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零碎电子日记
2.28寻梅 和阿桶去梅城公园遛狗,各色梅花烂漫绽放,惊觉许久不出门散步,外面早已春意盎然。一瞬间也会想我为何不能满足现状,就享受这般春光也好。

2.27国际北极熊日 从初中地理课开始就迷上了冰海霸王,一直以北极熊自居。北极熊面临濒危,除了日常的节能环保,我还能做些什么?发现北极熊国际协会PBI(Polar Bears International),有空多了解了解。 2.26点燃 一直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点燃。I inspire them and in return, they inspire me. 随着我本人开始努力拒绝温吞,越来越燃,似乎也能更好地激励和温暖我的学生们。今天是成为教师以来真真切切感受到被滋养的一天。走在校园里,不论是班里的学生还是我曾教过的学生看到我,都表现出最真诚的开心。不是叮嘱我走路小心,就是问候我吃饭了没,或者夸我好看哈哈哈。去食堂的路上,两个小姑娘飞快地跑向我,跟我说“好想你呀”。提到这个学期我不再给他们上课,小可爱说着说着开始抹眼泪。那一刻感觉自己的心都化了。 下午开会宣布人文院要拆分为二,听到学校和学院不断发展变迁的历史挺感慨,也在想,二十年只是弹指一挥间。我能在我的青壮年时期为社会做些什么贡献呢? 2.25春来 终于到了穿大衣的天气,温度很舒服,空中密布的小虫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它们聚在晚风中飞得很畅快,我也想加入。今年春天的到来,是虫告诉我的。 和工作室的小姑娘交流,我发现自己气场确实比较弱一点,也不太擅长交际,在不熟悉的环境里我一般会很正经拘谨。所以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一遇到气场更强的人往往就被压制住了。 另外有一个新体会,对待副业要像对待主业那样尽心和投入,否则多半是不了了之。 在后视镜看到滨河路尽头令人想要落泪的落日,一路上思考人生,只想感慨逝者如斯夫。晚上吃到滋味别致的玫瑰吐司,还有甜点烤肉,很幸福。 2.24终结的意义 人的一生,见不到宇宙的开端,也不见世界的结束,而人又想了解自己与世间事物的意义,于是就要建构开端和终结的故事,以使生命和诗有意义。所以时间被分割为大循环套小循环,不断地开始,再不断地结束。这可能是除了自然本身存在轮回之外,人们人为建构时间循环的原因之一吧。有空要读弗兰克凯慕德的《终结的意义》。 2.23穿衣 即使早起,上个班还是毛手毛脚慌慌张张,时间分配方面有问题。另外深觉我受应试教育和家庭的影响太大了,一直不太懂得自主做决定,但渐渐开始从束手束脚中解放出来,这个还不错,继续觉察和努力。 收拾衣柜,发现很多衣服好久没穿过,甚至有些一点印象都没有,怎么也想不起它到底打哪儿来的……就很神奇。试穿被冷落的那些衣服,如今倒能穿出些韵味来了,气质在不知不觉间变化了。 好怪,从我的保温杯内传来了浴室般淅淅沥沥的回响声,这是有小精灵在沐浴吗? 2.22鸟巢 上班的第二天,上课与开班会,状态都很好。在努力地用自己的热情感染身边的人,做自己真的很舒服很放松,惊喜地发现站在台前越发从容老练,学生们也听得开心。 中午在小可爱的宿舍玩,看到喜鹊在寒假期间于松枝上建立的庞大豪宅,应该是一对小夫妻给自己和孩子搭的爱之巢,他们不断向窝内填充羽毛。我很感动。也希望自己能像这只喜鹊一样,为我的学生们构建一个美好的家,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温暖。也想多带着他们做点什么。于是把主题订成“一起向未来”,共同写了三月心愿清单。从此每天清晨给他们分享一个句子,自己早起给大家做好榜样,要更努力地发光呀。黎明给我了一份零食礼包,感觉很窝心。 猛然想起曹鹊,于是翻了他的朋友圈,他带着学生去当冬奥志愿者啦。想到我求职时只想着忙不忙累不累是否繁琐,似乎从没想到好的平台能带来的资源。挺感慨。 每当自己安静地开车前行,望着路边不断逝去的风景和来往的马龙车水,就会觉得人生像一场巨大的幻觉,我只是在看一场电影时入戏太深而已。 妈妈说糖心不听话气得想枪毙它,没枪也要去买一把来,这个表达愤怒的措辞很能反应她当时那种咬牙切齿了。狗子无辜歪头听着我们的对话。 2.19开阔 其实日本的中国研究非常成熟,包括海外其他国家,但此前并未产生相关的联想,思维很局限,只看得眼前之景,以后要敞开胸怀,日语真的要学起来。 看到一些其他女孩儿的照片,在镜头下很是磊落自然,我就比较扭捏害羞,嘿朋友,大方点,目光笃定,走路带风。 读论文和书发现自己和四个月前状态就又不一样了。可能因为阅读了各种相关领域的书籍,思路也变得开阔,读论文时也更有自己的想法,更加能以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这是好事儿。我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融会贯通,联想能力比较丰富。 听赵老师提到文学书像,想到了宗白华先生认为书法在中国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风格的特征。中西绘画,一个更多地表现特有的书法的空间创造,一个表现建筑的空间意识。中国的书法本是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的节奏艺术。它具有形线之美,有情感与人格的表现,它不是摹绘实物,却又不完全抽象。 2.18天真 糖心在我各种注视下都能不受丝毫影响地恬睡,没有任何不自在。很有趣,联想到小婴儿,他们没有所谓的“耻感”。动物的生存状态不受人类社会因素左右,因此活得更加轻松和安宁。从这些纯洁的小生命中可以体会到真情得以自由流露的欢畅和坦然。 2.17满溢 读书真的可获心灵上的慰藉,真的有一种跨越时空限制畅快请教交流之感。不断地体验观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感知。而后,心里满了,就从口中溢出。 2.16信息 当今时代信息发达到庞杂的程度,可谓汪洋之海。如果是懂得如何航行的舵手,又有明确的航向,便可以更好地自如畅游,饱览更加精彩丰富的风景。然而更多时候人往往迷失其中而不自知,很多无用空虚的信息渗入船舱,渐渐地,航行就会愈发吃力,甚至沉入海底动弹不得,只看得其中那一片景象,便以为世界就是如此。 2.15观影 见事太明,遇事则暗。——鲁迅 偶遇一部好电影《生活多美好》。好的电影就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庸常背后的美与伟大。另外好震惊,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部电影用词简单,我居然可以几乎无压力地只看英文字幕了? 2.14傻子与儿童 听《美学散步》很有美的享受,闭上双眼,内心体会美之中蕴含的静穆与伟大,嘴角也是上扬的。我觉得自己应当很平静,可却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就又开始莫名其妙地琢磨起莫名其妙的人生。突然觉得,人生就像一个杯子,时间不断为它添注内容。 于是开始想,我的杯子里盛了些什么呢?清澈的水,甜美的玫瑰,明媚的糖,腌渍的梅实,苍白的星星,慵懒的月,还有些我无法接受又无法拒绝的鱼腥草,沥青渣,北极熊的胸毛?关于后者,如果不把杯子当做饮用工具,它们的存在会令人甚觉有趣,但想象喝掉它却做不来。话说为什么我下意识会觉得杯子就是用来喝水的呢?杯子不可以用来做些别的吗? 有时这些内容同时存在,但因密度不同,可能漂浮在上层,也可能沉潜于底部。内容也会被不断放空或蒸发,又随之注入新的。而杯子本身,朦朦胧胧地保存了关于它们的一切,消逝的那些幻化成萦绕杯壁的集大成之隐约滋味。 在想,如果有人在热闹的世界里,能陪我兴致勃勃地思考这个杯子里面到底能盛些什么,那我几乎要热泪盈眶了。可是像这样只一腔傻气是难以在社会立足的。 于是开始思考星星。为什么大家画的星星都是有棱有角的呢,四角的,五角的。这是对光的抽象化吗?星星为什么和月一样,能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呢?为什么月亮不叫月月,星却被称作星星?是因为星星有很多很多颗吗?到底是关于月亮的诗多,还是关于星星的诗多呢?古代西方关于星与月的绘画又是什么样的?突然好奇假如把一些查阅资料也无法解答的问题认认真真地抛给小朋友,他们会有什么答案呢? 诗人画家往往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会赞美儿童,比如里尔克、丰子恺。而一直只觉儿童哭闹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近来也突然能感知到那种童稚的美了。这大概意味着我真的要变成一个大人了,周围也大都是大人了,这时候,才会格外地想要和儿童交往,然后被那种无邪感动,从而提醒自己留住些天真。今后,我要试着和昂昂安安做朋友。 虽然傻,但我感激自己还能有各种奇思怪想。我还可以看到大象。
2.14顿悟 和格格姐聊天,有如沐春风之感。也意识到像自己以前自顾自地迷茫着,不如多请教请教其他人。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在成本可接受范围内要不怕麻烦地尽量多体验多尝试。还是那句话,Have fun,just do it.做一个充满能量的带劲儿人呐。 反思自己曾经老喜欢偷懒,投机取巧,能少费劲就少费劲。有些社会事务可以如此,而对于做学问这是大忌。别人再怎么说也都没有用,必须要自己吃亏后悔才能如梦初醒。再推想自己为什么要偷懒,还是因为当初没想清楚为什么要做,想做的事情太多,不知道该先做哪个,怎么着手,然后下意识地去选择最容易实现的那个。我以后偏要反着来,专啃硬骨头,反正为自己的追求而吃苦,心甘情愿。 虽说道路可能绕了点儿,但还是很感恩我有可以自由成长的环境,包容我的理想主义,让我慢慢摸索,慢慢醒悟。打磨躁气,辨明方向。我做了很多无用的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无限美妙。现在我所要做的不过是充满勇气地努力向前。 妈妈说:“有时很惭愧在你需要指点的时候没有能力提供帮助,所谓尽力而为罢了。希望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充实愉快地生活,一定会好运连连!”可我觉得我做的任何选择,尽管受到他人影响也仍是我自己的决定,而且是环境、个人性格、各种因缘巧合共同谱就。我更愿意相信这是生活给我的一个成长机会。任何道路都会既有失去,又有收获嘛。她已经给了我她能给的所有,思及此,眼睛一酸。我要更努力呀,也要更体贴温柔。 2.13连点成线 昨天和Sue通话之后又觉得内心明亮开阔了一些。也更深切地意识到一个年轻人会被她所在城市的气质深深地影响和浸润。所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得去争取与之匹配的环境,而不是把自己困在笼子里求得安稳轻松,风物长宜放眼量。但两年甚至一年前的我,无论如何就是想不明白这个道理。看似平坦宽阔的道路走着走着会发现是风景寥寥的“死”路一条。唉,真的不懂,以前的自己到底在沾沾自喜些什么。 着手搜索资料看到不同研究方向时,也反思自己曾经的眼光如此局限,只看得到或者只敢尝试很有限的东西,曾经那么多好资源都懵懵懂懂地未充分利用。当然再回想自己昔日丰富的生活,其实也做了不少事,但对当时的我是那么理所当然,于是也不懂感恩与珍惜,浅尝辄止。真是气得骂自己冥顽不灵。 好在倒是从未停止尝试和学习,而且越来越具有不怕麻烦的探究精神,思想和技能上也算是在慢慢进步。罢辽,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可能一切经历恰像是点点滴滴的水,需得不断累积汇聚才能把我这么块儿顽石给点透。 偶然发现一个宝藏app,Flowkey,学了和弦的知识。以前都是凭感觉去体会音律是否和谐,下一步该怎么演奏,也天然地能听得出大调给愉悦欢乐之感而小调则显得低沉,但不知如何形容也不知为什么。真正去认真接触乐理知识,才有顿悟之感,就像哑巴突然能张口说话那种激动!!! 了解了演奏流行歌曲的基础和弦C大调G大调a小调F大调,以及这几个基本和弦的排列组合。还有如何建构小调和弦。大调和弦是大三和弦,也就是从根音上方找一个大三度,小三和弦找的是小三度。大小和弦具有相同的五度音它的名字叫纯五度。其中每一个和弦有两个转位,第一转位和第二转位。 听Brouwer : Un dia de noviembre,有一种植物般的沉静力量。转念一想,一切艺术都是与自然相通又与内在心灵相通的律动,绘画、音乐、舞蹈、文学…… 2.12期待 回想与他人的交往,我以前很期盼一定程度上与在意的亲朋亲密无间,其实是不切实际的,只会让我在他人表现冷淡之时感到心里不舒服。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 院儿里一位和善的阿姨不在了,听着长辈们的唏嘘,还是反复在想,人活一世到底追求什么呢? 2.11出走 它们的影子把我围成一圈,舞动着,刺痛我,驱使我走出去,必须要出去,不论是否艰难,是否孤独,去实现遍历山水的想法没什么难的。心里难受,读完《艺术的慰藉》,又偶遇了里尔克的信,读时感觉心被攫住了,从心底发出共鸣的声音。青年人不懂得忍耐,才会对爱轻慢。

2.10追寻 猛地一下布置让收集学生的行程码,才突然意识到马上要开始工作了,寒假难得空隙,就这么快要过去了。今天和周老师聊了聊天,谈到自己的迷茫困惑,说着说着就想哭,声音就变得瓮声瓮气,听录音时简直不忍卒听。自己一紧张就会有很多“那个”“然后”“就是”这样的口头语,好烦啊。总归内心百转千回挣扎不已。 想了想,四五年的时间,不管怎么度过都是过,还不如想做什么就抓紧时间做呗。哪里那么多犹豫和纠结呢?就像我想去的极北之地,曾经说过要一起去的人已经去了,而我还在原地打转。天天怕这个,怕那个,怕麻烦,怕出现糟糕的事情。时间都在害怕的过程中消耗了。有什么好怕的呢?最坏又能怎样呢? 《艺术的慰藉》里说的很对:“我们可能被混乱淹没,深陷在无关紧要而且毫无用处的琐事当中,以致无法专注真正重要的事物。”一分心就更容易陷入内在混乱,集中精力才更能有所突破。 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做到把个人见闻与日常琐事中收获的一些微妙的心灵感受经由双手转化为作品呢?不论作品的媒介是什么,绘画、文字、手工等等,做出真正有精神内核的东西。 现在的我有很多迷茫困惑,或许以一个大目标为支撑,探寻自己内心的问题,思考人的精神家园到底是什么?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艺术多大程度上能对现实有所观照?自然如何治愈和影响人类?在纷扰喧哗的当下,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 取其上者得其中,所以不管怎么样,还是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这个追寻过程中,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其他都是次要的。我应当对能有这样的机会和条件去思考这些感到感恩。 2.8受锤 聊天后突然内心很失落,很怅惘。也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对方的一些无奈和痛苦。突然就感觉自己以前的一些较劲很可笑,原来,我是对着空气跟一个不存在的点在较劲。我和他纠结和在意的点,其实根本就不太一样,而当时对盘的时候,似乎一直都在鸡同鸭讲,谁都没有办法理解对方。或者是说,即便理解,但也无法说服自己吧。一边吃着杨桃,心里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一切好像都很熟悉,但一切又非常非常的遥远,遥远到好像恍如隔世。提到人都是会变的这个话题。他说他以前不太理解,但慢慢就接受了。又回想到下午跟师姐聊天,讲到她的境遇,她的一些艰难,感觉人真的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以后有空要好好再读一读王小波。前段时间很有干劲。还把自己的签名改成了she's quite burning,她挺燃的,当时是觉得我要对生活永远持有激情,热情,永远坚持自己内心所爱。可是再转念一想,自己能够有这样的条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大部分人为了活着这个简单的理由,其实就很艰难了。所以这可能也是我一边享受生活,一边不能心安理得的原因。很奇怪。 也不知道以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现在看周老师的那本书,回想到2013年,快十年过去了。这十年是我从一个学生一步步走向工作的过程。其实整个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过十年,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谁都很难预料。人生就像一团迷雾。 努力把握自己手中的资源走的更远吧,不是世俗意义上的那种成功掌握钱和权,而是能够更对得起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内心更感觉到踏实。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也会有很多无望的时刻和面对一些现实的无可奈何吧。 另外想到我自己做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深有负罪感,更多还是来源我自身也觉得这件事更加重要,更加紧迫一些。是我自己认为需要去跳脱这个环境,可是动力又不足,行动力也不强,所以外界push的声音就像我自己的分身在敲打我。他们也是看到我纠结的状态,想要推我一把。责怪爱我的人,其实他们也挺无辜的。所谓“禁忌”禁是外铄,忌是内发。我大概就是先禁而后忌。 2.7吃到了妈妈辛辛苦苦为我择的虾。 果然像leo说的那样当你去浏览各种导师了解他们在研究什么的时候你的方向也就更明确了。听别人的故事一定程度也可以映射自己。 1.10孤与寂 当我独处时,我因没有人的关注而感到孤独。当我社交时,我又感到琐屑和无聊。一边享受孤独,一边害怕永远孤独。冯至说:“人有时总不免有寂寞之感,同时也有人际交流的愿望。我认为没有寂寞之感就没有自我,没有人际交流就没有社会。”好在我多少学会了咀嚼自己的寂寞,而不是把它们变成四散的口水。 1.5搞笑 去做所谓酵素浴和按摩不禁让我想到了《裸猿》里面写到,给人治病的过程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心理作用是天然希望得到一种抚慰。所以实际上在这种理疗或者是医美的方式中,很大程度上是店家给人制造一种焦虑,然后在这个治疗过程中,运用语言的方式来画饼,做了啥啥就可以有一种神奇的效果,先列出一个非常糟糕的可怕的后果,然后通过仪器治疗辅助讲解过程制造慰藉。要是信其有也倒罢了,坏就坏在对方情真意切地介绍各种产品,我怎么都油盐不进……再也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