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背后的“反思”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情况的汇报,并审议通过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认定,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郑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区县(市)、部门和单位风险意识不强,对这场特大灾害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当,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特别是发生了地铁、隧道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郑州市及有关区县(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此负有领导责任,其他有关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单位有关负责人负有领导责任或直接责任。
河南郑州事件引发教训十分深刻,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深入反思,同时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纠,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的高度重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反思此事件:一是此事件暴露出各级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在落实上级政府时,主要领导对风险等级预判不足、警觉性不够、责任心不强,缺乏有效针对性。二是灾害发生时各职能部门快速反映能力较差,信息不畅,没有形成系统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三是各级组织缺少完整链条,形成有效组织动员,未及时掌握重大险情,失去了领导应对这场全域性灾害的主动权。
呼吁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要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对党和人民负责、对社会和历史负责的态度,一要大力提高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提高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二要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应急反应体系,成立党政领导为组长的应急反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压紧压实日常防范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领导责任,完善指挥部的响应预案和运行制度,建立健全统一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机构,突发事件发生时主要领导做镇指挥,保持信息通畅,快速做出正确决策。三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极端天气应对、自然灾害防治融入党委政府重大建设规划,加强对水电地下管网设施改造,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四要强化宣传,增强群众的自救能力,充分运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组织开展培训,拓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演练活动,建设各级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培训基地,增强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