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1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2021年我的阅读TOP10
今年读书不多,刚刚翻了下豆瓣记录,也就一百来本,之前一直很想读的《诡秘之主》,买了也老是没有时间看。
帝国4,鬼谷八荒,戴森球计划,钢铁雄心4,还有兵棋和围棋,占据了我宝贵的中午阅读时间,可惜水平还老是上不去。惭愧惭愧!
这十本是我今年阅读中记忆相当深刻的书籍,排名不分先后,权当留个纪念吧。
1. 谜案演奏家
如果单单从阅读愉悦感来说,我大概率不会选择这本书作为今年读过的推理小说的代表。甚至于我问过好几位资深的推理小说爱好者,大多都无法心平气和地一字一句地看下这本小说。不过即便如此都不妨碍我抱着赞赏的态度来看待这本书,以及这位在创作上偏执到极点的作者。
有时候甚至觉得这可能是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产物,在那个世界里,西方从来没有出现过达希尔·哈米特和钱德勒,日本也不曾有过松本清张和森村诚一,侦探小说的未来之路随着它所开创的黄金时代的波澜壮阔而一往无前,不需要枪战追逐,紧张刺激,不需要发人深省,呼唤人性,不需要会旋转的房子和无所不在的机关,更不需要暴风侵袭与孤岛别墅,唯有逻辑才是侦探们克敌制胜破解谜团的唯一武器,由此及彼,一生万物。于是,有个叫猫特的作家带着他在那个世界习以为常的作品穿越来到当下,却惨遭蔡骏粉,东野圭吾粉们狠狠打脸,最终只能在一小撮的读者群中掀起些许涟漪,然后回归到波澜不惊,无功无过的成为豆瓣7.1评分的普通小说,略好于东野的滑雪,略低于蔡骏的“纯文学“。
做惯数学证明题的同学们总会明白,条件越少,难度愈大。早年看奎因时就一直幻想,会不会有位作家去尝试这种费力不讨好并把逻辑运用到极致的作品,很显然猫特老师做到了,于是阅读本书会有种深埋地下的真相被环环相扣的逻辑拔地而起的畅快感。至于由此所产生的事无巨细,絮絮叨叨,丝丝入扣,穷经一切可能所带来的沉闷,呆板,了无生趣的阅读体验,这才不是作者该关心的事情呢。
其他推荐:此外,华斯比整理出来的《中国近现代侦探小说拾遗》一套四册,《李飞探案集》、《刘半农侦探小说集》、《胡闲探案》、《中国侦探:罗师福》亦相当不错,据说明年会出第二辑,期待!!!
2. 虎辞山
我一度考虑,想在司马翎的《剑海鹰扬》和本作之中,选择一部作为今年的TOP10中武侠小说的代表,却忽然意识到在2021年出版的小说中,竟然有一本传统武侠小说可以让我与当年台湾三剑客之首,黄易先生的精神导师,古龙创作的引路人,的最好的作品相互比较,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最起码对我来说。
整部小说有别于如今充斥在市场上扭捏作态粗制滥造故作深沉只会跟在还珠楼主身后拾人牙慧,动则毁天灭地,旷世绝恋,御剑飞行,生死离别的玄幻仙侠类作品,却走向了武侠小说的另一个极端,拳拳到肉,虎虎生威,硬桥硬马,刚猛迅捷,作者猎衣场深谙民国写实风格的精髓,返璞归真,溯本求源,向读者展示出了最真实的清末天津卫和最草莽的武林。江湖仇杀,门派纷争,惩奸除恶,劫富济贫,恩怨情仇,家国天下,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学体裁,武侠小说承载着一代中国人内心中关于正义,关于勇气,关于孝悌忠信,关于礼义廉耻的所有信仰,正是拥有这样的共识,才会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着如此多的共情,才会对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如此多的崇敬,才会对虽千万人吾往矣,有如此多的热血澎湃。
刀山火海,百死不悔,人辞路,义之所在,重死持义,虎辞山,妖孽横行,除魔卫道,看古往今来,滔滔江水何以不绝,正是我中华儿女奋起牺牲壮怀之志,也是千百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其他推荐:今年开始阅读司马翎的小说,不愧是台湾三剑客之首。
3.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1辑
对于熊逸老师的作品,无论化身为苏缨、毛晓雯、还是变成程雨城、李立玮,几乎到了凡是他有出书,我都必读的程度。所以这部“有生之年”系列自然不会错过。本书是“得到”app上“熊逸讲透资治通鉴”专辑第一季的文字版。在这款APP中,我只看万维钢和熊逸的栏目。
作为在不久的将来,注定会成为体量和内容上超越前人,拥亘古未有之规模的《资治通鉴》注释书籍(按照现在的进度,最起码得有十季以上),在熊逸老师在创作的开端就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气质。它并没有停留在对文本解读这单一维度之上,而是绕过这部宏篇巨著逐渐引申展开,走向更加宽泛广博的古代文化中去,带领读者探寻这部书的内核。
司马光在创作的时候到底使用了哪些材料,又没有使用哪些材料,哪些与其他书籍描述有所出入,又为什么作此修改,哪些依照了某一类的古籍,而选择这些内容原因又是什么?庞大的《资治通鉴》如同一棵根植于中国历史上千百年的文化巨树,所遍布的根系触及到了文化中的每一个角落,熊逸老师则顺着每一个脉络向读者展示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地理,军事的全貌。
《资治通鉴》是一部中国古代拥有最顶级政治智慧的国家宰相为当时之君与后世之人撰写的警示之书,如果单单将其以看历史故事的方式打开,多少会有点买椟还珠之嫌,正因如此,才需要有熊逸老师这般读书人的引领,才能让读者们看清书中讲述的更加险恶的政治,更加阴暗的权谋,以及更加真实的世界。
其他推荐:熊逸老师的所有书籍,所有!!!
4. 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
谢天佑老先生版的古代官场生存手册。整本书是对《韩非子》所拟的十三条帝王心术最好的注解。看时耳边有刀剑铮鸣之声,不觉胆寒。再看那些所谓的名臣良将,无一不是如履薄冰,险象环生,聪明睿智如萧何,张良者,充其量也只能和光同尘,独善其身,但凡有点逆天改命,功高震主的惊人之举,如李泌,郭子仪这样的,无时无刻不是夹着尾巴做人,处处留心,时时提防。权力的妒忌,是回钩的暗器。
所谓专制主义,可以理解为中国古代统治阶级来统治国家的某种体制,从官僚体系,到社会关系,再到普世价值观的建立,无处不制约着整个社会应有的活力,和每个人的思维模式。本书作者以君臣关系作为切入口,剖析集权体系政治模式下,最高权力和其下属之间的相处规则,从而来解读三千年青史下弥漫着腥风血雨的权力之争和其内在逻辑。同时作者又通过社会制度、阶级矛盾等角度,利用理论思辨和宏观分析为武器将批判精神融入到文字论述中,在具体史料和理性研究之间达到论述平衡,将主题推而广之,向读者刻画出一幅专制主义统治下臣民心态的臣民百态的全景画像。
可惜的是,本作是谢老先生的遗作,全书未完成,就已驾鹤西去。多少有点红楼无续的遗憾,整本书最后在王安石与张居正改革档口戛然而止,余音袅袅。或许老天爷不忍谢先生泄露天机太甚,才刻意有此安排吧。
5. 大唐狄公案
随着上海译文出版社张凌老师翻译的第三辑《大唐狄公案》的出版,有种历时百年,功德圆满的感觉。这套书无论是从小说本身,翻译质量,到装帧质量都可以称得上近乎于完美,满可以当作收藏之用,属于居家旅行,装饰书架,阅读装X,必备书籍。
张凌老师的译后记也给整部小说增色不少,同时提供了许多高罗佩先生当年的创作细节。比如为何开始的几个案件,总能让人感到和中国公案小说结构上的相似性,人物出门必有奇遇,鬼魂,托梦,武功,毒药,数个案件同时交织推进的故事模式,事实上确实是作者从清代不题撰人的《武则天四大奇案》小说中演化而来。
从《旧唐书》中的一句“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这里的断,大概率是审判的意思),如果说不题撰人的小说多少有点含沙射影,那么高罗佩的小说则是其成为享誉世界的名侦探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也让狄仁杰和陈查理一度成为最具智慧的中国人代表。本书无论是在案件推理情节上,还是对真实历史的还原上都做到了相当程度的还原。
6. 七种武器
去年的《楚留香》,今年的《七种武器》。某位古龙爱好者组织的古龙计划按部就班的执行中,年底还有复刻十九册的《浣花洗剑录》,期待。
古龙的小说这些年一直有在读,常读常新。特别是看了其他作者对他的仿作时,愈发觉得古龙对小说情节构思上的独到之处。抛开林清玄造谣的那个什么十八个大汉,咚咚咚咚连跳十八行的江湖段子(据说为了这个,很多古龙迷都去查书,结果一无所获,有个资深粉一怒之下,烧了林清玄好几本签名书)。古龙对于如果用精炼的语言去描绘情节,烘托氛围有着相当高的水准,后人若丁情,薛兴国之流,难及其二三。
《七种武器》应该算做古龙中后期作品,七篇寓言体的系列小说,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融入其中,七种武器,不是武器,是七种对生活的态度,有身处逆境尚能坦然自若的“微笑”、是面对强敌不坠心志的“自信”、是毁天灭地的“仇恨”、是不畏艰难的“勇气”、是在尔虞我诈中始终坚守初心的“诚实”、也是离别后的“团聚”。
另,众所周知,七种武器实则只有六种,而从后来丁情的采访中提到,第七种可能是《英雄无泪》,所谓的武器或许是“一口箱子”。当然毕竟时隔多年,这种说法真假与否,随意吧。

7.伦敦日记:苏联驻伦敦大使二战回忆
1953年2月,斯大林去世前两周,苏联外交官伊万·米哈伊洛维奇·迈斯基因涉嫌为英国从事“某些”活动而被捕。他的日记以及大量个人档案被拿走,其中包括他在1932-1943年任苏联驻伦敦大使时期所记录的大量私人日记。任何一个知道历史的读者都能明白这段时间之于英国,之于苏联,之于欧洲乃至世界所赋予的特殊含义。1955年,迈斯基获得赦免,可惜那些材料因为涉及“某些”信息而始终无法返还。一直到五十年后,英国学者戈罗德茨基才从俄罗斯联邦外交部档案管理员手中接过这部被尘封近半个世纪的珍贵资料,让它有机会重见天日。
这部日记所记录时间之长,内容之详细,细节之丰富世所罕见。乔治五世、爱德华三世,张伯伦和他的绥靖政策,丘吉尔的至暗时刻,斯大林的毅然决然,苏英两国之间的勾心斗角,甚至提到了中国的孔祥熙,孙科。
看完这本书,你能感受到那些冠冕堂皇的口号背后尽是历史中最残忍真实的一面,文明与和平皆是假象,猜忌提防,恃强凌弱,算计博弈,又何为“弱国无外交”,波兰,捷克不过是英美苏德之间进退交锋的棋子,任人摆布的交易筹码。一战、二战爱好者们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曾经貌似无比清晰的历史,鲜为人知藏匿于阴暗处的另一种真相。同时,戈罗德茨基对本书做了大量的注释和导读,为琐碎的日记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介绍,让读者能够看到时代的全貌。
8.你一定爱读的中国战争史
指文图书的年度巨献。
从计划来看,整个系列将会按照朝代划分,统共出版十六卷。截止到目前已经完成了其中七卷,分别是1春秋、2战国、3秦朝、4西汉、5东汉、6三国、9隋朝。整个系列依照《战争事典》的传统写法,分别让七位作者各展所长,分管一朝一代,来进行各自独立创作。所以在每一本写法上又会略微有点区别。但总体文风上,是白话说史和细节考据并重的风格。由于不打算做成辞典式的书籍,对历史上具体的战争事件上也做了一定的取舍。
对于战争史书籍,一般来说,都会想到蒋校长在台湾主持编写的那套《中国历代战争史》和大陆武国卿少将编写的《中国战争史》。本书与此二者有很大区别,首先是史料摘取上,前者因为年代和地区所限,有着不少错,后者则更加注重战争史料陈述,通篇都是战争前后的介绍,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内外矛盾的对比等。其次,陈述方式上,前者最初是三军大学的教材,陈述上肯定偏重总结归纳,后者则更倾向于对历史战争的点评(其实本书最好看的也是这部分),与之相反,本系列的作者们都是沉浸在各自历史领域并有着相当的创作数量的历史牛人,再加上时至今日无比便捷的网络信息技术,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伪存真,力求精准。同时,白话说史发展至今,作者们早已有足够的写作经验知道如何把枯燥的历史说得生动有趣,并且言之有物。

9.索姆河:穿越火线
一百四十七天,四十公里战线,英法德三国,一百五十三个师,一万多门火炮,一千多架飞机,四千万发炮弹,坦克、马克沁机关枪、毒气弹,火焰喷射器,当时人类可以想到做到的所有工业化兵器,一百三十四万人的伤亡。如果,凡尔登是绞肉机,那么,索姆河就是地狱。
索姆河,位于法国北部的一条河流,发源于圣康坦北部,流经亚眠,由运河和斯凯尔特河相连,既不波涛汹涌,也没有悠久的历史,却将在一九一六年的下半年稀释一百三十万士兵的鲜血。
英国作家休·塞巴格-蒙蒂菲奥在他的纪实文学《索姆河:穿越火线》中,花了大量的篇幅记录了各个战场上英军每一天的真实情况。塞尔、戈默库尔、海登寇、博蒙阿梅勒、施瓦本堡垒、蒂耶普瓦勒、奥维莱尔、拉布瓦塞勒、蒙托邦、马梅斯、佛里库尔、皮卡第,所有的地方都在进攻,所有的地方都有士兵在成片成片的倒下,不再生还。他们有的是父亲的孩子,有些是妻子的丈夫,有些是儿子的父亲,可此时他们仅仅是一场错误百出的战场上的一具尸体。
作为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消耗战,蒙蒂菲奥没有把视线搁置在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而是尽力去还原属于战场才有的悲壮与真实,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英国档案馆中查阅历史记录,不限于那些能够找到的私人信件,战地日记,红十字会档案以及回忆录等,并且通过大量走访和历史研究,向世人展示了索姆河战役中鲜为人知的血腥惨痛的真实场景,和那些士兵们表现出来的迎敌而上的勇气。
简单地说,这样的战争史,给我来了一百部。
10.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
宋杰老师的书一直被炒成高价,没想到2020年会将这套书再版。可惜后来因为要读的书太多,耽误至今。这套书精彩的地方是从军事地理的角度去剖析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历史,同时又在论述中既保持了历史研究的严谨性,又具备了足够强的可读性,只要稍微对历史有点兴趣,或者对三国有些基础知识储备的读者都可以轻松的阅读下去。同时,在细节上的考证也使得原本相当脸谱化的演义角色有了更加还原历史的本来模样。
作者并不在乎周瑜有没有被气死,也不在乎吕布和貂蝉,曹植与甄姬的情感往事。而是从近百年所涉及的各个战役战场城池入手,去剖析各方势力,群雄逐鹿的宏大历史进程。从酸枣到官渡,从徐州到许昌是曹操野望天下的崛起之路,从荆州到江陵,从襄阳到赤壁,是三分天下鼎立之路,从秦岭到汉中,从陇西到天水,陈仓,子午谷,五丈原,是丞相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一条条交织于地图上的古道战图,谱写英雄序章,天下大势了如指掌。
其他推荐:可喜可贺的是,在我整理这次TOP10的时候,获知宋杰老师更加经典的绝迹江湖十余年并且在孔网上被炒成四位数价格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即将再版。善哉善哉,普天同庆。要是能把另两本《先秦战略地理研究》和《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也出一下,就更加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