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实习故事
十月到今年一月,在基金会的实习拖拖拉拉,终于结束了。中间还有一个月的隔离期,以及走之前最后一周也隔离着。
第一个思考是,一定要自己确定好实习内容,了解好单位/公司。这一次作为中转的实习,没有抱太大期待,只希望不要比上一次更差,对于会学到的东西更是没有把握,顺利结束就好。这一次属实是自己撞了上来的,前期做毫无效用的新媒体,后期做办公室打杂,专业技能上的经验并没有多少,但在机关里的体验增加了。
不过确实不能再接非常dang务的工作内容了,尤其是想让我去作为输出者时。这里通过尝试让我明白了自己的偏好。
第二个教训是我的“工作”态度很差。向内的差。我屡次告诉自己,要空瓶心态,但是最后都无奈。初期,感到其新媒体内容拉胯,我因而非常嚣张(在作图时给领导提意见),对于反复修改和做出来的东西没有推出感到烦躁。到最后领导说“不要着急”。这个阶段我几乎是驴头不对马嘴地在自我愤怒,根本无益于基金会的新媒体现实面对着的情况。对于传统基金会来说,似乎还是一个非常暧昧的领域。我走前,这边还在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众筹,属实刷新了我的理解。
到后面就老老实实,给到什么活做什么,至少先做一个版本出来,先交差比较重要。
能够control我的只有小老板,凭借暖男的气质,全靠他的做人。和领导打完球出了汗,会让我早点下班,不要冻感冒。刚来就非常直白完整地告诉我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从来不遮遮掩掩,问我,你来这想学什么?以及走之前问我想学的都学到了吗?还几次告诉我,“年轻时候吃几次亏挺好。”“要帮领导分忧。”“不要参与办公室八卦,你听着就行。”
这位小伙伴在这的时候,办公室氛围真的很好,整个走廊只有我们办公室会有小爱同学放歌。还有和其他部门的同事们打好关系,也许就靠平时吃饭的时候聊两句,周末约几顿狼人杀和剧本杀了。(这位是组织委员!)
他和黄黄还共同教会了我关于拒绝,黄黄让我不要给别人留话口,他则说follow ur heart但是要委婉。
人特别好,总是带我一起去食堂吃饭,和我一起在办公室打哈利波特,一边双排一边狠狠地“西内!”“厉火好了吗?!”
走前送了我一个大素描本,我很惊讶,他说:“因为你身上有艺术家的气质,哼哼!”我听完大受震撼,写了送别信匆匆塞进他衣兜里。后来他看到了,表示:有点感动。
中间比较有意思的,一是中午好几次和两位同事打乒乓球,纯技术交流,非常开心。二是会长nim竟然和我的某老师是曾经的上下级关系,还有这样的缘分。
和会长nim的相识比较奇怪。某一天中午听到乒乒乓乓声,勾起我久没打球的心,打了一会会长nim来了,和我们一起打球。我战战兢兢调动说话的脑子,称职地陪打。十多局下来,我腰酸背痛,会长端起茶杯喝了两口,加我微信,非常谦逊客气。
和两位同事的乒乓球时光也很快乐,一来感觉把球技又拾起来了,二是打球时能感受到创造力,乃至于“心流”,很满意。三是被迫运动。复健了几次后也不会腰痛了。
但也没有阻止我又胖了。
打球的时候,有一个同事nim比较好笑,我会喊他:我们的王!
他会说,哎呀,我本来想叫你我们的女王的,但是怕占你便宜。
我:?
一起打球的两位哥姐:?
整体上,除去募资相关的工作(这个实在是很看人脉、资源和其他能力),办公室内的工作我大致了解了一些。以往不太理解办公室的工作,现在得出的第一印象只剩“不要得罪办公室的朋友”,甚至于如何和办公室打交道,以及人家不在的时候不要往人家桌上放文件!工作内部微妙的人际关系,这一次因为在线下呆多了才终于有所体会。
还有一个没有太摸清的问题,为什么领导让你做的事情总是这样模糊,甚至是你自己说出:“您看,我XXXXX,这样可以吗?”领导才会说,“对,是的。”
领导还会说,“小姑娘挺文静的,之后去哪里哪里(机关)工作挺好的。”
我文静地点点头,迅速收拾东西离开了,回家还要做菜来着!
在这里践行最多的,还是早点下班,回家学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