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人的房间想论文
拥有一个人房间的愿望在农历新年前已经初步实现。十分不易。
这一年来有过挫折、痛苦,不足为外人道。好在不能将我打败的必将使我强大。
农历年前和叶师的谈话让我对论文中的几个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先从一个问题谈起,就是关于为什么不能直接套用“世界文学”理论的原因。叶师说,我们相信,所有海外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初衷都不是一种“传播”,而是一种还原。大家都在标榜自己书写的历史更真实更准确地回到了文学现场。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史家采用了何种方式还原历史,而这些方式是否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未曾达到,那么是因为何处的欠缺或者受到什么样主客观因素的局限。因此,论文的定位应该是对一个历史状态的呈现,或者说,应该将“呈现”作为论文写作的主流而缀以评论作为佐证和补充。老师说,在论文写到第三章的时候,随着史料占有的丰富,许多过去未曾思考清楚的问题都在一一暴露,这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有助于更清晰地把握写作的方向和基调。先完成,进而再对前面不满意的部分展开统合性质的调整。叶师说,她的论文也是到了最后才想明白自己要写的到底是什么。那么这个思考过程就不是弯路,而是一条必经之路。必须走过荆棘,才能有所突破。
做人作文都面临选择。有些事,拖延着吧,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