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5A级风景区焕然一新:水清气净,鱼翔浅底

水鸟在水杉林里漫步 游人在原木栈道上休憩武汉的东湖风景区又有新变化啦1月20日,长江日报探城记者获悉武汉市华侨城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工程被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评为2021年重点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示范工程

2021年重点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示范工程——武汉市华侨城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工程。


与此同时东湖九女墩景区为期四个月的综合提升工程业已走到尾声这个周末,长江日报探城记者带你去华侨城湿地公园和东湖九女墩景区逛一逛整个就是一个被美到的大动作 “博物馆”! 水清气净,鱼翔浅底 清晨的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还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雾一进入公园内清脆的鸟叫声不断传入耳朵里不少黑水鸡和小䴙䴘在湖面缓缓游过不时将头埋进水里觅食
然而,这片区域曾是东湖村的渔场村民长期用猪粪养鱼形成黑臭水体2019年11月,华侨城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开工如今,这里焕然一新 变成了“开放式生态博物馆” 武汉华侨城湿地公园鸟瞰。 “每年有近40种鸟类在这里生存和越冬。”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你现在看见的黑水鸡和小䴙䴘都是保护动物它们以前嫌这儿脏可不在这里安家。”

武汉华侨城湿地公园的黄昏。 清淤的水生态修复工程的第一步“公园内的水体需要进行清淤但园内树木密集大型设备无法进入我们只能像蚂蚁搬家一样靠人工一车一车的运。”10000立方米的淤泥50人的施工队运了整整20天

彩虹桥是武汉华侨城湿地公园的网红打卡点。
清淤过后,就是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工作人员先投放了食藻虫消化水中的藻类、有机颗粒和悬浮物水体透明度增加,光照可进入水底促进了沉水植物的生长沉水植物又能吸收水中过多的氮和磷实现水体生态自净

武汉市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水体清澈见底。

水生植物生长稳定后再逐步向水体中引入螺、贝、鱼、虾等水生动物吃掉多余的食藻虫和水生植物通过食物链把富营养物质从水体中转移出长久维持优良水质多余的鱼虾又会自然吸引鸟类捕食“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动物—鸟类”形成了稳定和谐的共生系统如今的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水清、气净、鱼游”冬春季水质可达Ⅱ类 ““夜游园”! 沿湖栈道,林间小憩 最近一段时间东湖风景区的九女墩景区有了新变化

新增的北部入口广场。


从靠近东湖通道一侧的入口进入向九女墩景区核心内行走铺设整齐的林间木质栈道在高大的树木之下蜿蜒曲折地面种植地被花草行走其中视觉开阔幽静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附近居民介绍以前这一片树木有点无序生长人行走在林间,和外界仿佛被“隔绝”经过修整,树木高度错落有致还能远眺湖边早上来这边锻炼或者散步比以前更舒服东湖听涛景区管理处介绍改造之后,明显发现来林间散步的游客变多了 九女墩景区风景优美,原来略显无序的树木经过规划之后,变得更有层次感和通透感。
改造的一大亮点是延续东湖绿道景观体系的沿湖栈道栈道全部采用原木色的设计隔一段设计一处“休憩平台”全包的木条凳可以满足多人休息旁边的木栈道平台还可以铺个垫子进行野餐寓多功能为一体

市民行走在木栈道上。
独具匠心的夜间亮化设计也值得一提湖边栈道的台阶之间都安装了LED灯带今后全面亮化后晚间行走其中,不担心踩空暖白色的灯光也将营造出更温馨的氛围靠近入口的树林间高大树木之中掩映着一个个的灯罩同样是暖白色的灯光悬在半空中,夜间更有梦幻感为九女墩景区打造全新的“夜游”体验

新增的木栈道台阶之间都安装了LED灯带。
此外,在靠近湖边的栈道景点设计之中融入海绵城市和自然生态的理念如采用鹅卵石、大石块等营造“雨水花园”缓冲夏季的暴雨这种“生态缓坡”也增强了水陆交融林间栈道架空铺设让昆虫、蚯蚓等各类小型生物自由地爬行还利于导流雨水令景区内的生态系统更“宜居”

图为九女墩景区用一段段木头做成的围墙。

综合提升工程将使九女墩不再是少人问津的小山林而是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彩冬有绿的全新景点 “博物馆”“夜游园”的焕新为东湖风景区“锦上添花”这个周末想先去哪里体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