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板块持续“高烧”,4家中药股获资金抢筹超1亿,收藏至少翻10倍!
中药板块持续走强!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份下旬以来,中药板块便展开了一轮较为凌厉的上涨行情,仅11个交易日,板块累计涨幅接近30%,19只近1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30%。

其中表现最为亮眼的是龙津药业,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九安倒下了,龙津药业强势斩获“9连板”,成功晋级连板龙头,9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135%,是当前A股连续涨停板次数最多的个股。

紧随其后的是精华制药,10个交易日收获8个涨停板,累计涨幅高达110%,其他近10个交易日涨幅靠前的中药股还有迦南科技、红日药业、佐力药业、尖峰集团、华森制药、新天药业等。

资金方面,近5个交易日获主力净流入超过1000万的个股共计有31只,其中4股获主力净流入资金超过1亿元,分别是华东医药(3.56亿)、永太科技(3.40亿)、柳药股份(1.19亿)、昆药集团(1.06亿)。
其他获主力净流入靠前的公司还有精华制药、东阿阿胶、红日药业、华润三九、西藏药业、九州通,新光药业等,均获主力净流入资金超过5000万元。

业绩方面,经梳理,共计有20家中药股业绩增幅超过100%,其中7股三季报净利同比增长超过10倍,分别是康跃科技(11070%)、莱美药业(3565%)、青山纸业(2416%)、嘉应制药(1875%)、东阿阿胶(1535%)、太极集团(1425%)、太安堂(1263%)
其他业绩增幅靠前的公司还有新世界、特一药业、诚益通、龙津药业、金石亚药、圣济堂、神奇制药等。

中药板块的持续走强,除了自身的低估值以及低位特点外,驱动器上涨的逻辑主要是政策的持续加码,行业频迎利好,以及部分中药产品的涨价。
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6月份,国家卫健委等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
7月份,五部门共同制定《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
12月份,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其次,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再到,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元旦前一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示:“要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出新招硬招实招”,进一步体现了政策对中药产业的重视。

此外,多家机构也对中药板块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光大证券表示,低估值的中药板块具备内需消费稳定增长、政策鼓励高质量发展以及持续提价等逻辑,在年底风格切换的背景下,获得了资金的普遍认同。
通过梳理中成药和中药配方颗粒的行业政策和投资逻辑,中药行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静待业绩兑现和价值重估。
如果你错过了3月份的化工、6月份的白酒、9月份的新能源,又想打个漂亮的翻身仗,那么这个方向是你不能错过的机会!
2022年低位趋势翻倍大牛股:XXXXXX该股上市十几年,目前基金低位潜伏,私募3季度新进建仓潜伏。股价从2015年牛市顶峰一直下跌,严重超跌,在低位横盘震荡多年。现在放量突破周期性平台。筹码高度集中,没有丝毫套牢盘。股东人数持续5个季度以上减少,中线主力搜集筹码。 业绩上, 运营能力维持稳定,主营获利能力有明显提升,2021年已经过去,想在2022年打一波翻身仗的朋友前来公仲呺:红盘论市(注:龙头)领。
中信证券认为:目前中药板块的估值正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在医药板块年末CXO等高估值板块持续回调的时候,中药板块作为低估值的避风港,价值得以凸显。
短期中医药板块看药品涨价等逻辑,中长期将持续受益于政策推动、创新研发以及消费升级。

中药板块“高烧不退”,利好可谓是一波接一波,加上提价和海外疫情的刺激,成为了市场资金近期的“心头好”,开始逐渐扩散到医药电商,化学制药等板块。
需要注意的是,医药的走强得益于假期中药板块的助攻,但中药板块越往上走,就会越艰难,近期累积的获利盘谁来承接。

从尾盘看,中药板块出现了一定的分歧,部分高位的个股资金提前跑路,例如佐力药业出现炸板回落。

此外,像同仁堂这些中药里面的大市值都能一字板,当某个板块里面的“大块头”开始出现补涨的时候,很有可能短期的上涨差不多到头了,板块短线还会有反复活跃,但短期不建议去追高了,等待分歧调整的机会。
注意:上述公司根据业绩报表等公开资料整理归纳,仅作为分享以及交流学习,不作为买卖依据。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码字不容易,认同文章观点的朋友可以点赞,点赞支持一下,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