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饿不饿,我煮面给你吃好不好? | 香蕉很大


前两天,我写碳水带给人的快乐里提到油条一棍贯南北,其实还有一样吃食一线穿南北,那就是面条。
“你肚唔肚饿啊,我煮个面畀你食”,TVB剧里不论什么人物,在什么场景,发生什么矛盾,基本都可以用一碗面解决。只是港剧里吃来吃去就是那么一碗公仔面,真要说认真吃面,还得往北看,比如北京。
别一听北京就只知道个炸酱面,帝都的深度岂是那么容易被看透的,那可是藏龙卧虎,面面俱到哦,面要一年四季换着花样吃。
0
打卤面

初一饺子初二面,饺子作为面食中的塔尖尖儿,以前只有过年过节才吃。当然了现在吃顿饺子不算啥大事,所以老人总说现在是天天过年。
跟饺子不一样,面条其实才是老北京人日常的主心骨,毕竟过去可不是天天过年,所以没人家里天天吃饺子,但面条却可以。
之前和@李希望说吃面,我说还没到那个情分。真不是我小气,也不是嫌麻烦,打卤面,那可是面食里的最高规格,国之重器不可轻用,非要到了人生的重大节点才吃呢。

打卤面打卤面,重点在这个卤上。卤有很多,比如西红柿鸡蛋卤、茄子肉丁卤等等,但如果不特别说明,一般是指口蘑、木耳、黄花菜、香菇、鸡蛋、肉丝,加上肉汤勾芡,撒上白胡椒面的卤。
当然,这是一个基本版,您要是讲究,还可以往里加,比如加香油,或者好吃香菜的加香菜,我还见过加辣椒油和花椒油的。
1
烧羊肉面

北京春天的倒钩寒是真冷。身子冷就得吃点热乎的补补。吃啥?吃羊肉啊,因为羊肉食性温热。
北京吃羊肉的地方那可就多了去,什么东来顺、西来顺、南来顺、西德顺都可以吃,不过那些大多是涮的,要吃烤的,还得去隆福寺的白魁老字号饭庄。

白家老号的烧羊肉做法有点意思,一般选羊肋或者腰窝,先煮去腥再煨着入味,最后一炸外酥里嫩,特别好吃。
用这个煨羊肉的汤煮面条,再加上两块烧羊肉,吃了一碗您还想来第二碗。你要觉得光吃面不过瘾,白魁家的清真小吃可以搭配着来一点,出门儿准是一个肚儿圆。p.s.我最想吃的是蛤蟆吐蜜。不知道是啥的请自行百度。

2
炸酱面

打卤面的重点在卤,炸酱面的重点是不是就在炸酱呢?是也不是。
炸酱肯定重要,酱,必须是上好的干黄酱,肉,一定是五花三层切丁儿,至于葱油水嘛,我个人觉得用葱油味道更香(就是不加水了)。
那为什么说重点不全在炸酱呢?因为炸酱面吃的是面码!简单的,您来跟黄瓜搓丝就行(要那种顶花带刺的黄瓜吃才香)。讲究的,那面码可就多了去了,黄瓜丝、胡萝卜丝、黄豆、毛豆、香椿、萝卜缨、豆芽、白菜丝、醋蒜(蒜末泡着米醋),这也就是豪华版。我吃过一次顶配,13样!
p.s. 至于炸酱面面要不要过凉水,其实可过可不过,不过凉水的那种叫“锅挑儿”,就是跟锅里捞起来直接吃。

3
扁豆焖面

这个做起来特简单,经常一做一大锅,一吃好几顿。豆角、五花肉、面条,剩下就是生抽、老抽、糖,齐了。重点就是面食焖熟的,底下稍微带点焦。
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家做面,我就铺一层,我听说过一种做法,铺三层,底层先是炒至五成熟的豆角,然后铺上一层面,再铺一层五成熟的豆角,再铺一层面,然后把剩下的豆角和汤淋上,焖熟了出锅。我自己没这么做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试,据说很有滋味。
4
芝麻酱凉面

头伏饺子二伏面,二伏面那必须是芝麻酱凉面。
有人说芝麻酱凉面和炸酱面差不多,就是芝麻酱替换了炸酱。哼,棒槌,能一样吗?麻酱凉面,锅挑儿肯定不行啊,必须过凉了,再有麻酱凉面除了吃麻酱,关键吃的是腌萝卜丝儿和那勺蒜水儿。
p.s.麻酱是要澥的,不管水澥油澥,反正要澥,还可以1:1加入花生酱来提味。
芝麻酱凉面的升级版是酱油汆儿面。
而凉面宇宙的尽头是冷面。

吃冷面请认准西四延吉餐厅,面是加粗的面,这样吃才爽,果汁葱姜蒜熬制的酱油牛肉汤,夏天喝那叫一个酸爽。
5
炝锅面

不愿意吃凉的,想吃热的咱也有,炝锅面。做起来也简单,先炒鸡蛋,鸡蛋炒好后加水加切好的白菜丝熬汤,然后另起一锅,葱、香菇丁儿、酱油炝锅,再加入西红柿丁儿和白菜丝,等西红柿丁儿软了白菜丝蔫了,就两锅合一锅,汤进来,最后加面,面熟了出锅。

如果您觉得吃素的不过瘾,吃肉咱也有,羊肉汆面。
羊肉汆面,现在常见的是这种大葱炒羊肉片的汆儿。

羊肉面要是加了酸菜,那就是羊肉酸菜热汤面,这可是很多老北京心心念念的一口儿。

基本上今天总结的算是能涵盖北京主要的面条种类了,要是还有其他的,欢迎补充。
我是小谭,一个做梦想红的编辑,我的理想是世界和平。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星期一到星期五不见不散

* 图片来自网络,编辑: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