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如何改变你的生活的?
查看话题 >学习整理的2年半后,我生活发生的5大新改变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在他的《个人形成论》(On Becoming aPerson)一书中曾经说过:“美好的生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目的地。”
本期分享下我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改变。
1、变瘦
“整理”还能跟身体变瘦有关系?
肯定是骗人的吧!
从字面意思来看过于玄学,其实透过“整理表象”可以挖掘到更深层次的本质。整理收纳,不仅是对整洁、有序的需求,还是对自我欲望的梳理。它重塑人与物品在家庭之中的秩序感。
把杂乱的家整理干净,人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加,还能增加自律性,久而久之对自我的要求也会提高。所以变瘦,真的就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2、治好拖延症
老实说,在此之前我是有严重的拖延症。从小学开始,每年的寒暑假作业,我都是拖到开学前的几天才挑灯夜战......人送绰号“王皮匠”(四川人口中的皮匠,不是修鞋的皮匠,是指特别懒的人)
在接触整理后,学会了很多生活技巧。其中的“物归原位”真的是受益匪浅。我经常在使用物品时,为了省事,懒得再放回原处,会随手放。时间久了,加上自己又真的很能拖延,房间乱到不忍直视。
开始接触整理时,因带有理论上的强迫,所有用过的物品在第一时间内一定要把它放回原位。刚开始确是很难受,每一次都是强迫自己去执行,慢慢的不仅房间变得整洁有序,就连平时拖拖拉拉的习惯也改善了。

3、拥有整洁有序的家
我一直都是神经比较大条的人,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的口头禅都是“差不多就行了”。就是“差不多”的生活态度,让我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
后来尝试用整理知识对家庭空间,和物品进行一些改变。按照家人和自己平日的使用习惯和兴趣爱好,把物品进行分类、收纳、贴标签,方便在使用时拿取与归位。还为每一件物品都找了一个合适的“家”,按照物品类别进行集中收纳。

在使用之后也都谨遵物归原位的原则,慢慢地家里堆积的物品变少了,日常用品与家人衣物也都整齐有序地放在原本的区域。不用、不喜欢、不能用、不适合的物品全都进行清理,物品的减少,让原本拥挤杂乱的空间也能畅快呼吸了。
4、更愿意分享
在网上发现了很多人对生活,消费,欲望,金钱等,有着深深的困扰。这种困惑也曾让我痛苦不已。整理上的改变,让我对生活和自我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在网上进行分享自身经历和生活。有时候别人的一小点认可,都会让我感受到莫大的鼓舞。

5、增加一份新收入
这个改变是重要且有用!
最开始接触整理,本身是抱着增加一门副业收入来的。因为我一直觉得对职业者来说是“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在古时候,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低下,经济发展缓慢又稳定,一个古人一生只要学会一种手艺,从十几岁到老年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化。而到了现在,商业社会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各行各业更迭速度让人心惊肉颤,互联网从业者更逃不了35岁的诅咒。
在边学边实践下,竟也真的摸索出一条副业变现之路。也算是工作学习两不误了吧。

整理路漫漫,整个旅途中不会一帆风顺,更不会一蹴而就。我们还是要继续加油学习鸭。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