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1年度音乐报告
查看话题 >个人2021年音乐总结/漫谈/Top10专辑分享

如果我想入坑爵士乐,我应该听点什么?
2021年,身边有不少朋友在问我这个问题,私以为多听唱片,找到自己的心头好,由此作为原点,逐渐探索同类或是相近类型是开启欣赏一种新音乐必经之路。然而,事实上却发现,不少朋友并没有耐心真正地去听完一张唱片,而少数听完唱片的朋友的反馈往往不太能听得好坏,甚至自己是否喜欢这张唱片都不知道,当然我们并不能责怪作为“小白”的朋友们,毕竟并不是所有人生下来对一切音乐都了如指掌,而是在后天的不断聆听、积累、总结和交流中慢慢构建出自己的审美体系。
所以比起以前不负责任的丢歌单,我会更有针对性地询问一些问题,通过对方回答,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审美点之后,省慎地进行推荐。尽管如此,也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到后来自己也想通了,不是每个人对这种音乐都有兴趣,也不是所有人都与音乐有缘分,在一个充斥着短视频和流媒体的环境里,还有人能静下来好好听一张专辑,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闲话扯了许多,今年的盘点希望有些新突破,除了介绍个人的十佳专辑,更多想谈一谈去年听音乐,收唱片的心得与体会,那么首先让我们来从一本书讲起。
比diggin更快乐的是,做一个音乐考据党
大概是四五年前开始,在对Funk/Soul最狂热的时期,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摄取Jazz的能量,但那个时候对于爵士的认知只限于Blue Note、Impluse、CTI等几个主流厂牌以及Miles Davis,John Coltrane,Bill Evans等入门款“大师”,对于爵士乐发展的脉络,名唱片的认知并不清晰。
作为一个文科生,除了音乐本身,更喜欢听其背后的故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认名家、名盘、名制作以及唱片背面的信息固然是构建音乐认知的重要途径,然而比起经典音乐中传达的信息,关注音乐家个体,以及在不同时期、不同版本音乐的创作背景、个人状态和情绪表达更为重要。不仅是爵士乐,其他音乐亦然,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帮助我们构建属于自己的审美体系。

因此,2021年我翻开了存在网盘里许久的《迈尔斯·戴维斯自传》。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每晚睡前的一小时都会和老迈、科川、“大鸟”们来一次约会。这本书其实是由一位跟踪老迈多年的记者,通过老迈不同时期的口述完成的作品。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的编排很线性,很好读,豆瓣上不少人说翻译版本不如原版好,个人对这种说法并不完全赞同。爵士乐历史本身是有一定门槛的,如果你是一个爵士乐小白,面对几百个人名和乐队在不同时期人员与风格的更迭、变迁,弄得一头雾水是很正常的事,书中许多被老迈嫌弃的老哥其实也是非常厉害的音乐家,例如Duke Jordan;但是如果你对爵士乐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聆听经验,对于各路名家熟稔于心,不会出现把Gil Evans和Bill Evans弄混淆的话,读起来应该是不会有太大障碍。

《迈尔斯·戴维斯自传》可以说是半部爵士乐历史,作为数次改变爵士乐音乐进程的人,在老迈6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几乎经历或参与到了这些变革的场景中,从40年代混迹于纽约Minton Club,师从“大鸟”学习Bebop开始,老迈就用自己的才华创造着不断开挂的人生:与Gil Evans合作发行开创Cool Jazz时代专辑的《The Birth Of Cool》,50年代组建第一个黄金五重奏发行《Kind Of Blue》;60年代第二个黄金五重奏开启爵士乐“电子”化潮流,并发行了惊世骇俗的《B***h Brew》,再到70年代五年沉积后的融合爵士,甚至在晚年还搞起了颇具古早味的爵士说唱...
这段历史无论过了多少年再来看,依旧被爵士乐迷们津津乐道,尤其是其中的许多轶事,例如老迈出了名的坏脾气和双标,一方面看不上Chet Baker等白人Cool Jazz乐手,说他们剽窃了自己的概念,骂他们是“小偷”,另一方面又极度欣赏同为白人钢琴手Bill Evans音乐中的经过古典乐洗练的韵律(原本想请芝加哥的Jamal Ahamd,未遂);一方面大骂早期的Cltrane“闷葫芦”“呆瓜”,当后者在开启Free Jazz浪潮之后,又赞许他音乐的深邃....

也就是读完这本书,理顺并补充了我对于爵士乐发展的认知缺陷,其实在音乐变革的背后,有许多爱恨情仇与有趣的故事。在阅读本书时建议配合书中提到的重要专辑和代表曲目来听,要不然普通读者根本无法体会被老迈盛赞的Phil Joe Jones所谓的“Phil式过门”到底是个啥,也感受不到在Bill Evans音乐中小品和过门中特有的个人风格和哲学性。
说完了老迈,我们再把头转向日本。
如果说放克是美式,CityPop是拿铁,那涩谷系就是星冰乐!
前几年大火的CityPop和蒸汽波2021年几乎听得不多,听过的专辑水平也较为一般,B站、小红书和音乐微信号们翻来覆去的陈词滥调让人厌倦,更是有人在网络上贩卖起“教你如何做Citypop音乐”的付费课程,如今这个世代,只要年轻人喜欢,总是有许多人变着法儿让你掏钱,哪怕只裹着一层CityPop的外衣,上演着“狼来了”拙劣的游戏,照样有人买单。(开课收钱这个事确实比较气人)
2021年是奥运之年,想必被网友喷翻的东奥开幕式已经被许多人淡忘,的确,日本交出的答卷并不让人满意,受制于日本大企业和官方的压力,导演组换了一波又一波,其中就有因“霸凌事件”被换掉的,曾经涩谷系音乐的代表性人物——小山田圭吾,一个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名字。

什么是涩谷系?它与CityPop又有什么关系?脑海中除了90-00年代涩谷系女孩时尚的穿搭和fancy的生活态度,对于其音乐几乎是一无所知,如果说奥运会上的小山田圭吾仅是初次见面的话,那小泽健二则是领我进入涩谷系大门的导师。

上一次听小泽健二还是前几年听《LIFE》专辑,专辑收录的名曲《今夜はブギー・バック》给人既幽怨又爽朗的感觉,当年只把它当做一首奇怪的日本rap听,年少无知不识大神,后来发现最近几年喜欢的日本songwriter Aimyon受他影响很深,而小泽健二早年又是井上阳水粉丝...回过神才反应过来,不禁感叹日本音乐圈的传承。

如果说Citypop是日本泡沫经济鼎盛时,日本人对于豪车、沙滩、美酒、豪宅追求的产物,Shibuya-Kei(涩谷系)就像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少年们最后的浪漫,他们在全球Rare Groove的Diggin风潮中破茧而出,传统Funk/Soul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以小山田圭吾、小西康阳为首的叛逆先锋们展开了更大范围的融合运动。


90年代的产生了无数经典的音乐,美国以Metallica为首的金属乐队们状态正佳,说唱音乐则延续着80年代以来的“黄金年代”;英国以Radiohead、Oasis等Britpop强势崛起,影响了近三十年来摇滚乐的发展方向;Rare Groove又重新发掘了早已无人问津的巴西音乐、60-70年代欧洲经典电影配乐等。

在这样的背景与环境下,善于“挪用+复制=创新”的日本音乐人把黑人音乐的Funk/Soul、爵士乐,白人50-60年代的摇滚乐、沙滩音乐,欧洲电影经典配乐以及南美洲Bossa Nova等音乐融合起来,并以管弦乐为基础,做出了泡泡感十足、甜度爆炸,区别于主流J-Pop与独立indie音乐新的音乐浪潮,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涩谷系音乐。
涩谷系首当其冲的代表乐队就是小山田圭吾与小泽健二为灵魂的Flipper's Guitar与小西康阳主导的Pizzicato Five,比起都市感十足的后者,浪漫青春又生猛的Flipper's Guitar更得我心。

比起89年发行的乐队首专《Three Cheers For Our Side》,我更喜欢90年《Camera Talk》,以吉他为主导的器乐编排青涩、闹腾又不让人讨厌。既有big bad bingo这样令人陷入回忆的管乐编排,又有Camera! Camera! Camera!这样欢快的为恋人拍照的青春曲,尤其是后者,现场版强烈的吉他riff和律动感和两位有气无力的唱腔形成鲜明的落差感,构造出了属于涩谷系独有表现形式,而歌词则多以“恋爱赛高”为主题,整张专辑听下来,觉着Flipper's Guitar就是“没心没肺”版五月天。

再说被称为“音乐黑洞”的小西康阳所领导的Pizzicato Five,比起Flipper's Guitar“青春第一,恋爱赛高”的烂漫,Pizzicato Five则利用拼贴手段对各种类型的音乐进行融合,从House到Bossa Nova,从Downtemp到Jazz,均没有逃脱他们的“魔爪”,Pizzicato Five因为音乐背景过于繁杂,往往缺乏主线,在个性化相对弱一些,而且小西康阳炫耀式的音乐制作方式也并不讨我喜。
涩谷系的影响不说许多朋友也应该知道,由于其音乐的高度融合,再加上《Popeyes》等流行文化杂志的推波助澜,让许多日本年轻人开始挖掘涩谷系音乐的基因,让更多人接触到了更旷阔的音乐世界,上到已故的Nujabes,下到爱缪这样当红的songwriter,涩谷系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

涩谷系就先扯到这里,下面由再谈谈小西康阳。
小西康阳、桥本徹与Free Soul
2021年,小西康阳这个名字在我记忆中出现的频率绝对大过其他音乐制作人,除了涩谷系,在去年12月柳乐优弥主演的日剧《二月的胜者—绝对合格的教室》中,小西康阳作为音乐制作人全程制作了日剧的OST,当然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担任日剧OST制作人,包括日剧、电影配乐、广告歌中都能看到小西康阳的名字,此外,在Free Soul系列唱片解说中,也有小西康阳的身影,怎么哪里都有他呀!这个人到底听了多少音乐,又做了多少音乐呀!
让我们先暂时撇开小西康阳,来谈谈21年引起我聆听兴趣的Free Soul系列,这个缘起于90年代初的音乐选集脱胎于涩谷系的滋养,是日本当年diggin文化的体现。主理人桥本徹是一名资深乐评人和音乐编辑,90年代编撰了一份名为《Suburbia Suite》的唱片指南,请来nujabes等人撰稿,向日本听众介绍欧美的funk/Soul,rare groove、afro music和拉美音乐,其中就有许多去年badbrain书中《莫斯塔克斯》中的诸多名盘,而桥本徹也以此为契机,开启了free soul的项目。

Free Soul系列是集桥本徹、小西康阳、长门芳郎等人毕生聆听经验所推出的音乐合集。从前我总有个误区,认为合集无非是提供给音乐入门者的简易套餐,并不像正式专辑那样能展现音乐人的概念和水准。然而当我认真的听Free Soul系列的时候,发现我错了。桥本徹用他们独特的眼光和选曲彻底征服了我,一方面是建立在这帮人恐怖的音乐聆听量基础上的选曲,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扇了当下流媒体推荐机制响亮的耳光:个人的音乐审美和口味技术永远不及,更何况许多曲目是流媒体库中无法听到的。
Free Soul系列在不同时期的发行计划不同,在90年代所推出Free Soul Collection把目光放在了做名家名曲集合上,推出了包括Weldon Irvine、Al Green、Little Beaver、Jackson 5等Funk/Soul大咖的精选集,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Donny Hathaway的现场合集就是在这一时期推出,收录了现场版what’s going on等名曲。

这其中还讲一个小插曲,去年我在local做黑胶分享会的时候放了Niteflyte的If You Want It,Niteflyte这个双人团在1979年推出过同名专辑后就销声匿迹了,而这张专辑在40年后的大阪唱片店里被我挖掘出来,当时我在找山下达郎的唱片,凑巧就与店员小哥聊了起来,小哥说你喜欢山下达郎不如听听这张,达郎的Sparkle受这个影响,顺手就拿了这张给我,当时也没试听,直接就付钱了,这也是基于对山下桑审美的信任。黑胶分享会放这张后沉闷的现场炸了,当晚和大家玩得也很开心。后来我才发现Niteflyte的同名专辑,早在1980年山下达郎和吉田美奈子就翻唱过,后来是借由桥本徹、小西康阳等人于90年代借由《Suburbia Suite》介绍,通过Free Soul系列引进到日本。

Free Soul之后陆续推出了10周年选曲与20周年选曲系列,10周年企划则是以风格和特点进行选曲,选曲主要围绕特定的风格和类型,例如Urban、Mellow、Groove等主题;20周年除了继续推出经典音乐人选曲系列之外,还开拓了新的企划:以60-70年代的Funk/Soul单曲为主,每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选曲,同时也通过名曲翻唱,推介了许多日本新晋的vocal,但很明显的看出老几位明显精力不太能更得上了,质量有下滑。


而现在Free Soul系列除了某些名盘的黑胶以外,大多数当年量产的CD变成了在某宝几十块甚至十几块就能买到的“糟咁”,但是并不妨碍其编辑们优质的选曲能力。如果朋友们对Funk/Soul、Groove或者Mellow音乐有兴趣却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Free Soul是个不错的选择。
谈到这里想再说一点题外话,而这个现象或多或少地出现在收盘圈:大家都一位追求高价位稀有盘,忽略了不少价格实惠的基础盘,这就好像篮球初学者运球都没练好就想360度扣篮一样,无论是什么爱好,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前面说的,没有人生下来就什么都懂,每个人都是在生命这张白纸上不断谱写着自己的人生,音乐也一样,如今被盘圈炒得夸张首版日爵或是稀有Hip-Hop,无非是老digger们建立在多年音乐聆听积累和挖盘经验上的选择,并不适宜所有人。不如回归于自己的内心,摒弃所谓的音乐鄙视链,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更重要。
2021年个人十佳专辑盘点
话说到这里,进入这次盘点的最终part,2021年十佳专辑盘点,去年尝试听了不少新的音乐,继续在Funk/Soul/Jazz的世界里遨游之外,还开拓了涩谷系等新的音乐领域。同时,Hip-Hop、Rock也有偶有涉及,所以这次选择的十张唱片不分类型,不分年代,标准也只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听得最多的!
10.Crystal Silence-Chick Corea,Gary Burton

艺人:Chick Corea,Gary Burton 厂牌:ECM Records 发行时间:1973年 风格:Contemporary Jaz
2021年2月9日,我们永远失去了爵士乐历史上最伟大的键盘手Chick Corea,在Miles Davis把爵士插上电之后,他接替离队的Herbie Hancock录制了老迈著名专辑《B**h Brew》,他的故事想必老乐迷们比我了解得多,他的伟大也无需再来探讨,而这张与Gary Burton的合作专辑展现出电钢琴与颤音琴间完美的融合,流动感与颗粒感十足,极好地向人们诠释了何为“Crystal”,整张专辑曲目静若流水又引人所思,是我在晚上睡觉前最常听的一张作品。
9.Greensleeves-横内章次

艺人:横内章次三重奏、田代百合 厂牌:Three Blind Mice Records 发行时间:1978年 风格:Jazz,Blues
三盲鼠1978年发行由“吉他先生”横内章次与键盘手田代百合共同录制,横内章次早年活跃在美军俱乐部中,吸纳了Bop,Cool等美式爵士风格,这张专辑录制于东京,收录了颇有Bossa Nova韵味的同名单曲Greensleeves,以及标准曲Moanin和Misty,横内章次三重奏独特的韵味,加上三盲鼠高品质的录音,实体唱片品质极高,在discogs上黑胶价格并不是特别昂贵,可以买一张收藏,这张是朋友给我买了CD后做成MP3格式分享给我的,非常喜欢,永听不腻。
8.Camera Talk-Flipper's Guitar

艺人:Flipper's Guitar 厂牌:Polystar Records 发行时间:1990年 风格:Jazz,Rock,Pop
涩谷系必听之作,小山田圭吾和小泽健二状态最好,也是最能听的一张,不想说太多了,技术和融合的部分之前已经在说涩谷系的时候说过了,低潮的时候会听听,那种傻乎乎的青春劲儿偶尔来一下还是不错的。
7.Sometimes I Might Be Introvert-Little Simz

艺人:Little Simz 厂牌:Age 101 Music 发行时间:2021年 风格:Conscious-Rap
最近几年听Hip-Hop专辑的数量明显减少,但这一张却给我眼前一亮之感,有人说这张是女版的《To Pimp To Butterfly》,也有人说她化身2020年代的Lauren Hill,但我个人认为Little Simz通过这张专辑正在走她自己的道路,英国出身的她并没有像Queen Latifah那样的美国rapper对政治、性别意识有那么face to face的表达,而是通过对音乐素材的采样、剪裁和编排,以及对家乡的追根溯源来呈现对世界的态度,这张包含了太多元素:交响乐、老派灵魂乐、迪斯科以及间奏中的独白,其概念都直指主题。
记得前几年有一次在深圳VANS的活动上看过Little Simz的现场演出,那会儿她才是刚出道的新人rapper,其技术和现场就已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去年推出的这张专辑让我惊讶于短短几年她就已经成长到这种地步了!
6.心愈频率-小老虎,也是福,周士爵

艺人:小老虎,也是福,周士爵 厂牌:嘻哈融合体 发行时间:2021年 风格:Hip-Hop
2021年中文说唱中最喜欢、最常听的一张,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小老虎x也是福x周士爵的组合本身就足够令人期待,而心愈频率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你的内心,抚慰你的灵魂,女人啊、和你说我、找一颗心、悲极生乐,我们很少能找到一张中文说唱专辑能把自然、灵魂、诗性、结合得那么完美的,当音乐想起来,感受其中的曼妙即可。
11月看了心愈频率的演出现场,买了好几张专辑,听了好几个故事,聊了好几件事,这也应该是2021年最难忘的夜晚之一。
5.Heaven and Earth-Kamasi Washington

艺人:Kamasi Washington 厂牌:Young Turks Records 发行时间:2018年 风格:Contemporary Jazz, Soul-Jazz, Fusion
Kamasi Washington应该是当代最有“精神力”的爵士乐手了,应该是也是最接近大师们的乐手,他的每张专辑我都听得挺费劲,首专《Epic》三个小时几乎就像一部史诗级大片,大阵容、大制作、大格局,这张《Heaven and Earth》亦然,两个半小时16首曲子,各种大开大合,持续性地把它对世界、意识、宇宙的认识通过萨克斯传递出来了,其能量的浓度、厚度让你无法忽略他的存在,光听唱片你就能感受到他的雄伟了,说唱小老虎在美国看过他的现场,形容现场是“能把房顶掀翻”的巨大能量体。这张专辑我只能以膜拜的态度去聆听。
4.Sunrise-Zerosen

艺人:Zerosen 厂牌:Victor Records 发行时间:1977年 风格:Jazz, Funk / Soul
去年12月底,偶然的机会听到的这张专辑,立刻就喜欢了,Zerosen名字并不为人熟知,网络上关于他们的资料也不多,在discogs上只查到了这张专辑是石田勝範、幸耕平、サンチョ菜花所组成的三重奏共同演绎的。Zerosen乐队只在70年代出版了两张专辑后就没了踪影,多年后入选尾川雄介主理的Deep Jazz Reality系列,属于Jazz Groove中比较少人知道的精品,首版价格昂贵,再版也不多,各大音乐流媒体也没有版权,好在现在小破站有网友转录,可以免费听。
3.ライブ・アット・びーどろ'77'-福居良

艺人:福居良 厂牌:HMV Record Shop 发行时间:2021年 风格:Jazz
福居良最近几年火起来,日本也加快了他再版黑胶的发行速度,这张1977年在札幌录制的EP是福居良生前不愿意出版的几首曲子,而在他过时那么多年后,版权所有人借由Deep Jazz Reality出品,可谓幸运,这张舒缓、内敛、沉静的现场也许在爵士历史上不是最好的,但福居良真挚的情感表达值得所有爵士乐迷聆听与收藏,关于福居良的故事想必我也不用多说了,许多公众号与文章都有讲过他,好好地听音乐才是真,这张陪伴了我2021年上半年的大部分时间,并没有当机立断的买唱片,导致想买的时候再买货已不多,有些后悔。
2.CALL ME IF YOU GET LOST-Tyler, The Creator

艺人:Tyler, The Creator 厂牌:Columbia Records 发行时间:2021年 风格:Trap, Contemporary R&B
搞创作,搞采样,搞拼贴,搞自我美学,至少在2021年Tyler又给人一些小惊喜,前几张专辑其实你就知道Tyler音乐的创作路数了,这一张在808鼓和trap beats泛滥的今天,Tyler依旧在保持敏锐嗅觉的同事保持自己的美学概念,并持续地输出,光凭这点就难能可贵了。Funk/Soul、Bossa Nova、Contemporary Rnb...这些就像被Tyler备好的料,随时下锅准备炒一盘Tyler’s Food。当时听第一遍觉得这张其实也就是《Flower boy》和《Igor》的延续,然而仔细听来在细节上丰富了许多,封面身份证也就暗含了Tyler的自我剖析和某种自负,有制作、有实力、有表达、有概念,都2021年了,你还对说唱抱有怎样的期待呢?
1.AnEveningWithSilkSonic-Silk Sonic

艺人:BrunoMars,Anderson Paak,BootsyCollins 厂牌:Aftermath Entertainment 发行时间:2021年 风格:Contemporary R&B, Soul, Funk, Disco
现在人们都在说复古,要说复古,如果BrunoMars认真起来了,谁也玩不过他,上一张《24K Magic》就已经显现出火星哥要来真的了!2021年联合了Anderson Paak,并拉来了Funk“活化石”Bootsy Collins,想想就是要搞大事情。如果你是60-70年代的Motown、Stax的忠实粉丝,那这张专辑给你的除了欣喜,就是感动。
BrunoMars和Anderson Paak把你带回会那个Marvin Gaye、Al Green、Stieve Wonder的年代,除了甜蜜入魂的Smooth Soul,不同音色,多管道、多声部的营造了灵魂乐经典的律动感,键盘与高声部的鼓与人声的无缝衔接,展现了非常高质量的人声vocal,从这张专辑的编曲中还能看到Funkadelic、Parliement等老牌Funk乐队的影子,更多管弦乐、钢琴音阶演奏、电吉他solo、合成器的铺陈,让这张专辑中没有弱的单曲,而在排行榜上也许久没有如此精致且复杂的音乐了,如果问我听了多少遍,没有100遍,至少也循环了50遍吧!
以上就是我2021年的十佳专辑啦!其实还有许多优秀的唱片没有入选,例如21年很喜欢的新人藤井风的首张专辑《HELP EVER HURT NEVER》,此外在3-4月份还大量补了Pharoah Sanders的专辑,下半年又回顾和重听了已故Jazz-Funk大师Dr. Lonnie Smith的经典专辑《Breath》....音乐很多,选择很难,没有入选不代表它们不好,它们依旧是很好的唱片,只是有的被朋友选择了,如果自己再选就略显尴尬。
2021年是6年来在老家完整生活的一年,大概是之前在深圳的精神生活有些过于滋润了,回老家后生活与工作中也都面临着许多压力与挑战,好在自己适应得也不错。除了音乐之外,也逐渐适应了慢节奏的生活步调,下午五点下班后有充裕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在深圳是不可想象的。
旅行也在继续,5月份与深圳的好朋友们一起原始森林徒步,6月份回深圳与老朋友们相聚,10月份又去了上海,一直只觉得生活也就那么回事,但细想下来还是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地方。也就在2022年1月份,个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大笔的开支,家人打趣说你的“苦日子”就要来啦,也曾因此焦虑过一段时间,不过回头想一想人生也许总有那么几年“苦日子”要过,太顺遂亦或太平淡,没有Groove的日子,想想不是很无趣吗?最后希望在能与大家在2022年里继续一起听音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