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城市印记 The Memory in Liverpool
利物浦,应该是在英国除了伦敦最需要来的地方,因为利物浦大学是我的精神母校,我本科是在西交利物浦读的,我没有选择2+2,所以没有在19年去利物浦读书,但我还是拿到了利物浦的毕业证。
来到英国之后,我爸说着这里才应该是最先到的地方,我一直不太理解,因为好玩的地方这么多,为什么需要先利物浦。
后面我才知道,这是提醒我不要忘本,因为我能来英国还是早些年利物浦愿意和国内学校成立一个新的学校,才有我现在的机会,
不过怎么说呢,我还是来了,就算来这里看一看,我也是拜访了一番。
利物浦大学
来利物浦拉上了李哥,我本以为就我们三人,没想到他把他整个宿舍一共六七个人一起带过来,就像一个小旅游团一样,浩浩荡荡。我们在车站门口碰面。
出了车站感觉就不一样,如果不是附近的St'John Hall正在装修,那么我觉的出来这个场景可以排的上是我逛过的第一名。车站是约克差不多的形状,好像这些英格兰北部的城市,每次出站都能让我感觉到有些吃惊,除了约克的是温暖阳光和城墙,除了曼切斯特就是一个下坡和连绵的红楼,利物浦前面是他们的一个排面不小的广场,然后旁边是一个天空电视塔,电视塔上面环绕着一个小圈。虽然在修路,但是前面的广场还是能感受过去的开阔。
简单做了个自我介绍下后,就前往今天的第一站,利物浦大学。从车站去学校的道路到是蛮笔直,但也是要爬一个坡,还不是很平,怎么英国学校都这样?布里斯托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南安普顿大学,都让学生感受下什么叫先苦后甜是吗?
利物浦大学最有名的就是它的红楼,建筑风格和周边都完全不同,英国著名的红砖大学联盟就是以利物浦大学这个楼的样子为原型来做的。这红楼是一个美术馆兼博物馆,周六好像关门,我们没找到机会进去看看,就注意门口窗户上贴的表语,我赶紧趁着早上人少拍了几张表情僵硬的游客照,也算是给我老爸交了个差。
利物浦大教堂
上午主要的景点是利物浦大教堂,这个教堂搭配着一个小公园,然后周边都用围栏围起来。这个公园到是像是教堂周边都挖空了,然后建的,所以从远处看,这个教堂无比的高大,两边又挖空,让我怀疑这是一个古堡,虽然没有之前看的教堂那么外面偏黄色的雕花和尖塔,只有土红色的四方形的塔楼,但这个高度和大小,让我觉得我都不仅仅是渺小了。要是两边还带有点护城河啥的,更是令我产生了些许畏惧,更别说栏杆里面的墓碑,一股苍凉破败感。
教堂参观到是免费,一走进去就是一阵崇高感,真的好高啊,有没有一百米里面?
教堂特别大,这是英格兰最大的教堂,但是他的尺度在今年这个中间的这个巨大的穹顶,让我想起了刺客信条里面同款。同时,里面有的暗黄色灯光的闪回交错让我觉得特别的庄严,配合灯光一闪一闪的方块字是墙绘。教堂内部的雕花墙绘相比之前在约克,布里斯托,伦敦逛过的,少了好多的精致。红砖所有的厚重,玻璃窗感觉都加厚了两层,让整栋建筑更显得结实。
中间大厅为做弥撒的椅子摆放的并不多,大概一排二十几个座位,教堂里面两边就有一些可以吃饭的咖啡厅,有叔叔爷爷在里面摆弄这相机来取景,这么大的教堂,我手机调成全景都排不完从底到顶,来这里拍照的女生到是能非常轻易地拍出长腿效果,因为背景宽阔又不失格调。
作为利物浦最高的建筑,登高这个功能一定也少不了。登顶要收五英镑,错过了约克大教堂的登顶,这一次怎么也不能放过啊。虽然教堂建的时候根本没留下空间安装电梯(废话),但人呢还是巧妙的塞进了两段的电梯,每段里面只能放四个人脸几乎贴着脸大小的电梯。通过电梯从地面层坐到十层,然后再上一个交叉的楼梯,楼梯里面有种老工厂感觉,外国人也不是都有素质,在这一块平时根本没有人检查的地方的墙上乱涂乱画,刻上自己名字。这里还能看到Bell的顶部构造,这也是英格兰最大的钟声结构之一。
刚出向上的楼梯,迎面吹来的一股就是混着寒气的高层冷风,但幸运的是,我们登顶期间天气是晴天,风大但并不影响观景。塔顶很安全,我们不能把头探出去,而是通过刻意留出的缝隙来瞥见利物浦全景。
利物浦的城市结构和南安普顿,布里斯托蛮像的,都有一个深入内部的港湾,然后市中心距离海边的距离大概有个十五分钟的步行距离。布里斯托的港口没那么深,两边距离也比较近,所以做了些滨水景观和乐园,南安普顿则要宽阔很多,水也估计深了很多,可以停留一些体积不小的游艇,岸边到是有类似堤坝的空间,让游客可以随便走走。
利物浦的港口则是最宽且深入城市内部最多的,两边可以说被这片海给完完全全分割成了两块,距离利物浦主城区的这一片,距离出海口比较近的地方是一些海运港口,和一些海边能看到的重机,但数量不多。距离市中心直线距离最近的港口区域都经历过城市更新,许多旧有的厂房被改造成商业和博物馆,比如披头士博物馆,配合上新建的样式现代的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我很奇怪,利物浦这个城市怎么就能给自己整个“National”的名号, 不得其解?
安菲尔德球场:
来利物浦,怎能忽略这个城市最著名的两个东西,利物浦足球俱乐部和披头士。
我哥是利物浦的死忠,如果我没记错,他应该是喜欢利物浦有十年了吧?喜欢的原因也很简单,只是觉得利物浦球队的球衣好看。男人,果然是视觉动物。
从市中心坐公交车要个二十分钟,毕竟球馆这么大,偏一点情有可原。球馆外面,有座初代冠军教头香可利的雕塑,他身着西服,向前方挥拳。入口顶棚绘制的是利物浦现在球员的巨幅海报,范戴克,塞拉赫,马内还有门将和一位女性球员。 海报旁边还是利物浦的队标,球队建立于1892年,也真是够有历史的。
球队博物馆就在挂着巨幅海报的那栋楼里,这种球队博物馆,说实话要不是死忠粉,还是有点亏,票不便宜,十三英镑,而且能够游览的东西也不够多。但进去就是红色海洋,关于球队最近的荣誉都有及时更新,一些曾经的辉煌见证,球衣,奖杯,球鞋,照片都是一手资料,我每一发一张照片给我哥哥,他就说说帅,他也算是透过我的眼睛来看世界,回去的时候,也给他买了条利物浦围巾,虽然海南这么热,一年都用不少。
当然,球馆里面还不止有我这个虚假的利物浦球迷,还有一个实打实的曼联球迷李哥,他也是算是做了牺牲,本次陪我们游览到是刺探敌情,在这里谢过他。
披头士博物馆:
首先声明,我对音乐到是不讲究,也没听过太多英文歌手的作品,披头士虽然很有名,但对他们的感触却不是很深,听过最喜欢的两首就是<Hey, Jude> and <Let it be>.
博物馆其实不大,但比利物浦球队的要大点,但我觉得氛围做的还蛮不错,用模拟场景以及顺着时间线的模式来介绍这个乐队。每个人发一个小语音机,一路慢慢听,慢慢逛,但是中文语音节奏真的是太慢了,说话像是0.5倍速,同时里面空间很小,很容易大家慢慢听着,就聚集一大群人。如果你有时间,选个早上去慢慢听慢慢逛,但我性子也比较急,所以就非常走马观帅哥,语音的事情再看。
披头士的风格都是蛮温暖的歌曲,现在看来可能不咋样,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冷战期间全民都对大家共有的未来不抱有希望,核弹一丢大家一起完蛋,所以年轻人也是疯狂摆烂,抽烟喝酒纹身,各类民权运动层出不穷,歌曲也是尽情地嘶吼,释放那明天可能就再也唱不出的欢愉。
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四个来自利物浦的男孩还是用着音乐那更为人喜闻乐见的一面,制作出优美的旋律,抚慰人心,有了一个聪明的经纪人,他们也乘着这股差异化路线的风,一路爆火,从英格兰到联合王国,再到美利坚。
看着披头士火的时间线,是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想想,那个时候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现在不都是太爷爷太奶奶级别的人了。我逛的时候,里面一些年纪很大,步履蹒跚的爷爷奶奶那一脸认真听解说的表情,这,会不会就是他们的青春啊。
阴雨天的告别
就算定的是Off-peak的火车,李哥依然不想晚一点离开,因为对错过原定计划的感受让他非常为难。在大街上往回走时,EDG夺冠了,朋友圈里不断冲刷着庆祝夺冠的朋友圈,国内时间好像是两点多,年轻人陷入了疯狂,就连很多平时根本不碰这个游戏的,也跟着发一发消息庆祝一下,或者一起在深夜嘶吼两声,发泄下情绪。
这场面倒是让人有些害怕,但年轻人,谁不会干点奇怪的事情呢?以后回忆起来,这也算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集体记忆了。
也许在未来英雄联盟的展馆里,也能再次见到哪些年纪好高,步履蹒跚的人,指着2022年说,当年夺冠的时候,我也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