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1年度播客报告
查看话题 >尽管平平无奇,但觉得踏实而完满 | 2021播客总结
关于今年的播客我稍微有点无话可说。不是因为太好或太坏,而是因为平平淡淡无可指摘,至少我的体感是这样的。
尽管我知道,一整年下来路人抓马也做了一些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事件或内容(接下来我要开始炫耀了),串台的比如“新年各台问候”和“文化有限读村上”,嘉宾方面的有我台logo设计帕特里克、笑果的张灏喆、鸡零狗碎的鸡汁、暂停实验室的郭姐……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我和川的聊天。
也有不少路人问我们会不会考虑请嘉宾,关于请嘉宾这个问题我和川也讨论过,不是我们不想,但我们也没特别想,只有话题合适、时机合适我们就会找合适的人,而不是非要跨越千难万险或是郑重其事地去请谁,那个不叫聊天,那个叫工作。
播客对于我来说,是不能当工作来做的
之前我的“慢慢悠悠”和川的“小川快跑”,这两个个人播客同时更新了一条关于公司让我们做播客的吐槽。吐槽的核心就是公司让我们做播客却没有给够我们聊感兴趣话题、讲真话的空间,还要我们做出和路人抓马一样的水平。
做梦去吧!
同事在开会的时候也问我,如果让你从零开始做一档播客,你需要怎样的条件才能做到像路人抓马那样?我说“咱们先撇开川这个搭档不谈(尽管搭档是决定性因素),至少话题的底线可以低到能够聊‘拉屎’,那我应该有点信心能再做一档路人抓马。其实我信心也不大,因为‘拉屎’是川提的选题。”
同事听完之后沉默了,我也沉默了,我知道我的回答听上去像在“杠”,仿佛只是为了不做播客而讲出来的借口,但我真是这样,我聊到“如何让自己产生屎意”会兴致勃勃,聊到某行业趋势某高新科技就会昏昏欲睡。

我也想阳春白雪,我也想当苏珊桑塔格,可我不是,比起文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各种学来说,我还是只能对日常琐碎提起兴趣,其实我并不那么喜欢真实的我,但这是真实的我。
今年收到不少私信问我和川“如何做一档播客”,如果是设备方面的选择和剪辑上的操作,那么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如果要回答内容或精神层面的“如何做”,可能需要问你前面几十年的人生。
你关注什么?喜欢什么?你愿意为之奉献后半辈子的事情是什么?你有什么非做不可的原因?怎样的动力能让你保持至少双周(甚至月度)更新?如果做播客永远不会赚钱你会不会考虑?如果没有人听播客你会失望到什么程度?
哪个问题不在拷问你的生活?每一次创作都在逼着你对自己看清多一点点。
所以播客对于我来说不是个“事情”这么简单,做到第二个年头,播客更像是一份生活的试卷(说是人生的试卷也可以),我和川的聊天也像是拷问,对感情职业休闲成长等等各方面的拷问。
当我对播客怀揣着这样的敬意和认真态度时,却有人过来跟我说“你再帮公司开个号,随便做做,相信你,你随便做做也能做出‘路人抓马’”,这是悲剧,也是不错的人生经历。
选题确实会没有,我们也不再担心了
前段时间我好几次提到播客没选题了,这是真的,起先我有些焦虑,但很快我认清了现实,我,一个三十岁不到的人,对社会也没做出什么丰功伟绩,要写我的三十岁自传A4纸都用不掉几张,做播客聊个一年半载也差不多倒空了。
所以我和川后来开始“懈怠”,用更加聊天的方式去做播客,选题没有,但更新总算是保持下来了,也更有聊天的风味。
是不是有些自我安慰?有的。但是这么做了几期之后又觉得很美。至少对于我来说保持更新成为了更重要的事情,比起非要找个什么精彩的选题。
这里(请允许我靠近村上春树多一点点)也有点像要保持跑步和笔耕不辍的村上春树,不间断的练习很重要,保持状态很重要,无论是运动还是内容生产,何况播客已经在去年就“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不止,聊天不止。
也是借由播客选题的契机,我和川在今年对生活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我们重新定义了生活的有趣和值得,不再只是把那些世俗认为成功的事情当回事,也把生活当中感到充盈且幸福的事情整理出来细细品味,这点很重要,也有点“平常心”。我希望我的生活可以多一些看似无用的禅意,少一些令人羡慕的功利。

自己和自己聊是“慢慢悠悠”
今年小宇宙上了一个功能,“从第0期开始做播客”,App里自带录制发布,也可小小剪辑,接着我有了个人播客。不过我一般不管它叫“播客”,我都叫它“音频”,主要也是怕被骂,怕对播客有不同定义的不同流派会对我的命名有不满,叫音频是没错的,就这么叫了。

到目前为止所有节目都是我一个人在讲话,也想过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录,但是不妥,我和人的聊天不上台面,有一些八卦有很多隐私也有不少别人的痛楚,都不太方便做成公开内容。
但是我自己还算是挺透明的,主要我多变,今天掏心窝子喜欢你,明天就掏心窝子恨你,我的心窝子掏了仿佛没有掏,自然也就不介意掏给你看。
有些人评论我在慢慢悠悠里的表现更加放飞一些,当然如此,因为自己面对自己总是可以无限自大又不会被自己讨厌,但是跟人讲话哪怕关系近如川也会有些克制(自觉或不自觉的)。
自己和自己说话的好处是更加放松更加及时也更接近自己,如果说写文字是了解自己的好途径,那么录音也是。
不过我除了发布当天,就不再回听以前的音频了(慢慢悠悠如此,路人抓马也是如此),我不太想面对过去的自己,面对过去,看到不成熟或错误,就很容易对自己有责备心,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我现在的水准就是这样。
唯一会返回去看的是日记(或其他文字内容),文字里的我情绪表露少一些,对现在的我冲击力也就小一些,文字里的过去,我勉强能应对吧。
彩蛋事件:路人抓到马了,粉色的
路人抓的这个马是粉色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奇怪事件我也不知道。生养马马的人是来自隔壁友台「鸡零狗碎」的小狗狗狗狗狗(我一般叫他狗子),我都忘记这个马马是怎么被想到的了,只记得对马马的初印象是狗子画了一只粉色的马马丢在群里的照片,马马就这么被定下来了,后面就是我们为马马安排的一系列故事/动作。

也为马马做了贴纸,很多人拿到贴纸后会感叹如果能做成表情包该多合适,在做了在做了,设计还是狗子(差不多完工了),动画将是川的男友,森,来负责(之前做过一个拉屎马的样稿,非常棒)。
开始写这篇的时候我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上,仿佛潜入深海,所以前面两三段的状态平稳又充实。写到后半程没忍住打开手机,开始回复各种消息,有同事找我夜聊,有朋友跟我抱怨上一期BGM没选好,也有朋友转发给我职场大爆炸故事……这也意味着我回到水面上来了。
我之前不止一次说,剪辑播客大概是我近几年人生里做的最克己最沉下心来最算得上是修炼的事情了。
我其实有点多动,心气也浮躁,在做播客之前,唯一做得好的事情也就是和人聊天(因为聊天需要临场和反应……这比较适合多动的我)至于阅读、学习、工作等各种需要专注力的事情我都不是很深入,尽管也算在努力做,但都不够到位,不够精致。
是播客让我学习忍耐,让我甘愿克己,我每周尽管恐惧却也期待能够坐在桌子面前剪上几个小时的音频,这个过程,就是我在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也是我直面生活直面心灵的修行。
在我的网盘里有一个文件夹叫“2021路人抓马粗剪传输”(我是负责粗剪的,川负责精剪),上周剪完2021最后一期路人抓马是我最后一次往这个文件夹里上传粗剪文件。
在我和川的共享文档里有一个文件叫“【重要】2021每期介绍”,我们每一期简介、shownotes都会在这个文档里协同完成,方便合作也方便查看,昨天(前天?唉我现在在凌晨一点,我也不知道算哪天)是我们最后一次在那个文档里写节目简介,写完这一期就要开新文档了,川提醒我的时候,我还是感动了(我易怒易感动)。
这种踏实完满的体验,是2021路人抓马给我的最大印象,因为这是我和川第一次做满一整年路人抓马,对于很多老播客来说,这是他们熟悉的过去,但对于我俩来说,是值得自我肯定的新鲜事。
*今年(卡得死死的)我其实还作为嘉宾串了「散场通道」,没错,作为村民我不会错过村上春树作品改编的电影,来自滨口龙介的《驾驶我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