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 | 外面的世界
小时候,向往外面的世界,出去玩就是旅途。长大后,回家变成了旅途。
最近在追一部叫做《开端》的电视剧,虽然结局和预想的不太一样,本以为的双循环剧情没有出现,但剧中的亲情戏还是让人心生涟漪。
不管是在外打工的老焦,不远千里只为见儿子一面的马国强,还是为了调查王萌萌死亡真相举家搬迁的她的爸爸妈妈,对于这些人来说,哪里是家,哪里又是旅途。
有思念的地方才是家,其他的地方,都是旅途。
最近,网络上很多人重新在阐述生命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观点,陈丹青老师也说过这样的话。
我不置可否,但只想说,让他们去说吧。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都不过是那辆45路公交车上的普通乘客,没有上帝视角,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既然这样,你最在意的,就是最大的意义。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又没办法回家过年了,上一次因为同一个理由连续两次不回家,还是上初中住校的时候,那个时候好不容易摆脱家的束缚,感觉在外面喝别人一口水都是香的。
今年也有很多人在返乡的途中,因为各地政策的原因,受到了一些羁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一位妈妈带着上高中的女儿回家没有被放行,在外面冻了一夜。
被拒之门外的思念,在回家这件极具仪式感的事情上,稍微显得有些凄凉。人民日报也说了,每一种返乡的热情都须体恤,每一位漂泊的游子都值得被善待。
只能说,这让人心酸和无奈。就像情侣吵架,你想和ta讲道理,ta其实什么都听不进去,双方的角度不同,站在各自的角度,都会觉得自己委屈。
昨天想从网上给儿子买一把玩具枪,问遍了所有电商,答复是,因为北京冬奥会的原因,所有跟枪这个字眼有关的东西北京周边地区都不发货。
我想,这个跟当下的疫情防控政策如出一辙吧,但我突然有些理解了,这些许的不便,也是作为中国公民为冬奥会做的贡献吧,而针对防疫过度的问题,我也愿意给予最大限度的理解。
同时,再一次心疼每一个在返乡过程中遭遇羁绊的人,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不是每件事都有正确答案。
在曾经的一期《笑声传奇》里,蔡明老师生平第一次用独角戏的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现了一个有关母爱的故事。
故事里,蔡明饰演的母亲为了替坐轮椅的残疾儿子还债养家,去城市当月嫂打工挣钱,照看别人的孩子却无法照看自己的孙子,本想干完这最后一天就回家,却得到孙子生病的消息,花销无从开支,只能继续选择留在他乡,继续挣钱给孙子看病。
蔡明在小品中说,有一个小孩,那是奶奶的孙子,都一岁了奶奶还没见过他,不能回啊,还得给儿子挣钱。
她说,人这一辈子,不是你想做啥就能做啥,什么是妈,妈是孩子的大树,为孩子遮风挡雨,什么委屈都能受。
她为了维系家庭的生计,选择舍近求远的活着,因为这样虽然她和家人的距离远了,可是他儿子孙子的幸福生活近了。
而我们,不也是像小品中的那位老人一样,在舍近求远的活着么。
在中国,仅仅农民工群体就有接近3亿人,这3亿人中又有近三分之二的人选择外出务工。很多人背井离乡半年甚至一年两年都不回家一次。这背后又衍生出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妇女问题,空巢老人的问题。
这些问题最后都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犯罪问题,伦理问题,生存问题。
就像小品中的月嫂一样,那些外出务工的人,远离家乡,选择分离,不过是为了给留在家中的人更好的生活保障。
在他们的世界观中,最好的生活保障不再是陪伴,而是生存。
在北上广,抛开居民居住证的问题,至少有六成以上的常住人口都是外地人。这些人为了生计,为了梦想,或者,为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远离自己的家乡,在这里打拼挣钱。
很大一部分人想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不甘心平庸的过一辈子,他们也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们并不是不孝顺,他们如此舍近求远的活着,是因为他们虽然离家乡远了,可是似乎,离梦想近了。
而我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夫妻两个不在一个城市工作,平时跟自己同事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跟另一半在一起的时间,在另一个地方的时间,远远多于在家的时间。
而相对于这种对异地的主动选择,中国的大学生群体也绝大部分都处在一种“生活在别处”的生活状态之中,他们从高考的洪流中爬起来之后,顺势奔向了另外的一方土地。
他们在那里求学,恋爱,很多人留在了那个地方,工作,成家,远方的城市变成了家,而家变成了远方。
可是,我们为什么都选择了这种舍近求远的生活方式,我们渴望团聚,怀念亲情,为何还要离开自己最留恋的地方,去那个陌生的地方。
因为留下,我们的距离近了,未来可能变远了,离开,我们的距离远了,未来可能近了。
即便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我们都在舍近求远的活着,这里面有为了生计的无奈,有追寻梦想的痛苦取舍,有无法选择的被选择。
但不管怎样,此刻,我们无法回到那个被称作“家”的地方。
我们离家远了,离想要的东西近了,可我们一定不要忘了,家里的人,其实也正在舍近求远的活着,因为他们虽然离家近了,可是离你远了。
有很多人,舍近求远的为了别人活着,而有些人,舍近求远的为了自己活着。
我们身边或许都有这样的人,明明可以踏踏实实做人,却选择了寻求捷径。他们离丑恶越来越近,离自己越来越远。
我们都在舍近求远的活着,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不管是离什么近了,离什么远了,都不要忘掉我们最开始做选择的理由。
因为,那是我们回家的通行证。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