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我二十三岁那年,我经历了一些挫折,看见了一些社会上的不美好。之后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总会听见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逼问我,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读书人爱思考这种问题)我回首过去的二十三年,似乎我总是活在别人的定义中,活在不正确的社会评价中,遵循着不正确的价值观。我和大家都一样,梦想都是读完书进入社会,有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在挣满足够的钱之后,开始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但唯一不确定的是多高的工资才算高薪,工资水平达到社会的前1%算高薪吗;挣够多少钱才算富有,足够在想定居的城市买一套房,并且吃穿不愁,收入大于支出就算财富自由吗;我最终的目的就是享受生活上的自由自在,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那如果我这辈子都得不到我想要的工作,挣不到我想要的钱,找不到我心爱的人,那我的一生就是没有意义的吗?
如果我真正的确定了自己想要的是精神上的生活,那我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去追求呢,去做我热爱的事情,去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我想根本原因是我没有给人生的意义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每当我遭遇挫折,我都在用毒鸡汤、虚假的成功学、自律等等方式来麻痹自己,但每次失败,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会遭到心灵的逼问我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之前一直追寻的优秀、自律等等品质本质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就是生物学所说的物竞天择,社会,媒体告诉我的你要变得比别人优秀你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一切?从什么时候开始比别人优秀成了我定义自己存在价值的唯一指标?我想是从我踏入校园开始吧?从我第一次听说你看谁谁家的孩子多听话开始吧?从我一次次被成绩比我好,家庭比我富有,各方面都比我优秀的同学、朋友鄙视开始吧?
我不经开始质问自己,如果我内心的声音是要变得比别人优秀,我的价值是如此的单一,那比我弱的人似乎在我眼里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我该如何用我的价值观去定义那些在疫情中挺身而出的人,该如何定义那些在社会的最底层的环保、服务人员,该如何定义社会上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他们只是比我勇敢吗?比我多一份责任感吗?
我想肯定不是!或许他们才是那些真正找到了人生意义的人。
人的偏见为什么和如此之深?人和人之间为什么无法完全相互理解?似乎之前我对所有事情的定义都是不正确的、单一的、片面的。我开始思考生活中的所有问题,本质到底是什么,我开始抛开周围、媒体、社会的评价。我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开始回顾历史、阅读经典、和历史上一个个伟大的心灵对话,看看他们是如何追寻自己的人生意义。
我感觉我窥探到了一些,人类的历史和那一个个像爱因斯坦的伟大心灵都在告诉我,真理,到底是什么。
个人目前的价值观取向:
个人认知:
1、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人和人之间很难相互理解,所以单单个人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假设最后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的时候,财富、权利、声望都是不存在的。)
2、个人没有价值,个人只有在群里中才有价值;只有通过帮助他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3、人与人之间是会有共同目标、信仰的。相同目标信仰的人在一起才能相互进步,相互理解。
4、世界上的一切物质的本质都是信息、资源、在时间的长河中都是没有意义的存在,或者有冥冥中的规律在指引。因此个人所能做的就是:万物皆为我所用,万物不为我所有。
社会认知觉醒的三个层次:
1、固定思维觉醒成成长思维:不在抱怨命运,相信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可以通过方法去改变的
2、利己思维觉醒成利他思维:一切物质回报的果,皆来自对他人创作价值的因
3、第三次是从黑白认知觉醒成系统认知:不再以简单的是非对错去解释发生的一切,接受这个世界是复杂且不确定的,但又能够理解一切的复杂,源自固有的简单
做事的原则:
1、对他人有帮助,能够为更多的人创造价值
2、事情不能对他人有害,不违背底线的情况下,灵活变通的去完成事情
3、多听反对的意见,思考事物的多面性。
做人的原则:
1、真诚
2、智慧
3、灵活
4、勇敢
5、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