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问题Day19
1 对缩写梗的看法
2 过年这几天有看电影吗 评价一下
3 描述一下infp
4 收到过的印象深刻的生日礼物
5 你期盼毕业吗
1.对缩写梗的看法
我经常用缩写梗,所以大概不是一个批判的态度hhh(
那么,知忽优秀答主史菜姆又来啦!
缩写与传统汉语有着不同的形式,让我想起日语的片假名。片假名虽然经常被诟病不伦不类,但确实制造了不少新词(比如,メンヘラ、キモヲタ)。而用片假名的方式写传统的和语或者汉字,也会有强调或者戏谑的色彩感。
缩写之所以会那么流行,也是因为它像日语的片假名一样,有着给标准语“调色”的作用吧。比如说,“永远的神“和“yyds”,前者可能是耶稣也可以是孙笑川,但后者就不怎么可能指代耶稣了。答主觉得,缩写和片假名带来的色调,其实是可以让语言更有多样性的。(可能很多人诟病的点在于,当人们用缩写过于顺手时,会忘记自己也可以给语言“调色”吧。不过,缩写的流行和语言能力的退化两者之间,大概只有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
另外,无论是与标准语的偏离、对外人的排他性,还是对使用者的归属感,缩写的性质和现象都和自然的方言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一些特定的缩写系统,比如饭圈套(xfxr、yjjc)和嗑cp套(kdl、hthzkjh),都和特定的亚文化群体紧密联系,或许都可以被视作不同的互联网方言。
和方言不同的是,缩写使用者的语言身份是半被动获得的。之所以是“半被动”,因为和自然的语言不同,人们更容易选择加入(opt in)或者退出(opt out)网络语言;因此,和自然的语言或方言的使用者相比,“互联网缩写的使用者”(缩写er、abbrevitionese?)是一个更有定义效果的身份。
2. 过年这几天有看电影吗 评价一下
有看蛮多(对我来说hhh)严肃的不严肃的都有,我就选我最喜欢的说啦。
Before trilogy的后面两部。
我怀疑,(或许只是一个不怎么有感情经历的人的揣测),无论是恋爱的快乐还是失恋的痛苦,大概都有相当一部分和“交流”密切相关。恋爱的时候,好多欣慰来自于交换秘密、分享伤疤;分手之后,有太多思绪突然没有了出口,所以怅然若失。
电影里的男主和女主,可以从天南聊到地北,可以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可以get到对方的幽默,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关系更理想的呢。MBTI测试里面有一道题是,“你更看重伴侣的 A.情绪价值 B.精神契合度”,但是感觉两个选项其实并非矛盾,而是密切相关。思维的碰撞,是可以直达一个人的内心的。如果两个人在价值观上都有一番争吵,在聊到内心最脆弱的部分的时候,又如何能保证只言片语不会伤害到对方呢。
(alright好像有点没在聊电影了
3.描述一下INFP
哲学家(划掉)死宅?✔️
讲真,请一个INFP本P回答问题,简直客观不可能www
个人的感觉就是比较温吞…「適当」
在社交中应该是显得非常没有攻击性的类型。所以会显得比较好相处。
但偶尔也会有一两句伤人的话,并且很难证明是无心的,属于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那种。
INFP是有自知之明的。那些自大、怯懦、虚荣、势利、自卑、自私,或许都在INFP的潜意识里存在着。
这样的反差,会让人觉得很讨厌吧。
但是,INFP是可以被很喜欢的。
或许是因为有的INFP很厉害很优秀,却(至少表面上)很好被接近?
或许是因为有的INFP非常有趣?即使被INFP伤到,但是一被ta的灵性打动就会瞬间不讨厌ta?
…
nah,大概是因为,在INFP身上,你可以看到人——
纠结的 脆弱的 小心翼翼的 可怜的
可以让人迷路的巨大的内心世界。
4 收到过的印象深刻的生日礼物
小机场手抄歌词本+信from Tiro
对于一个对友情很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被那么认真地对待真的很感人
5 你期盼毕业吗
期盼吧 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