顺着这一气质发展,金敏喜的银幕形象具有了明显的辨识度,成为影迷心中的“文艺女神”。
把金敏喜雕琢成野蛮、性感或悲剧性角色,都不太能够彰显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且避不开她的短处——没有一张大众审美的脸。尤其是在银幕上,造型或镜头选的不好,更容易暴露其缺点。观看电影,始终是带着审美偏见的过程。某种形象对应着某种气质的人生,要想强行越过那道坎,就得看看自己改造空间有多大。否则,演对一个角色对自己更重要。
[这时对那时错]之后,韩国犯罪片大导演朴赞郁相中金敏喜,让她在[小姐]中饰演日本贵族和泉秀子。这部影片虽然不像洪常秀的电影那样,刻画金敏喜作为现代女性的独特气质,但在片中的日式别墅内,金敏喜的礼服与和服造型为其增添了贵族气息,剧情又赋予了她神秘感。延续自[这时对那时错]中的低沉温柔的声线,更叫人为其着迷。

这个角色出现在[这时对那时错 ]之后,恰到好处。[小姐]在造型、美术上的投入,从画面中清晰可见,是金敏喜之前的电影无法比拟的。洪常秀电影塑造的是她的日常魅力,朴赞郁在此气质基础上,呈现出电影技术(摄影、美术、造型等)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另一重贡献。即便是没有看过[这时对那时错],未能在脑海中提前构建金敏喜的银幕气质,[小姐]的影像也能完成对她作为演员的独特性的塑造。相比之下,[小姐]的通俗性具有更广的传播价值,让金敏喜名声大噪。
对于一些演员而言,演对角色就是一场胜利,她/他的气质会渗透到角色之中。若把寻常或不适合的角色交给她/他,只会如金敏喜在遇到洪常秀或朴赞郁之前那样,徘徊在平庸线上,一次次经历戈多还没有来的失望。
金敏喜与洪常秀、朴赞郁合作的电影里的角色,在影迷和大众圈内获得了更广的接受度,但是,一旦某种形象受到了认可,这既是一种便利也是一种束缚——脱离了好故事的固化形象就会被诟病为表演的停滞。演员的无奈,此是一种。洪常秀之外,谁还能创作出适合金敏喜既有气质的作品,关乎她职业生涯的广度。
金敏喜银幕气质蜕变史
所谓人要衣装,是有道理的,某种气质必然离不开某种衣品。年轻时的金敏喜在银幕上也曾少女、疯癫、痴情及悲哀过,她像平常女生一样的情绪和风情,未能帮她树立某种独特性。32岁那年,[这时对那时错]让她的银幕气质大变,自此她的银幕形象变成了日常生活里的文艺女神——温柔、小资、独立,穿衣看上去朴素,但搭配时尚、精致,稍一改造,又能散发出贵族范儿。
[纯爱谱](2000)

出演本片时,金敏喜才18岁,正是青春叛逆、张扬自我的年纪。她在片中的角色是名拉拉,戏份不多,且都处在男主的视角之下——作为他暗恋的对象。红色蓬松的短发配上随性的短袖T恤,把人的注意力引向她的个性。
[热情似火](2008)

此片中,金敏喜已从少女成长为大姐姐,在片中饰演被工作、感情困扰的二流女编剧,脾气火爆,内心焦躁。无论是女性西装,还是常规衣裙,亦或是休闲T恤,同样的朴素,却不是现在流露的文艺范,满脸写着“老娘很累,不要惹我”。
[女演员们](2009)

在这部六个女演员聚到一起拍写真的伪纪录片里,金敏喜饰演有点特立独行、安静寡言的自己。别的女演员都是由助理或自己开车到摄影棚,只有她穿着豹纹外套、骑着摩托车进场。在其他人侃侃而谈时,很少插话。片中为拍写真而准备的造型,有点俏皮可爱,并且刻意让脸部显瘦一些。她于此片中的说话方式可能正是她现实的反映,并接近于后来在洪尚秀电影里的温柔。
[火车](2012)

金敏喜首次出演身世悲惨的苦女,被逼疯癫、恐惧以至失去自我。伪装身份后,作为普通女人跟男主谈恋爱时,阳光清新;为盗取身份而残忍杀害独居女性时,痛苦挣扎。所以在造型上也有三重变化,还是贫穷女时,穿着质朴,没有任何时尚元素;跟男主恋爱的戏,衣着休闲简约,体现着二人的亲密感;为盗取身份而做伪装时,是不带任何光环的普通女性装扮。这种充满戏剧性的悲剧角色,一般不会从根本上塑造出演员的气质,更多的是反映演员表演的境界。
[恋爱的温度](2013)

正儿八经的爱情片,角色形象是花痴与神经质兼具。爱情分分合合,吵吵闹闹,无甚稀奇,但男女主的甜美和悲伤,亦能感动为情所困的人儿。在这部片子里,金敏喜又回到了少女状态,造型在职业正装和纯情时尚风之间切换,流露着恋爱中的女人的小心思。这个普通女性的普通爱情,到是能够把角色和演员的气质融合到一起。或许因为是正儿八经的爱情片,金敏喜所具有的日常生活里的美也被突出出来。
[哭泣的男人](2014)

金敏喜在片中饰演的母亲,正遭受失去女儿的痛苦,还有杀手的追杀。跟 [火车 ]里的角色一样充满戏剧性,成熟干练、时尚性感、憔悴、恐惧的形象都在片中出现。观众看到的仍是戏剧化的角色,而不是具有“金敏喜”标签的女性。这类角色换作谁来演,既是挑战,也是陷阱。挑战是如何让角色更有特点,陷阱是处处充满套路,容易陷入毫无特色的程式化演绎。故事再俗套一点,演员就更更被动。金敏喜的表演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完成了这个类型化角色的需要。
[这时对那时错](2015)

如果说这是为金敏喜量身定做的影片,丝毫不让人怀疑,真正做到了对演员的扬长避短。那低沉温柔的声线、若有所思的漫谈、若即若离的关系,散发出文艺女性的魅力。这部故事发生在冬天的电影,寒意中弥漫着热情拥抱的欲望,金敏喜成了倾诉欲望的对象。她在片中的着装重在展现自然的个性,搭配有层次但不招摇。相比从前电影里张扬的个性或刻意打造的性感、休闲、可爱、随性等,这个角色的内敛从容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金敏喜在洪尚秀的电影里获得了这样的机会,独特的银幕气质才被打造出来。
[小姐](2016)

小姐是有故事的人,表面柔弱、无知,实则城府颇深。对金敏喜而言,这个角色延续了她在[这时对那时错 ]里树立的气质——沉静、温婉,并赋予了她贵族气息,完全不同于她在[惊喜派对]中饰演的富二代——头脑简单、过于自我的花痴女,穿着除了显富,看不出审美;至于在[女演员们]中饰演的自己,那件豹纹外套和可爱风瘦腰短裙,缺乏自然美。
[之后](2017)

与洪尚秀合作的几部片子可以归为一类,影迷记住了一系列由叫金敏喜的演员饰演的角色,而不是像[火车]、[哭泣的男人]等片,让人记住的只是戏剧功能明显的角色,至于谁演的?不是很在意。在这一系列片子里,故事都是以对话为主,围绕男女情事展开,没有过分戏剧化的情节,也没有歇斯底里地情绪爆发,金敏喜以最温柔、感伤的状态出现在片中,穿着精心搭配但不失自然的服装,雕琢出多愁善感的文艺女神形象。
(原载《看电影》2019年三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