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热锅上的家庭》:从原生家庭的角度,探索婚姻幸福之道
播报文章
发布时间: 2020-05-19 20:12情感领域爱好者关注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公布,我国离婚率连续上涨,到2019年离婚已经突破了300万对。
看到这组数据,不禁想问:为什么有的人进入婚姻后,又想逃离婚姻?为什么有的人在婚姻中得到的是痛苦而不是幸福?婚姻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吗?

在一本40年长销不衰的原生家庭经典著作,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纳皮尔和卡尔所著的《热锅上的家庭》中,我找到了受用的答案。
婚姻获得转机在于,他们学会了对自我的接纳,然后发展成了对彼此的接纳。
下面我将结合本书以及实际情况,从“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以及“如何破除婚姻围城,实现自我救赎,走上幸福之路”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
01.原生家庭的认同感根深蒂固,无法活出自己。
夫妻双方从原生家庭学来的亲密关系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他们思维中形成一种认同感。
父母的婚姻是子女对婚姻认知和理解的雏形。我们对另一半的要求和想象,往往也是从父母的婚姻模式中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这种认知会固化我们的思维,形成认同感和安全感。因为人们往往会对未知的东西感到不安和焦虑,他们习惯性地选择熟悉的模式,从而获得对人生的掌控感。同时,也限制我们对婚姻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使他们恐惧,事实上蕴含他们内心最糟的害怕的部分的人为配偶,是因为一个人对认同感的需求非常强烈,因此这问题已经超越快乐或痛苦的范围。
弗洛伊德曾说:“如果没有能够消化好创伤,那些被压抑了下去的东西注定会变成当下的经历被重复出来”。
比如受虐待的儿童宁可待在虐待的父母身边,也不愿意去寄养家庭,等到他长大以后也可能虐待自己的对象或子女,尽管他极其憎恨这种方式,但是他很难摆脱固有的认知和认同感的束缚,因此,活出自己变得困难重重。
02 婚姻中最大问题是逃避自欺。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从甜蜜浪漫到柴米油盐,从二人世界到家庭生活,婚前和婚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心境。
岁月会冲淡爱情的新鲜感和刺激感,也会带走当初海誓山盟的纯粹和美好。留下的是挑剔、讽刺和互相伤害。于是,婚姻出现问题。
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问题不去正视和解决,类似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鸵鸟心态”。其表现为:夫妻冷战、假装和谐、避开对方、逃避亲密等。
鸵鸟心态在心理学中又称鸵鸟综合症,鸵鸟在遭遇危险时会把头埋在沙坑,蒙蔽视线,自以为安全,其实是一种逃避现实、视若无睹、推卸责任、自欺欺人的心理。
这种心态常常源于原生家庭父母对待婚姻的态度,一旦出现问题,父母总是倾向于避开矛盾或者隐忍,哪怕这个问题会对自己甚至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他们也要不惜代价地维持“和谐的假象”。因为在传统家庭的父母的观念里,婚姻破裂是一件耻辱的事。
这种对婚姻危机的漠视,还不如争吵,起码争吵还能互相表达想法和情绪。但如果连争吵都嫌费劲的话,就是真正的“了无生气”。
03 缺乏独立的自我意识,离婚成为预谋的结局。
书中说:“离婚是预谋的结局,如果有任何一个离婚的种子是事先埋下的,那很可能就是这个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之前,便一头栽进婚姻这件事。 ”
在《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全职太太,她信奉“家庭就是全部”,在嫁给相爱多年的陈俊生后,一直过着相夫教子的单纯生活,整天无所事事的她渐渐变得多疑和猜忌,最后陈俊生出轨,婚姻走到尽头。
正当罗子君痛苦万分、不知所措时,贺涵和唐晶帮助了她,当时贺涵对罗子君说:“没有人会成为你以为的今生今世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后的庇护所。即使再破败,再简陋,也好过寄人篱下。”
04 以“婚姻”之名,逃离孤独。
作者说:“太多人过早结婚,是因为他们在婚姻中寻找足以替代原生家庭安全的东西,以及借婚姻逃离孤独。”
我们置身于婚姻当中,就真的逃离孤独了吗?其实不然。当你找到意中人,满怀期待和他步入婚姻的殿堂,想着从此以后,我不再是一个人,我不用再忍受孤单和寂寞。婚后却发现男人需要赚钱养家,常常在外应酬、加班,而当女人想了解男人的困扰,并需要获得男人的关爱时,男人却以累或忙来应付,到头来女人的期待落空,孤独、痛苦随之而来。
如果认定自己只是找错了对象,看错了人。然后借离婚获得解脱,再去找另外一个人来填补自己的期望。这无疑会陷入无限的痛苦循环。
05 借父母之力解决婚姻问题。
作者说:两人之间的讨论尽量简单化,仅止于两人之间的交流,不要有其他人的介入。把事情留给他们自己,双方能从中获得进展。
同理,夫妻之间的问题,最好自己解决。不是说不能把婚姻问题告诉父母,而是两人之间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牵涉其他人,那样只会让问题更复杂或扩大化。因为夫妻双方的父母在帮助时,都太偏袒某一方,使夫妻承受的压力更大,反而问题得不到解决。
二、如何破除婚姻围城,实现自我救赎,走上幸福之路?
婚姻的围城,其实源自内心。对原生家庭婚姻模式的保守,对双方问题的麻木,对婚姻的固步自封。这一切都缘于我们将自己给围起来,不敢或者不愿接纳现实,从而陷入压抑、无助和痛苦之中。
“解铃还需系铃人”,唯有接纳自己,才可能实现“自渡”和“重生”,因为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过来人。
01 冲出婚姻的谷底,找回自我。
婚姻的束缚来源于原生家庭僵化压抑、情感保守的生活规则,以及婚姻里的多重身份。
一方面,夫妻双方继承原生家庭旧有的婚姻模式,使得他们焦虑,依赖自我牺牲,并且不断压抑自己的情感,为了保持感情上的安全感,他们付出的代价就是情绪死亡麻木,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婚姻的惯性。
另一方面,在婚姻中,我们承载着“妻子、妈妈”等多重身份的同时,不能丟了“自己”。因为在一段良好的关系中,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人格,而不是成为对方的依附品,活在对方的认同和期待中,唯唯诺诺、敏感脆弱、自卑黯淡。
演员刘敏涛在事业高峰期选择结婚生子,隐退江湖。但7年的婚姻,使她在丈夫、孩子、家庭之间团团转,她渐渐失去自己。和丈夫去日本旅行时,连想吃一根抹茶冰淇淋的自由都没有,终于她选择独立地做回自己。当她再一次吃抹茶冰淇淋时,她说那是自由的味道。
当你打破原生家庭的固化思维,接受自己除了妻子、妈妈的身份,还有你是你自己,就会多一份生活的勇气,多一份由内而外的底气。
02 不畏生长,时光不弃。
李爱玲说:要在薄情世界里活下去,光靠深情根本不行。要靠十八般武艺真本事,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这段话犀利而真实,不知戳中多少女人的内心。我认为女人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和生长。婚姻和家庭对我们来说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当我们一门心思地学习做一个孩子的好妈妈、丈夫的好妻子、父母的好孩子时,也要努力做好自己。
当年马伊琍生二胎时,丈夫文章出轨。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离婚,她却说: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但几年后,他们还是选择离婚。离婚后的马伊琍不再是待在家中照顾孩子的全职妈妈。她开始回归事业,并且还花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不断生长的力量,让她整个人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当我们活的充实而又通透,才更能看清婚姻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理性地处理。正是因为马伊琍的理智和冷静,在人生每个关键节点,她都把握的很好。一句“且行且珍惜”,不仅挽回丈夫的心,也给大众好好上了一课。几年后因为“不合适”而从此分道扬镳。
在她身上,我看到勇敢、独立、自信、洒脱。有爱时就深情,无爱之时便各自安好。无论是否拥有婚姻,女人永远不要放弃成长,更加不要害怕成长,相信时光不会遗忘努力生长的人。
03 好的婚姻需要共同经营,双方努力。
如果我们把期待的婚姻关系交给配偶,而不是凭借双方努力,来共同创造期待的婚姻关系,希望终究会落空。
如何为婚姻作出努力,更好地经营婚姻?
1.成熟地面对和处理婚姻问题。
假设不直面婚姻问题,夫妻双方埋藏和累积的情绪和压力得不到及时排解,就会有两种出口,一是把压力和情绪转嫁给孩子,孩子成为问题婚姻的“替罪羊”。二是夫妻转而寻求外界刺激,来弥补内心的情感缺失。
任何存在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婚姻也一样。因此,唯有直面问题和成熟地处理问题,才是“经营婚姻”应该有的样子。
2.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夫妻问题本就应该夫妻之间解决,如果把父母或者子女牵涉进来,只会让问题越演越烈,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比如婚姻初期,我和先生之间有什么事,我都会忍不住告诉父母。父母对先生的一些看法,我也会不假思索的转达。因此,爸妈和他之间形成了一些偏见和误会,同时也给我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这归根结底是我的不成熟以及缺乏对婚姻问题的处理能力,想借父母的力量来替我解决,结果适得其反。
后来我由“传话筒”转变为“有选择地表达”,有利于关系和谐的事情,我会积极的转达。不好的事情,或者是父母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我会保守。神奇的是,我和老公还有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3.接纳对方,共同练就幸福的能力。
约翰格雷说:“女人需要倾听,男人需要欣赏”。
好的关系是我愿意说,你愿意听;我累了,你愿意做我的肩膀;我无助了,你愿意做我的脊梁;无论我心伤或欢喜,曲折或顺畅,你都愿意做永远站在我身边的人。
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互相理解,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处境,看到对方付出的努力,少抱怨多鼓励。
第二,互相包容,接受对方的不完美。比起关注对方的缺点,放大对方的优点,会感觉更幸福。
第三,互相欣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爱里具有很多潜力,我们需要带着欣赏的眼光,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到并赞赏对方的闪光点。
第四,互相扶持。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个依靠或一个拥抱往往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勇气与信心。
结语:
武志红说:“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就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我认为:是不是对的人,不是确认过眼神就会明了,而是双方用爱去包容和磨合,才渐渐发现对方,是否是对的那个人。
作者在《热锅上的家庭》中也说:“无论面临多少问题,婚姻一定都是以真正的关爱为基础。一旦人与人更懂得彼此善待,生命的潜能就会被不断激发,家庭也会成为人类生长中,最富创造力的场所。”
当我们勇敢地冲破婚姻的束缚,学会接纳自己,进而接纳彼此,并愿意共同努力,练就幸福的能力,终究会走上幸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