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合之众》,作者:法.勒庞,译冯克利
摘录二:
群体的轻信、极端与情绪反应等弱点,显然既为领袖的品质划定了上限,也给他动员自己的信众提供了许多可乘之机。首先,领袖本身可以智力高强,但是鉴于群体的素质底下,他为了获得信众的支持,也不能有太多的怀疑精神,这对他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如果他想说明事情有多么复杂,同意做出解释和促进理解,他的智力就会使他变得宽宏大量,这会大大削弱信徒们所必要的信念的强度与粗暴。在所有的时代,尤其是在大革命时期,伟大的民众领袖头脑之狭隘令人膛目;但影响力最大的,肯定也是头脑最褊狭的人。”
这里所蕴含的潜台词是:群体的心理过程并没有多少的逻辑成分,在超出自己熟悉的生活范围之外,他也不具备多少经验和合理的批评能力,而这正是一些别有所图的个人或集团赢得群众信众的一个要件。
领袖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改变甚至制造人民的意志的。
熊彼特的话说:“这种人工制造的东西常常在现实中与古典理论中的普遍意志相一致。只要这种情形存在,人民的意志便不会是政治过程的动力,而只能是它的产物”。到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面对政治过程时,虽然我们遇到可能不是真正的人民意志,但是他们往往并不如是想,他们真诚的相信那不是领袖及其追随者制造出来的产物,而是真正发自他们的内心。我们已经知道,后来的人把这个过程称为“洗脑”,它是现代宣传术进步的一大成果,在此勒庞也应当享有一席之地。
勒庞为我们概括了领袖煽动信众的三个最为重要的手法:“断言法、重复法、传染法”。
他说:“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的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根据勒庞的观察,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因此,大凡能够成就大业的领袖人物,他最重要的品质不是博学多识,而是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品质,它足以征服一切。…没有任何事能阻挡住它,无论自然、上帝还是人,都不能。
在费洛姆《对自由的恐惧》一书中,我读到了希特勒的一段话,它对于了解有着心理弱点的群体和偏执的领袖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一定是大有帮助的。他说:群众“就像女人…宁愿屈从坚强的男人,而不愿统治懦弱的男人;群众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个不宽容对手的学说折服,而不大容易满足于慷慨大方的高贵自由,他们对用这种高贵自由能做些什么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感到被遗弃了”。
汉娜.阿伦《极权主义》告诉我们“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可能产生极权主义运动”。
6,结束语:群体的时代与民主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这种民主观念的普及过程中,即包含着人类几千年来想要驯服强权的愿望,也隐含着为此而奋斗的人民落入强权圈套的巨大危险。
按他的历史观,一切文明都逃不脱有盛而衰的循环过程,而当一个文明开始衰落时,摧毁一个破败的文明,一直就是群众最明确的任务,只有在这时,群体的主要使命才清晰可辨,这时“人多势众的原则似乎成了唯一的历史法则”。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431篇内容 · 120.4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40.3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389篇内容 · 158.1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18篇内容 · 91.4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178篇内容 · 68.6万次浏览
- 分享你认为的i人最爽时刻71篇内容 · 47.8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4644篇内容 · 901.7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27.2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