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人
我开始从观察自我转向观察别人
我在面对一个人或者进入一个新的群体的时候 我会很谨慎观察很久 再去判断和决定我要展示多少部分的我 虽然我对人的第一印象的性格判断基本都是错误的 但是对于他们处于哪个世界 基本是可以一眼分辨出来 所以其他的东西也就无所谓了
我能感知到他们想要什么 我也很清楚我自己要什么 近期暂停emo后 我逼迫自己忙碌起来 去social 不断锻炼自己去融合这两种情况 我知道这会是我以后的常态 如果太分裂会让我失控
有些人的意义是一瞬间的 有些人的意义是很长久的且会越来越有力量 也有些一人的出现只是为了展示什么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有思想和成熟是两回事 大多数人到了一定年纪 经历了一些事情 都会成熟的 只是能不能继续保持思考下去 这是最大的区别 很多人的思考的能力就会到此为止了 他们有些在生活中可能算是体面的人了 但是从那个节点开始已经是走向两个世界的了
庆幸有非常同频甚至能够引领我的好朋友 也庆幸层层筛选后在真正在相处的人都比较简单 虽然大家不是完全一样的精神世界 但是都是有理解和宽宏之心的人 早已不再用时间和关系作为人际交往的原则 思想决定了很多事情
人性若没有教育 法律 道德种种的管控 欲望和贪婪可以无限下去 人不是生下来就拥有自我的 很多人只是躯体在活着 但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其实是怎样的 想要的是什么 被种种别人的的价值观支配着
发现矛盾是思考的开始 然后应该是无限趋向独立和宽宏 就是自我但不自私 很多东西也会自然而然形成 与人相处的时候不需要刻意维持什么 内在所有会直接展示在外在 随着思考持续 能够感知到的会越细腻和迅速 所以能做出的反馈也会越全面 现在我可以跟很多人沟通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也能回馈我同等的沟通 如果有乌托邦 我愿意只与一位同频的人交流个三天三夜 所谓的社交并不是在于朋友的基数大
终于明白为什么一个社交成熟的人比一个思想成熟的人远吸引我更多 因为跟一个社交成熟的沟通中 无论是在嘻哈玩笑还是认真交流思想 对方都可以接住 而且会运用情商去把握尺寸和尽可能避免尴尬 彼此默默都知道这样的背后是有多少的思想和修行才能达到的
对于大多数人我看起来很冷漠 但是对于欣赏喜欢的人 我会无法克制自己 不怎么考虑后果的去不断接触他们 在观察人和人际关系中仍然还在刚开始探索的阶段 多数人都是无聊的 所以有时候耗费一堆精力到头来毫无意义 但是乐趣就在于像开盲盒一样 很偶尔可以遇到一些不一样的灵魂 获得更多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