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读书小结
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这一年,读了大约有100本书。
这是毕业之后,读书最多的一年。
与之相对应,今年看电影是最少的一年。
毕竟业余时间是有限的,看书多了,看电影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1、金瓶梅
最近几年,慢慢形成了一个读书习惯,就一个话题或一个作者,找到市面上所有能找到的书, 全部读完,以求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
2021年年初,对《金瓶梅》突然开始感兴趣,于是找了很多相关的书来读。
比如:
《叶思芬说金瓶梅》(叶思芬)
《秋水堂论金瓶梅》(田晓菲)
《雪隐鹭鸶 : 《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格非)
《窥破金瓶》(吴闲云)
《《金瓶梅》十二讲》(宁宗一)
《刘心武揭秘金瓶梅》(刘心武)
《金瓶梅风情谭》(马瑞芳)
《致命的狂欢》(石钟杨)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梁羽生)
《刘心武点评金瓶梅》
……
在这些书中,值得一读的是只有两本:《叶思芬说金瓶梅》和田晓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视角。
2、贾雷德·戴蒙德
贾雷德·戴蒙德的书,前两年读过《枪炮 病菌与钢铁》,醍醐灌顶,让人大开眼界。
今年又把他写的其他几本书都找来集中读了一下:
《性的进化》
《第三种黑猩猩—人类的进化及未来》
《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
贾雷德·戴蒙德确实是个有意思的人,他在1958年获得哈佛大学文学士学位,1961年获得剑桥大学膜生物物理及生理学博士学位。1966年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的教授一职。但是,从20多岁开始,他开始研究新几内亚的鸟类生态与演化行为,并多次探险新几内亚与其周围的群岛;50岁之后,他开始研究环境史,并担任加州大学的地理与环境健康科学的教授。
贾雷德·戴蒙德研究的范围极广,跨度也大,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是一个古典派的知识分子,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让人看到学术研究的另外一种可能。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担忧,似乎有点过了。
3、郭建龙 张笑宇 刘子超
罗振宇有一个观点,看书认作者,就是说一旦认定某位作者,他出的书,就一直追下去,一般都不会太失望。
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书方式,在国内的作者之中,这两年我一直在追三个人的书,郭建龙、张笑宇、刘子超。
郭建龙的书,有两个系列非常值得一读,一个是帝国系列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中国过去的历史。
一个是穿越三部曲:《穿越百年中东》、《穿越非洲两百年》、《穿越劫后中亚》。
还有一个亚洲三部曲:《印度 漂浮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骑车去元朝》。
今年,他又出版了《丝绸之路大历史 : 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郭建龙的书写方式比较特别,他是行万里路,写万卷书,将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观点。
张笑宇跟他殊途同归,同样都是关注历史,关注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但张笑宇试图找到历史运行的底层代码,他希望通过三本书来阐释,目前已经出版了两本《技术与文明》、《商贸与文明》,写得都非常好,还有一本正在写作中:《产业与文明》。
张笑宇的文明三部曲,用中国人的视角,重新解读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的底层逻辑,很有可能会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而刘子超,则用行走的方式感触历史,他的身份,对于很多读书人来说,陌生又熟悉:旅行作家。
刘子超的文笔和感触极为细腻,读他的书,经常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
《失落的卫星 : 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午夜降临前抵达》
《沿着季风的方向 : 从印度到东南亚的旅程》
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像郭建龙和张笑宇这样的作者,未来肯定会层出不穷。
4、其他
2021年,还有一些书,带来智识上的愉悦,比如:
《携带黄金鱼子酱的居鲁士 : 波斯帝国及其遗产》,讲波斯的历史。
《季风吹拂的土地 : 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讲东南亚几个国家。
《狂热分子 : 群众运动圣经》,探讨群体。
《秋园》,一个女人的痛苦历程。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现代人各种痛苦的思想来源。
《大国宪制 : 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讲中国古代历史的制度演变。
《秦谜》,梳理了秦朝几个谜团。
《大外交》,基辛格讲大国博弈。
《纵乐的困惑 : 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明代生活细节。
《万物简史》,关于科学,我们的已知,远远小于未知。
2021年的读书量,自己都意想不到,明年呢?
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