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游记5(大九湖)
从巫山出发的时候又开始下雨,走在高速上,两侧的山头在云雾笼罩下若隐若现,很自然的联想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沿渡河镇附近驶离高速,顺着一条叫“双神线”的公路向神农架深处进发。在植被覆盖极佳的青山从中,“双神线”逆神农溪而上,蜿蜒曲折。雨天在在山路上开车听起来挺危险,实际上只要控制好速度就没有问题。至少我还挺享受这段路程的。留心应对每一个弯角,仿佛舒马赫附体麦克雷转世,比在高速上昏昏欲睡的赶路有意思多了。


到达大九湖镇已经是中午,雨势不但没有平息的意思,反而更大了,正好吃午饭避避雨。大九湖镇或者叫坪阡古镇位于景区大门外,是为了容纳景区内外迁的村民和服务游客在近几年新建起来的,在百度地图没有及时更新的卫星照片上,这里几乎还是一片白地。镇上家家户户都经营餐饮兼住宿,五月底六月初不是旺季,显得有些冷清。除了农家乐镇上也有档次高一些的酒店。我们先去了携程上宣传照拍的最好的九湖景苑。不愧是镇上最高级的酒店,前台咨询个问题爱答不理的,房间也不能看,暖风也不给开,爱住住,不住滚,就是这样子。另一家华胥酒店服务就好得多,房间也干净温暖。推荐一下。
在酒店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把能穿的衣服都穿上,出门仍然感觉有些寒冷。大九湖地区海拔1500多米,又赶上一波降雨,气温居然下降到十几度。有些游客甚至裹上了羽绒长衫,也不知道是哪里租的,反正在寒风里看着挺羡慕。
进入景区先要做一段大巴,然后再换乘“小火车”游览。大九湖次日进入不用再买门票,只需到小火车换乘点花20块买一张车票即可,对想拍摄日出日落的摄影爱好者比较友好。
大九湖虽然名字里有个湖字,实际上是群山环抱的一片盆地,一条小溪从中流过,低洼处形成了淤积的水面,确切的说应该叫做高山湿地,包括草甸和沼泽。2006年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高山草甸相对常见,百花山咱都爬了好几回了。但高山沼泽就稀罕得多,最有名的可能就要数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若尔盖草地了吧。所以这次湖北之行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也要绕路到神农架看一看。
从上游向下,九个湖分别以天、地、人为字命名。天字号的三个湖面积较大,四周地势平缓,没什么特色,我们直接坐车略过。中间是一片较大的水域被人工堤坝隔成了三处,分别冠以地字头的名称。下车沿着栈道走近湖边,这里的水非常浅,水中一块一块的草地是标志性的沼泽景观。岸边水草的缝隙中可以看到黑乎乎的泥炭,死去树木光秃秃的枝干指向阴沉天空,有种荒凉苍莽的原始感。5号湖边修筑了一个树上观景台,是拍照的绝佳位置,如果季节合适,这里还会有白鹭之类水禽光临。








人字头的三个湖在景区最里面,下车还要再走一段才到。这边已是盆地边缘,两侧山势收拢,水面要小得多。半山修筑了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瞰这片山谷,景色还不错。人字湖和地字湖之间还有一个鹿苑,豢养了许多梅花鹿。我们到这里时天色已晚,鹿苑已经下班,遗憾。




第二天早上起来,扒开窗帘,晨光瞬间洒满了客房,云开雾散天气大好。我们赶紧到餐厅扒拉了两口早饭,收拾行装再赴大九湖,杀他个回马枪。
本想着在日出后也许能遇上湖面水雾弥漫的仙境感,但在换乘了大巴、小火车到达湖区时已经是8点多了。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虽没能见到雾气缥缈的大九湖,但算也一扫湖北这几天以来的阴云。天空湛蓝,山色青翠,水草反射着阳光甚至有些晃眼,不知哪来的几头牛在树荫下悠闲的啃食着草坪,仿佛世外桃源。















说说吃饭的事情。旅途中吃饭也不怎么讲究,有时要赶路就在服务区用面包香肠对付一下,大多数时候就在景区旁或附近县城找个评价看得过去的土菜馆。湖北的农家菜和别处差不多,重油重盐,各种腊肉腊猪蹄腊排骨,在跋山涉水之余吃着是真香,几碗饭不知不觉就干下去了。大九湖镇上特别推荐一家天湖山庄,门脸不大,菜肴口味上佳,老板也懂得经营服务周到。气温突降,专门给每桌底下准备一个小暖炉,有点小磕碰,又是送汤又是送糖水,难怪人家是镇上好评第一的饭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