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畅游(乡间见闻一)
车子在可见度不到一米的高山上,蜿蜒盘旋地往上,再往上。车窗外是雾茫茫的一片,不断从眼帘略过,有整齐密布的丛竹,直拔挺立,有杂草丛生的山坳,氤氲着雾气,更有说不出名的艳丽色彩,给这个凛冽的寒冬,增添一丝生机的火红。
车子越往高海拔盘旋而上,温度降的越低。来到目的地。一个高山上偏远的乡村。很多人会选择在酷暑的盛夏来这里避暑。无疑,这是夏天的好去处,空气清新而凉爽。
我们下车后,直奔室内,东道主已备好开水,冲泡茶叶。我们冷的直抖索,即使戴着口罩,呼吸的烟气都能从口罩边窜出来。我不断搓着双手来增加点温暖。此时,屋外还是一片雾茫茫,什么也看不见。听东家说,可能晚上就会下雪咯。东家看我小姑凉家冷,拿出一台小太阳给我烘烘手脚,瞬间暖和了许多,东家养的猫咪,不知啥时候,也窜到我跟前,好奇的往小太阳凑,鼻子还不停地试探着,最后安心地躺在我的脚边,和我一起烤着小太阳取暖。真是聪明的小家伙。
午饭到了。有红烧五花肉,炒笋干,红烧家常豆腐,美味的萝卜丝鱼汤,饭是用传统的木桶蒸的,舀上一碗,再喝上一口热汤。这时候,不管是什么食物,都能吃出美味。在唇齿间荡漾,温暖了味蕾,温暖了胃。更是暖了整个身心。
事情办妥,车子启动,继续辗转山路。一点多钟的午后,最是犯困的时候,坐在车上,任随着车子蜿蜒辗转,我自进入梦乡,小憩片刻。朦朦胧胧醒来,到了另一个目的地。下车都感觉有点悬乎。只见一群中年人围坐着泡茶,你一言我一语,嗡嗡在耳畔响着,我也不知道在说啥,此刻,脑海还是一片混沌状态。定座茶桌前,为了醒醒困意,喝了几杯茶。就清醒了许多。
我站起来,走到走廊上。此刻外面还是一片白茫茫。便留意起走廊上用木盒子种的菜。有几颗大芥菜,还有绿意盎然的香葱。我转身,看到东家奶奶手上拎着一个铁制小桶,朝我走来。小桶里装着木炭,正烘着小手。我好奇地问:奶奶,这是你们暖手的暖炉吗?奶奶说:我们都是用这个来暖手脚,很方便,走哪里拎到哪里。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姑娘们暖手的炭盆。在这个便利的时代,有些地方还保留着传统的方式生活着,让我感受到丝丝的暖意,从心底里的热爱和温暖。
奶奶看我对木盒里的菜感兴趣,打趣地说:这是种着玩。我门前面还种了一大片的菜呢。于是,她拎着小暖炉,带我走下楼,到对面亭台上,往下望,是她种的一丘丘的,各色各样的青菜,有小白菜,有荠菜,有蒜苗,有香菜,有春菜,还有芋仔,在霜冻的气温下,依旧一片绿油油。菜的旁边是一棵柿子树,树上还挂着些许的红灯笼,我问奶奶:这树上的柿子怎么不摘下来吃呢?奶奶说:那是留着给鸟来吃的。我们不吃生的柿子,都是晒来,当柿饼吃。说到这,还指着旁边的几棵挂着黄橙橙的柑橘树,说:这也是我种的。话匣子一打开,奶奶接着指着远处的一片刚收割完的稻谷梗,说:之前没割稻子的时候,很多野猪会跑来吃谷子,有时候是一群,有时候是几只,每天都来。现在谷子收割了,它们不来了,留着山上吃冬笋咯,它们可聪明了。听着奶奶唠嗑,时间也很快地过着。心里也是满满的感动。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保持着这样一份纯粹和美好,是多么的珍贵。而老一辈的简单幸福里,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回不去的。
回去的时候,奶奶从树上摘下了几颗柑橘揣我手里,柑橘在霜冻中挂立久了,拿在手里有点湿湿的冰冻。但是心里却是暖暖的。
回来的途中,还遇见小插曲,好在,一切顺利。到家已是七点多钟,鞋子沾满了泥巴,赶紧脱掉洗了个热水澡,舒舒服服躺床上。坐一天车,头有点晕,躺着休息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