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苍苍乾坤茫茫,成败只在心间
我并不是冬奥会的粉丝,自认并很不关注这个国际盛事,但是仍然被在网络掀起了一场热论的谷爱凌和朱易吸引了注意力。
简单了解过后,才知道谷爱凌得来的金牌背后也有孤注一掷的故事。原来她在比赛前,从来没有成功挑战过高难度1620,而比赛当时她第一跳排第二名,第二跳排第三名,第三跳如果正常发挥是可以保铜争银的,但是谷爱凌选择了一条非常冒险的路,那就是挑战从来没有成功过的1620。这是一场赌博,不成功可能无缘三甲,成功就能冲击冠军。而那刻,如果用常识判断的话,成功的机率并不大。结局我们都知道,谷爱凌赌赢了,这里体现了她强大的魄力。在全世界瞩目的比赛盛事里能孤注一掷,这种拥有强大内心的选手并不多。可以想象,如果她尝试失败了,可能面对的是将是身边人的非议和另一场网暴。
正如,另一个版本的故事里的朱易。接连的失误,让她泪洒赛场,还要面对键盘侠们海量的质疑和落井下石。当然也有不少人站出来声援朱易,抨击键盘侠们。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去讨论这件事。
无论我们怎么劝解世人不要唯成功论,鼓励一个宽容的社会。实际上,世界并不会改变分毫。成王败寇,几乎是千年不变的定理。如果失败了,外界理解你,鼓励你,那是一种幸运,但是不要期待所有的声音都go easy go gentle with you,这样你会很难接受世界残酷又丑陋的一面。
事实上,这并不是体育健儿和大人物才会面对的事情。每个人,当你做人生的重大的抉择,当你带领一个重要的项目或改革,当你设定一个规则或政策…只要是任何不符合大众可见的预期,你都会发现,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暗涌着反对的势力。而夜深人静时,无论你如何思量,你都看不清前方,而你做的决定,都注定成败未卜、毁誉参半。
当然你可以选择一辈子随大流,这样可以减少较多被争议的风险,但是注定不能活出自我,也难成大事。因为所有的大成就和精彩的自我,几乎都来自少部分人,因为他们看到大部分人看不到的希望,承担了大部分人不敢承担的风险,坚持了大部分人坚持不了的孤苦。
所以如果你想做自己,想坚持自己的认为对的事和对的路,从踏上这条路的那一刻,你就要清楚,从此,坚强的内心将是你唯一的盔甲。要学会适应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要学会面对成功未到来之前的打击和无援,更要学会在杂七杂八的声音里,坚持自己的方向,直到用漂亮的事实去回击。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喧哗的声音才会消散。一瞬间舆论的风向,人流的方向都会改变。趋利避害,见风使舵,这就是人群的本性。我们可以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尽量让自己不成为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珍惜一路上爱惜尚是原石的自己的亲友,但是千万不要期待世人都充满善意。
该如何面对路人和吃瓜群众的恶意?我想起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就是杨幂,她曾说:“你凭什么要人家理解你的苦,你往大街上看下去他们不苦吗,谁不辛苦?”她还说过自己是世上最不缺黑料的女明星。为什么要为别人的话不开心,别人不认识她,也没亲眼看见过她的生活(大意)。作为一名明星,享受了知名度带来的巨大名利,享受了同样因为不了解真实的她而是迷恋她的人设而带来的利益,就相当于要默认承担被舆论曝光,同样因为不了解真实的她而产生的网暴。真是人间清醒。
进一步作为普通人,如何面对周围人的恶意?如何识别哪些是真实的不同声音,哪些是空口无凭的指责?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无所畏惧》里的观点——当我们面对指责和质疑时,先思考一下说这些话的人是否有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相关的事情,如果是,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如果不是,那么没必要听取你的意见。只要自己心里拎得清了,就不会被外界纷纷扰扰的声音干扰自己的步伐,才能专心做好自己的事,用结果说话。
回到冬奥会的朱易,她能做的事就是回家畅畅快快地哭一场,把心里的委屈和愤懑转化为努力和斗志,争取在下一个比赛大放异彩。然后,那时,媒体和舆论,又将铺天盖地报道另一个故事。
说到底,世人从来看不到真实的你,只有你自己清楚自己的样子。天地苍苍,乾坤茫茫,成败,只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