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疫情现状(三)
去年的12月17日我写过一篇疫情现状(二),不知怎么的发不出来,只能自己可见。那篇总结的大意如下:
• 到1月31日前室内营业场所需要在晚8点前歇业,以及其他措施。
• 各方对此意见不一,但总体来说支持。
• 人们在观望奥密克戎变体可能带来的影响
• 我认为封锁边界,大幅减少人员流动是对爱尔兰最有效的防控方法,但是不可行,因为这种关闭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
现在两个月过去了,爱尔兰不出意料的经历了奥密克戎带来的感染潮,但是这波感染来的猛,去得也快。感染例数是从圣诞节前开始上升的,12月20日还在4788例,24日就上升到11182例了,高峰于1月8号抵达,当日共检出26122例,阳性率稍微超过50%,说明社区内还有不少未检测的感染者,传播非常广泛。达峰后,尽管加大了检测数量,到1月14日阳性案例就几乎减半回到了14555例。从1月10日开始,为了扩大检测范围,卫生部将检测方式一分为二:对于4至39岁之间的人群,如果出现症状或者是密接者,在网上登记则可次日获得邮寄的5份次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自己在家隔离检测后,如果是阳性,才需要预定更准确的核酸检测。此年龄段之外的人群、医护人员、有基础疾病的人则可以直接做核酸。从1月21日起,规定又有了改变:做抗体检测呈阳性者,可以不需要做核酸,直接在网上报告案例并自我隔离即可。此后爱尔兰对感染案例的统计口径改成了核酸和抗体两部分。抗体测试的结果未必准确,但将两部分相加,仍可看出感染人数在逐渐下降:2月2号报告了12560个阳性,9号是11255个,15号是8815个。核酸检出阳性率也在下降,回落到30%。
感染人数的下降主要得益于爱尔兰很高的疫苗接种率:18岁以上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达到94%左右,5岁以上达到84%左右,加强针接种(仅限12岁以上)达到58.9%,其中60岁以上的接种率超过90%。加强针之所以总体接种率尚不算高,是因为加强针开始供接种的时间正好与奥密克戎浪潮重合,不少年轻人感染了就不能打第三针。另外,奥密克戎本身传播力非常强,致病性相对弱,估计有大量完全无症状的阳性感染者,全国可能已经有一半人左右通过感染获得了免疫,病毒在这种接近“群体免疫”的环境下传播越来越受限。
制定政策最关键的数据是病重和病死率。住院人数在1月10日达到最高峰1063人,大约是上一次德尔塔变异株最高住院人数2020人(2021年1月18日)的一半。圣诞节前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入院潮,特别增调了病床和呼吸机,幸好并没有派上用场,医疗资源也未发生挤兑,但是长期以来公立医院手术排期过久的问题虽然没有进一步恶化,也没有得到改善。住院人数自二月初以来回落到600人左右,一直在这个数目上徘徊,其中固然有住院治疗周期长,数据滞后的问题(目前住院的一部分病人还是两个月前感染德尔塔的患者),但也因为1月21日开始社会全面开放,感染病毒的机会增加,所以下降的趋势不如1月上旬明显。
在住院人群中,需要ICU护理的人数没有因感染人数暴增而增加。实际上自从2021年1月ICU人数达到最高峰221人之后,ICU人数最多的时刻是2021年11月24日,共有132 人,这时候奥密克戎尚未传到爱尔兰。奥密克戎抵达之后,ICU人数反而一直在稳步下降,从12月23日的98人降到2月15日的63人。这反映出重症率与疫苗接种情况更有相关性,而与感染人数脱钩。
自2021年12月15日以来,每周通报的死亡人数分别为47,55,22,40,83,52,49,92及63人,平均每周62.8人,或每天9人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统计标准是死亡时或两周内检出过新冠病毒,卫生专家估计其中40%左右的死者并非由于新冠导致的疾病去世。这样的死亡人数和2021年5月的死亡人数大致持平,但高于2020年和21年夏季每日0-3人的低谷。如果跟通报的核酸阳性人数对比的话,这两个月的死亡率大概是万分之八,考虑到这个感染人数未包括抗体阳性者和未发现的感染者,真正的死亡率可能会低至万分之五。死亡率的变化有很多原因,包括疫苗的普及、诊治水平的提高、检测范围增大等等。高龄也是一个因素,爱尔兰通报的新冠死者当中接近一半在85岁以上,而爱尔兰的平均预期寿命是82.3岁。这样说可能比较冷酷,但是这两个数字相比,意味着即使给这些老人家们施打了足够的疫苗,进行了足够的救治,甚至是即使他们完全没有接触病毒,他们也有超过一半的机会在这个岁数死亡。与之相比,2020年全国人口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是万分之十八,癌症是万分之十九,死于非新冠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比例是万分之六。这些也是容易侵袭高龄人群致死的疾病,我们当然可以说,任何一种放到一个人口大国都是百万人级别的死亡,最好都可以根除,但是政策制定仍需要仔细考虑社会运行、资源耗费甚至是人类自然寿限等因素之间的平衡。
极高的免疫率和很低的病重和病死率是促使卫生专家建议爱尔兰正文府于1月22日取消绝大部分的社会限制措施的原因。从那一天开始,营业场所将不再受额外的时间和人数限制,进入餐馆或其他公共场所不再需要出示接种证明,但是出现症状者仍需自我隔离和检测,在公众场所室内(包括公交)仍需佩戴口罩。防疫措施在爱尔兰一般是合理可预见、普遍适用于全国的,取消之后,不会再针对特定地点采取短期关闭商业、学校,限制当地出入的措施,因此社会活动和生产秩序已经逐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当然,疫情造成的很多问题不是一朝开放就会消失的,例如学生缺失的教育、房屋供给短缺、餐饮业招工难、居家隔离产生的心理问题等等,这些还需要长期去修复改进。
爱尔兰没有出现奥地利那种强制接种的情况,主要归功于很高的接种率。剩下的5%人口,社会的共识是再怎么强制他们也不会去接种了,因此没必要通过限制行动来惩罚他们,何况这5%里面有不少并不是反对疫苗,而是身体状况不适合接种的,我有一家朋友就患有遗传性的凝血功能障碍,打疫苗风险会很高。对于这些人来说,由于没有接种证明就不能进餐馆、上学、逛博物馆,是非常不公平的。实际上,这家人最后全都感染了新冠,经过一星期在家休养都已经康复,原来因为担心感染而蛰居不出,现在因为自然免疫又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比感染前反而要好了不少。
像世卫组织所强调的,新冠疫情远未过去,我们不可盲目乐观,对可能到来的变种或其他病毒完全失去警惕。不过,爱尔兰在奥密克戎浪潮中的经历,尤其是这些切实的数据,也许能帮助其他国家在制定政策时思考得更加全面。
数据来源:
https://www.citizensinformation.ie/en/covid19/living_with_covid19_plan.html
Fúachaimm chéin fri fégi fis mu rosc réil, cesu imdis 视力虽弱...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