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习
1、科学学习: 学习需要反馈,一定要有所产出,去说,去写,去做视频分享..但不要一味学学学而毫无产出,没有反馈的学习不但是枯燥痛苦的,而且十有八九会失败。教,是最好的学;用,是最好的学;输出倒逼输入;用产出和作品说话...
2、先行者品质:那些先行者有着相同的品质——不按常理出牌,不管是不是新知识、技能,他们都直接用,直接做,也许一开始用不好也做不好,但他们肯定要先捣鼓出一个东西,然后抛出去获取反馈,不断打磨迭代。这是见效最快的学习方式!作品出炉后截图保存那些正面的反馈,这是驱动自己的情绪脑为自己工作,若一直做一件事而没有任何反馈,那么不敢保证仅凭借意志力能否走到现在。锁定价值——打磨作品——获取反馈,这是学习的科学策略和真实动力。
3、痛苦也是一种反馈:产出作品——获得反馈,看起来美好,但有可能收到负面嘲讽的反馈。如何看待?(1)分享作品并非随意分享半成品,而是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作品;(2)在分享策略上,展示给那些能力不及你的人。只要你是认真打磨的作品,他们会觉得你比他们厉害,赞扬会有。而真正比你强的人,没空打击你;(3)冷静看待负面反馈与打击。分析这些负面反馈,是情绪上的攻击还是有严谨的反证内容。若只是情绪上的攻击谩骂再无其他内容,说明此人是嫉妒你,不如你,他无法拿出更好的作品和观点进行反驳,只能愤怒发泄情绪,鸡蛋里挑骨头; 若对方的质疑中有严谨的反证,准确指出你的问题,那么就要认真对待,这些批评的声音就是极佳的反馈,帮你将问题想的更全面,作品打磨的更好。
4、反馈:单纯的输入式学习是低层次的勤奋;需要通过自我测试主动制造反馈。单词背诵上,不是一遍遍的读看,而是自己是否可以写出来,精准说出含义及发音。对于背诵理解类学习,自我测试就是最好的反馈。主动的回想测试比被动读材料要好得多。学霸,并非天生如此,而是仰仗反馈, 明确盲点,从而别别人领先一步,而每一次领先都会得到周围人的赞扬和肯定,他自己也会自我肯定,觉得自己有天赋,最终由小的正向反馈带来了大的正向反馈,他们的学习进入了正向循环。
学习后不产出,不运用,不得到反馈,就算学习一辈子也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机遇。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再反馈,只有不断产出作品,获得反馈,人生才会有真正的变化。
5、主动休息:你没成功,很可能是因为太刻苦了。英雄式的开头却没有带来英雄式的结尾。在十分努力后,痛苦的自虐式学习,但成绩提升不明显,会陷入自我怀疑:“都这么努力了还不行,我大概不是学习的料。有效学习的关键是极度专注,而非一味比拼毅力和耐心。保持专注极其耗能,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持续刻苦,争分夺秒,他的精力总量持续下降,但实际上你需要在困难的事情上消耗精力,而不是一直被各种琐碎耗能,精力的持续消耗,效率会进一步降低,容易分心走神,这种信号对于刻苦者而言,需要启动意志力,用意志力让自己坚持下去,认为在痛苦中前行才是努力的表现,舍不得休息 和浪费时间,结果越痛苦越努力,越刻苦,自己越感动,看起来无比勤奋,但效果却越来越差,感受不到乐趣,精力消耗严重,导致一旦放松就完全不想再次投入,也更容易沉溺在舒适的娱乐活动中。
不要过度消耗自己,感到精力不足,就主动停下来休息,让精力桶的水位快速回升。要深刻了解主动休息的意义和优势。
6、极度专注: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极度专注,谁能更长时间的保持专注,谁就更容易胜出。信息大爆炸时代,娱乐咨询大爆炸时代,专注成了稀缺资源和稀缺能力。大量的信息干扰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使得极度专注很是难得。
更科学的模式应该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如此反复。感到分心了就停下来,没有睡意了就离开床,不要硬撑。强撑会带来极大的内耗,那些靠意志力强撑又不够专注的人,其实已经将自己置身于精力的困难区,他们体验到的多是痛苦而非愉悦。控制学习和工作的难度也是保持专注的重要方式。
7、意志力失控的根源:一些人可以在娱乐后立即投入学习,不恋战,另一些人稍微放松下就会沉溺其中,原因还是精力不足。精力在某种程度上是意志力的代名词,精力充沛时面对困难也会无所畏惧,面对诱惑有足够的抵抗力,精力不足则难以面对困难,且面对诱惑抵抗力弱。因为克服困难和抵制诱惑都需要消耗意志力(精力)。另外,情绪上的波动,对精力的透支影响巨大。
学霸模式: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循环往复。
8、重构你的行动力:紧靠意志力想要战胜惰性几乎不可能,因为理智脑相较于本能脑和情绪脑实属形单力薄。与天性对抗是没有出路的,自制力强并不代表行动力强。珍惜每天的礼物,早晨醒来开启新的一天,我们会收到一份纯净的注意力,一晚的睡眠换来的是精力的重新启动,若 一大早起来就将这份珍贵的注意力扎进手机信息,沉迷其中,那么很难得到命运的眷顾。
9、增强回路:打架模式,你打的重,我 会更重的回击,他们每一次的反应都会强化矛盾,升级暴力。注意力的使用同样遵循这个规律,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如一大早起床就看手机短视频,我们的注意力就被有趣好玩的信息吸引,每次点击都让人产生更强烈的点击欲望,回路不断增强,注意力呈现无限分散状态,情绪一旦适应了这种轻松有趣的状态,便会期待更多轻松有趣的信息,如此又形成了一个情绪增强回路,新一天一开始注意力和情绪就受到影响,在面对困难和枯燥的工作时就更不容易进入状态了。相反,早起后能可以避开轻松娱乐信息,去读书,锻炼,或做重要的事情,精力就会呈现聚合状态,并自动增强。早起读书,读的越多,脑子中的问题和感触越多,会产生更强烈 的阅读欲望,回路增强,行动回路一旦增强,就会进入高效和充实的状态。注意力的增强回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最初的选择,故要事第一。在增强回路的起点,尤其要注意。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做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这正是增强自制力,提升行动力的秘密。
10、清晰: 知道和做到相差千里,原因在于”模糊“。你脑中那些所谓重要的事情,比如读书,锻炼等,都只是一个大致的想法,你并没有想清楚具体做什么,做多少,如跑步,去哪里跑,跑多久,穿什么衣服,天气不好怎么办;读书的话读哪本书,读多少页,读多久等等,你的一切计划都只是个大概的,这对于提升你的行动力而言是很致命的。获取清晰力,将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建立清晰力的方法即三个字——写下来。在做计划,写下来时间手帐的时候,切记用完即弃,不要花精力在手帐的精美和形式上。
11、时间管理手帐:工字形,包含待办事项 、 计划完成,已经完成,备注。通过写下来可以更直观,能清晰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什么事情最重要,即使有时候因为不小心被各类信息牵绊,也总能在看到信息时快速跳出来,这一切得益于清晰力。
12、写下来:写与不写,完全不同。将大脑中的想法和念头全部写下来就是一次自我清理与梳理的过程,大脑变得清晰且确定,如此我们大脑就会进入一种没得选的状态,在过程中不需要花脑力去思考或做选择。
13、行动力最怕模糊:若头脑中有很多模糊的选项,我们就要花费心力做出选择,而做选择是一件非常消耗脑力的事情,有时候大脑为了省点力气,就会不自觉的选择那个它最为熟悉,最确定的选项,去做了一些轻松愉快但不重要的事情。
14、做计划的目的:将计划写的详尽,并不代表会因此而变得死板,做规划的首要目的并非让自己严格按计划行事,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有了这份预案,可以在自己跑偏时及时拉回正轨,不至于在目标和计划模糊的状态下沉溺于娱乐消遣。做计划十分有效,若遇到干扰只要及时调整即可,这种形式特别适合自由时间比较多的人,也适合室内办公人士。一般可以在头一天睡觉前预留出十分钟时间做计划,第二天早上拿几分钟时间回顾,工作中不时查看,调整,清楚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提醒自己投身于此,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
15、成长是个系统工程:行动力的提升不能单纯依靠要事第一和提高清晰力这样的单一方面,成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很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某个层面上来讲,有自己热爱的事,比行动力本身要重得多,因为一旦有了热情,你就会自带要事第一和提高清晰力的属性。
16、一切源于想清楚:你陷入懒惰,懈怠、空虚情绪中,往往是因为你的大脑处于 一种模糊的状态。要么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要么同时想要想做的事情太多,无法确定自己最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要么知道自己的目标,但没想好具体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去实现。此刻,你需要拿出纸笔,写下目标,写下时间,你的元认知能力就会迅速提升,动力满满。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想清楚才是一切的关键。而普通人往往是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洪流中随波逐流。普通人认为知易行难,聪明人认为知难行易,你若真的想清楚了,就会主动去实践,重构自己的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