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1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我的2021年度读书报告&荐书
导语
第4年啦
延续前3年的目录
一、2021年读书情况
二、2021年读过觉得比较好的书
三、经济金融投资类另列
四、2022年读书计划
一、2021年读书情况

21年读书数量呈断崖式下跌,不找借口了,下年需要更合理安排时间。
具体情况如下表:


分享一些读书的小工具(有空贴图)
1、书架;2、便签;3、铅笔;4、大小本子;5、思维导图;6、香薰;7、小度-pianoboy纯音乐;8、书签;9、星巴克袋子包书(通勤拿书小技巧,豆瓣话题学到的)
二、2021年读过觉得比较好的书
(一)那代人
1、一把青
推荐指数:★★★★
其实我想借书来推剧,《台北人》是原著,《一把青》只是其中的一章小短篇,不过几页文字,可以一起看。
之前豆瓣一直给我推这部电视剧,年前趁有空终于忍不住看完。
编剧真是厉害,将几页的文字丰富成31集的电视剧,且无任何注水。改编后,主角不再只是朱青,而是以三个空军家庭为线索展开,将那代人的悲欢离合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被战争裹挟的无力感一直贯穿全剧,反战意识强烈。
导演也敢拍:在剧中,不仅提及了空军为让战友少受苦而帮他结束生命、“新闻要反着听”、空军受令炸只有老百姓的村庄,还把内战后台湾的白色恐怖拍了出来,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在压迫的强权下为了家人他们是如何在子虚乌有的证供上签名画押。
关于主角【郭轸】和【朱青】:值得一提的是,两位主角的相识相爱过程编剧是借鉴了抗战时空军刘粹刚及其许希麟两人的爱情,历史上中两位原型人物就是在火车上初遇,刘对许一见钟情,还为她写了一封情书,后来刘驾驶飞机时不时在许的家附近刻意低飞并为她表演各种飞行技巧只为取得芳心,最后终于二人喜结连理。编辑把一方面美好都给予了郭轸朱青,另一方面又狠心地写下比刘许二人更令人心碎的结局,在此就不剧透了。片子一直是压抑的,即使开头郭轸朱青相遇相爱,故事背景也是沉重的。从郭轸朱青“因缘负伤共床枕,愿求佳人渡此生”的相遇,到“白衫蓝裙,不知名姓,黄昏好风景”的相识,再到“那一秒值不值得“、”我在地平线那头等你“的相爱,最后到“误你青春,悔不当初,请将我抛脑后,快意余生”的死别,悲剧才进行了一半。
关于大队长【江伟成】和师娘【秦芊仪】:这一家是让我最感到唏嘘的。两人的结局过于真实又过于残忍。十一分队曾是抗战英雄后来也是人民战犯。《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阿伦特分析纳粹战犯,“他(艾希曼)并不愚蠢,他只不过不思考罢了——但这绝不等于愚蠢。是不思考,注定让他变成那个时代罪大恶极的人之一。”可是我们又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那次出征东北前,江伟成已经精神不正常了,战争对他心理造成的创伤剥夺了他理性的思考的能力,他那时心心念念的只是回家。他是犯下了罪行,可是对于他和类似他的军人,历史要给予怎样的位置?
很喜欢知乎的一个评价:如何评价电视剧《一把青》?
相关的如下:
《冲天》是纪录片,那时看完《一把青》想看看纪录片,巧的是20年刚看完《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因为林徽因梁思成和不少空军交情不浅,书中在讲林徽因的故事的同时也讲了空军的故事,其中关于空军故事,有一句话当时就把我看哭了,是许希麟写给24岁就牺牲的丈夫刘粹刚的:“在你固是求仁得仁,已尽了军人天职,可是——我,正日月茫茫,又不知若何度此年华。”没想到纪录片一开头就讲了他俩的故事。
想以林徽因在李庄写的《哭三弟恒》结束影评,这首诗她写在林恒逝世三年后,也是他们认识的最后一位空军朋友离开的那一年,相信她哭的,不仅是弟弟: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推荐指数:★★★★
这书倒是我看剧《一把青》查资料时被推荐的。剧中有个场景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已是抗战胜利后,通货膨胀得严重,师娘想祭奠逝去的空军,但现钱还不如纸钱值钱 本书可以看作一篇逻辑清晰、数据殷实、见解独到的论文。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张嘉璈28岁那年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任副经理,拒绝执行袁世凯的命令,在挤兑压力之下给予储户兑现,是个有魄力的银行家。P.s.作者也是张幼仪的哥哥 因为一直有看西南联大的故事,所以特意留意到了有关教师和昆明的两个数据。一、因为通货膨胀,战时公职人员、教师的生活状态比经历20世纪30年代初大萧条的人还要痛苦得多,这些领固定薪水的人受到的冲击比其他人大。二、战时昆明的物价指数一直领先于所有其他城市,1942年当地批发物价指数是重庆的3倍,1945年仍为2倍。可想而知,他们那时有多艰苦
2、毛泽东
20年在知乎上看到这个回答: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却思想深度远高于常人? - 知乎
记得那时看完这个回答就更加想读读毛泽东的传记,加上年初计划到长沙一游,想在去前对这个城市的底蕴了解更多一些,于是借了也买了一些毛的书,读完这些在橘子洲头再看到毛泽东的雕塑,看到他面向湘江,而湘江对岸高楼林立,颇有感概。
对毛的认知我是一直在变化的,初高中时就与小时候不同,那时学了大跃进和文革的历史,又看了相关的评论或影视,还是挺在意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还是会越来越佩服他的洞见,虽然有过,但是他做的大部分决策在那时实在难得,担得“风流人物”的评价。
推荐指数:★★★★★
这本书关于毛的诗词很全,还有他每首诗对于字词斟酌的过程,鉴赏也不错。关于他的一些文章我还没有足够的深度可以读懂,但是想要了解一位历史人物,通过他自己的诗词也是很好的一个渠道,他的感情的志向甚至他的遗憾都会透过诗词表现出来。记得那时我是开着香薰,用手机播放着纯音乐,然后读到哪首就让小度朗诵出来,过程相当enjoy。最喜欢还是那经典的几句,缅怀妻子杨开慧《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我失骄杨君失柳”,《沁园春·长沙》中的整首都好喜欢: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中,多次提及作者周世钊,这是我借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本书勒口中也言及他是与毛泽东通信最多的旧友,曾被毛泽东称为“贤者与能者可以兼的人”,他写的毛的故事,即使会具有颇强的主观情绪,也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毛心怀天下博览群书、有抗争意识、能言善辩就不多言了,关键他时时结合现实把知识融入自己的体系并一直在思考解决的方法,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句,(一师同学回忆)“有一个星期天,我从街上回学校,恰好和他走在一起,我们边走边谈,谈到国内时事,谈到欧洲大战的形势,他详细分析了奥太子怎样在塞尔维亚境内被杀,德国威廉第二怎样出兵,德俄、德法、德英怎样宣战,凡尔登如何难攻,美法如何联盟,美国如何参战发财,日本如何趁火打劫,提出灭亡中国的21条……他的话有时间有地点有充分的根据”
推荐指数:★★★
记得那天下午喝了喜茶,睡不着然后起来把这本之前顺手从图书馆借的翻完了。 这本书将毛对从古到今的诗人及其作品的评价和相关事件分类整理出来,从他的角度看这些诗词和诗人,也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另外不得不说,毛涉猎很广而且研究得深。 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毛和刘少奇探讨考察“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儿童”是否为作者子孙,有书信往来记载,颇为有趣,佩服他深究的精神。 他还很喜欢以诗句勉励亲友,比如劝学业未成身体不好又情绪低落的邵华要少些女儿气,加点男子气,让她多读《上邪》;抄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给因外科伤口感染的女儿李讷,让她锻炼意志;用李白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来勉励生病的儿媳等等
还读了以下几本:
1、《毛泽东 开国领袖画传系列》
2、《毛泽东读书生活十二讲》
毛真的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去读书,青年时期自不必说,即使行军打仗、晚年病重还患上白内障仍手不释卷,读得广而且深,看古籍也看英文著作,还看历史、诗词、时事、科学、笑话等等,对于经典的还看不同版本对比,红楼梦单藏书就有20种。他坚信“不动笔墨不看书”,书上都是他的标记和思考分析,他并非只借看书消遣,而是从书上联系实际学习经验、找解决方法,窥一斑而知全豹。无论是从执行力还是实践能力来看他都非常非常强。
2、《毛泽东晚年读书生活20问》
关于毛泽东读书,作者出了四五本,这边应该是最新的。看了两本,这本较《毛泽东读书生活十二讲》做了点扩展,但很多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3、恰同学少年
这几部剧不是书,却胜似书吖(不要说我偏题~)
《觉得年代》YYDS!!
好喜欢这组镜头吖,两个少年为了自立谋生本来苦不堪言,但在休息喝水时延年发现了碗里的小生命,他把它救出来了,放回花丛中。 中间有个镜头,他举起小虫子,笑了,感觉自己也因为他对生命的珍视而更加感受到了生的希望和喜悦:

还想看赵世炎聂荣臻陈毅他们在宿舍的日常,有趣而又温馨 。从《觉醒年代》过来的,刚好接上延年乔年去法国勤工俭学。 这部更侧重于写赵世炎,周恩来,蔡和森和邓希贤的故事。 这就是所谓有理想有抱负并用生命在践行信仰的青年的故事吧。
最喜欢这一段:教员和蔡和森在爱晚亭看书,随后几人在雨中欢呼雀跃,享受风雨的洗礼。感觉这才是青春剧,能再次唤醒到内心某处的热情。
纪录片,也很好看。
(二)文学
1、红楼
推荐指数:★★★★★
读完曹公写的。年初看了87版和小戏骨版的,书和全本有声剧一起听,里面还有张国立解惑和欧丽娟老师的解读
小时受一些诗词影响,对贵气的牡丹无甚感觉,谈不上喜爱。但前阵子去到景山公园恰逢花期看到满院子的牡丹,花朵比我的手掌还大,雍容大气。见惯了芍药月季,算是才真正领略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意思。那时第一想到的是宝钗。对黛玉的喜爱自不必说,后面我倒是被宝钗的“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圈粉了,那是对自由的向往吧,还有一种气度。都是写柳絮,和前面她们写的悲悯的底色是不一样的
红楼梦的女孩都很可爱,喜爱那几个经典的场景,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探春治府香菱学诗。说来惭愧,这么大了才第一次读全红楼。都说黛玉病弱敏感,可她明明那么率真可爱。贾母喜欢的都是漂亮伶俐的丫头,黛玉王熙凤是,晴雯也是
相关:
推荐指数:★★
很多年前的书,书上还有作者的签名,2013年8月16日。那时应是一朋友经过购书中心看有签售会,关于品读红楼的,便买来送我。可是因为没有读完红楼书,一直搁置没有看,如今才翻出来,终于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在作者心中似乎大观园大部分女性都要和宝玉有着情爱的牵扯,不少都是作者主观臆测,虽然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且作者这文风已不是我现在喜欢和欣赏的了。
2、诗词
推荐指数:★★★★
很美的诗词,很不错的故事补充和讲解
推荐指数:★★★★
3、古典散文
推荐指数:★★★★
没看后面佚名写的两章。 边听喜马拉雅的秦昊、季冠霖演绎的有声剧(推荐~声情并茂,背景音乐《浮生若梦》也好听)边看书。 看开头,会觉得沈复、陈芸二人真乃神仙眷侣,他们的互动不时让我会心一笑,但越往后看越五味杂陈。 如一评论所说的,沈复会生活而不会谋生,还有他狎妓之事一直在我心中过不去,虽说时代背景不一样,读罢对沈复的评价实在一言难尽。 不过,话虽如此,芸娘被父母误会、重病,沈复也不离不弃,和她相敬如宾,这是他的可贵之处。他们夫妻二人的相处一直很融洽,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可是即使后面他们穷困潦倒甚至养不起孩子,也没看到他们为生活的琐事争吵、互相责怪,而是相互体谅,甚至有时还会苦中作乐,这很难得。 很喜欢蕙质兰心的芸娘,难怪林语堂评价她是“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4、小说
推荐指数:★★★★★
《沉默的真相》原著,原著比电视剧黑暗得多。
推荐指数:★★★★★
无意中发现了纯音乐《江山此夜》,和这本书竟然莫名的搭,于是单曲循环看完这本书,曲子和书都有一种悲伤的基调,但能感觉到爱意在流动,如同玛丽雅姆和莱拉的,莱拉和塔里克的。 特意去查了阿富汗的历史,和伊朗一样,都曾有过那么文明的社会,都出现了倒退,《使女的故事》果然其实在讲历史。 玛丽雅姆和莱拉其实都算是幸运的,当然是相对来说的,和更多的不幸的阿富汗女性对比。因为她们都曾经感受过爱意,都或多或少受过教育,她们知道,这个世界,还可以不是这样的,不是穿着布卡、只能服从、成为附属品、没有接受教育和出来社会工作的权利。 莱拉回去了,出逃之后又回去了,因为她感受到了她的责任,因为父亲的话,更因为不能愧对玛丽雅姆的牺牲,因为她觉得可以为这个地方做点什么。无论莱拉,还是玛丽雅姆,都是灿烂千阳中的一员。
推荐指数:★★★★★
十人参加箱根驿传,相当于是十人接力半马吧。从一开始的一盘散沙到后面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跑出最佳成绩。虽然才参加过2次线下半马,但书里有太多的文字能引起共鸣。 而且,许多道理都是共通的吧,跑步上悟到的,生活上也可应用。
(三)、传记心理学哲学艺术
推荐指数:★★★★★
自己创的条目自己第一个写短评~ 禤子不仅写了朱执信先生的传记,还以他的生平为线索还原了那段近代革命史,中间还穿插描述了些广州的地方文化,海幢寺、燕塘来源、沙河粉来源及制法、婚嫁习俗等等。 记得初中开始学历史时我不太爱上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课,因为觉得每每读到那段历史就觉得憋屈难受。后来慢慢长大,越读越敬佩五四前后的先辈,敬佩他们的洞见和勇敢。多少人以身殉道,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划破黑暗让中国迎来新时代黎明的光亮。
《人民的名义》有一个场景印象很深刻,一个贪官被起底后发现其藏有整整一墙的现金,清点数目时数钞机都烧坏了几部,可他平时吃穿用度十分节俭,据说是因为自小农村穷惯了穷怕了。剧情改编自真实案例。 对待金钱的态度每人是不一样的,人与人之间如此,东西方之间差别也很大。中国自古文人爱梅兰竹菊,赞其高洁,“淡泊名利”才是应该追求的更高境界,而提及获利 ,似乎总与功利心关联,这是否影响到区别的因素之一。 带着这些问题,再加上这本书之前李清昊、吴晓波等都推荐过,我打开了这本书,没想到这本书只是属于韦伯关于此论题的一部分论述,还需要看其他的。 说实话,这本书对于我有点难读,因为之前对于宗教了解十分之少,看之前还特意先知乎了一下,看了“复旦大学哲学小王子”的慕课,但也只属于刚刚开始了解。读完还需读其他。
又是一本内容写得比书名好得多的书。四句话改变不了人生,不过可以为人生增加多一分思考。 本书的核心在于诠释怎么应用以下4句话反躬自问: 那是真的吗? 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 没有那个想法,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书中举了很多实例,目前只细看了前半本的实例,不过更重要的是开始用这个模板去反省生活中的人或事。 之前看过一首小诗,大概意思是你喜欢或讨厌的个人的特质,其实是你自己的。本书也一样,讲的是你或烦恼或讨厌的事件或个人,也不过是你内心编造的故事的“投射”。“我们的压力,绝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在心里管好自己的事。” “‘我不知道’是我最爱的处世心态。”学会去确认自己真正的想法,更好地界定自己和别人的事,也许一些思想的反刍可以挣脱自己加的桎梏,随风而去。
推荐指数:★★★★
作者年轻时的作品,尤喜欢后面讲的艺术的创造:讲游戏——“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以诗歌举例讲想象、情感、格律、模仿和灵感。其中遵循格律因“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模仿“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做诗不能不似古人,又不能全似古人,灵感嘛,“下笔如有神”都是来自“读书破万卷”的功夫。
相比《谈美书简》作者八十多高龄写的,彼时已经经历了文革,字里行间都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实话说,很多看不大懂。但拨开这些,还是有作者这么多年沉淀下来、值得我们学习的美学见地。
三、经济金融投资类另列
推荐指数:★★★★
能力圈内投资
推荐指数:★★★★
推荐指数:★★★
三星半~
推荐指数:★★★
三星半 一、价值投资有且只有4个核心理念 1、股票是对公司的部分所有权 2、市场只会告诉你价格是什么,而不会告诉你价值是会什么 3、投资本质上是对未来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不可能100%正确,因此要有安际边际,安全边际主要源自买得便宜和低预期 4、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可以形成自己的能力圈,能力圈边界比大小重要 要有价值信仰、不从众和耐心 二、早期四次挫折教训: 1、不能听消息 2、要有投资计划和遵守操作纪律 3、要对企业研究透 4、深入调研 三、“30年理论”工作后,1一技之长以求生,2人际关系的处理;3性格 四、选对行业、企业、团队、价格,其中企业: 1、市场广阔 2、产品要能提价 3、长存 4、有足够净利润、最好轻资产型 5、行业龙头有高的壁垒 6、ROE高且上升好 7、波特五力模型中经受考验
推荐指数:★★★
1、一言以蔽之:行业+垄断+成瘾 2、先买入很少做跟踪,深入了解三年,反复调研,在合适时机大量买入,之后每月通过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公司经营。 3、关于商业型的投资,最大的诀窍是你自己一定要制造不平等竞争。 4、不借钱炒股 6、毛利率在20%以上且要稳定或趋升,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市盈率倍数等于未来3年复合增长的最低百分比数(且要大于18%)的,还要选择盈利总数大的,现金流多的,历年分红额比集资额大的公司。没有创造实质价值的净资产实际上是无效的资产 7、关于企业领导人,要选择傻瓜都能经营好的公司 8、食品:消费是否大,是否不需通过加大投资新增利润,买点是否便宜,消费是否持续性的(最好是相对单一的产品) 9、未来看好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的医药股
推荐指数:★★★
三星半 内容编排上比较多重复
四、2022年读书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