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是觉知的手段

一直拥有某样东西,你其实无法知道这个东西的价值。直到有一天你失去,然后才恍然大悟它是什么以及它的价值。
这就是那个最大的游戏 —— 人生的本质。
庆幸的是,我们其实根本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因为我们就是所有的东西+。这个「加」就是除了所有的东西以外我们还永远多一样东西,那就是觉知价值的能力。其实这个宾语也可以去掉:我们拥有觉知所有的能力,包括我们自己的本质。
但要觉知所有,必须通过先失去它们!
生活中有足够的例子让我们明白这个法则:比如失去健康才会醒悟健康的价值,失去某人才明白此人的价值之类的。这里我想直指那些最大的人生问题,因为这个游戏规则也同样适用于最终极的东西。
我们的寿命
人的寿命本质上是无限的,但这个无限是心智无法想像和理解的。试想你一直活着,你还能知道活着意味着什么吗?所以通过失去它,我们最终能明白它的反面是什么。死亡是为了明白不死到底是什么。如果无法想像不死,那是因为死亡对你而言还不是话题,和它交手的时机还未到来。
人生的痛苦
痛苦同样是为了它的反面的一种工具。它的真正目的必须通过转化的过程才能了解。转化会让我们看见我们内在的这个永不消失的能力:彻底觉知生命是非苦的事实。
人的肉体和心智
要认识我们不是这具肉体应该是人生最难的事情,它甚至难过舍弃对心智的认同。其实这两者密不可分:对肉体的认同导致了对心智的认同,反过来也是。这个完全的认同就是人生最大的迷糊。除了觉醒的人以外,普通人都不会意识到这个迷糊,更不用说萌生超越之意。这就是灵修上说的“无意识”:意识的沉睡。但要是没有这个沉睡,那我们就很难完全投入日常的生活中“游戏”,那一切的人生烦恼也就不会那么逼真,痛苦的感觉就不会那么难受,解脱之念便无从生起,那醒悟也不可能发生。这样一来生命的目的就无法完成。所以通过完全认同肉体和心智,从而丧失觉知,我们才能知道幻觉的存在,也才能最终认出幻相觉醒过来。但其实我们一直是觉知的,只是为了游戏而暂时迷醉于肉体和心智。
自我意识
上面的心智就是自我产生的温室。温室这个说法很贴切,因为它本身是人造的环境。自我只能在这个「人造」的心智活动中生存。一旦心智被止息,这个温室就倒了,自我也就无法生长。通过认同自我并尝遍它带来的苦头,我们最终会觉醒过来。
我们的缺陷
缺陷完全是无意识时产生的错觉,其实根本没有缺陷一说。我们作为人带来的各种特性,其实都是正好的。它们正是个体生命用来“游戏”的装备。通过多样的特性,那个大目的才能充分了解存在的每个面向,丰富觉知的广度和深度。事实是,个性是无限多样的,它们没有价值上的好坏。每个特性后面隐藏着一个无法替代的目的,其意义只有在接纳的过程中才会显现出来。
解脱和开悟
马哈希尊者有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他说“解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就是它。我们误以为自己受到束缚,所以唯一该做的就是除去这种观念”。
但要是我们没有这个误会,那我们的一切灵性追求都不会出现,我们根本就不会知道幻觉是怎样的东西。没有幻觉的出现,整个显化就不可能发生,身体,世界,作为就不会出现,游戏根本就不会被创造出来。这样一来,觉知的目的就无从完成。
显化的目的正是为了让觉知觉知自己,完成它自我认知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根本迷糊是造物主的精心安排,是造物的手段和乐趣。
真实是,觉知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它一直在,也永远不会消失。它在每一个显化之中,它就是每一个显化的最终本质。我就是那个觉知,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东西。
然而明白这点却必须通过失去这个觉知。这是所有显化世界的法则:通过对立了解本质。二元是显化的特性,但二元本身是一元的失去。一就是那觉知,一就是我们真正的本质。了解这个不可思议的事实却非得通过失去一元性不成!
每个危机后面都隐藏着拯救
一个月前,我读到托勒先生这样的一句话:“每个危机后面都隐藏着拯救”。在这跌宕起伏的一个月里,我渐渐明白它后面的真理。这句话可以换一种说法,意思是相同的:解脱隐藏在无明中,觉知在缺失中。它可以无限扩展至生活的每个领域:生隐藏在死中,爱隐藏在自我中,真实隐藏在幻相中,一切事物的真正价值隐藏在缺失它们之中。
但真相是,这种隐藏本是公开的,唯一使之不得见的原因是我们心智的限制。但即使是这种限制也是为了认知无限的工具。这宇宙的一切存在都不是偶然的,它们完美无缺,而且全都是为了最终的那个目的而存在!
其实我们根本就是解脱的,我们根本就是无始无终,无限永恒的觉知本身。我们失去这种感觉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失去来明白觉知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是什么。
当我明白这点的时候,我才真正开始信任这不可思议的生命的全部内容,包括我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