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从一众亲人口中得知,我奶奶特别特别疼爱我,我也有一点印象,但确实已经模糊,只记得几个场景和几声叫唤,是记忆的碎片。我妈总感叹奶奶走得早,没享到福,她要是活久一点,我们家也会过得更舒服一些。奶奶很疼爱她的小儿子,也就是我爸,对我妈也很好。
我爷爷是一直都是更喜欢他的大儿子,更外向,会与人打交道,当官,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我从小和他生活在一起,也可以说是他一手带大的,我是他最疼爱的孙子,他可能也是我最爱的亲人。在我长大以后,差不多是替代了父辈几个兄弟姐妹,成为最了解他的人。爷爷1936年生人,2022年算是86岁了,一辈子经历了风风雨雨,目前身体状况还算不错。祈求他能活得更久。
除了3岁那年奶奶去世,我就没再经历过身边的亲人去世,也没参加过葬礼,虽然一直很好奇,但是长辈认为白事是晦气的,再加上在外上学等缘故,亲戚啥的丧葬仪式我一直都没去过。按照农村习俗,好像上了70岁才算是老寿(树?寿/树的客家方言读音一样),这种高龄老人的去世才不带有倒霉的意味,所以19年暑假才去过一次葬礼,那老人儿子很有钱,在农村办得很隆重,半土半洋,没火化,但又不是传统的那种土葬。但悼念仪式和请亲友吃席之类的流程还是很传统的,当时的我感觉一切都很新奇。祠堂里是死者和其至亲,来访的人陆续进去烧香鞠躬甚至跪拜,外头一排遮阳篷下是桌席,大家有说有笑。
我特别不擅长与人的离别,哪怕是与仅分别一段时间但知道一定会再见的朋友。真的很希望自己可以微笑面对任何人的离去,就算是亲人的去世也可以坦然面对,平静地处理。近年有主动去通过书籍或者视频和课程去了解生命,学习死亡,因为我知道迟早要面对亲人的离去。曾设想自己冷静地接待前来悼念的亲戚,不流一滴泪的我甚至被骂不孝,我以为我能做到的,我也希望我能做得到。但是没想到今天一位素未谋面的友邻去世,就能让我悲伤至此,泪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