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言二拍″的故事探源 》陈再明21、12、26
一,诗人与皇帝 (中)
2,柳永″奉旨填词″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二″众名姬春风吊柳七″,篇中主人公柳七,就是北宋大词人柳永。
大词人柳永,宋神宗时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福建崇安人,善于填词,精通音律。每日家在青楼妓馆中,与众名妓廝混。终日只是穿花街,走柳巷,东京多少名妓无不敬慕他,喊他做柳七官人(他年仅二十五)。其中有三个出名的上等名妓:一个叫陈师师,一个叫赵香香,一个叫徐冬冬,与他往来尤密。怎见得?有他戏题一词,名《西江月》为证:
调笑师师最惯,香香暗地情多,
冬冬与我煞脾和;独自窝盘三个。
″管″字上边无分,″闭″字加点如何?
权将″好″字自停那,″姦″字中间着我。
(意指″官闲女子,三人夾我″)
柳永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后来考试,被取中了。宋仁宗見到他的名字,便说:″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墳词去!″ 柳永便落选了。从此更放旷不检,以妓为家,自称″奉旨填词“。他在一个手板上写道::″奉旨填词掷三变″,欲到某妓家,先将此手板送去,这一家便整备酒肴,伺侯过宿。凡所作小词,落款书名处,亦写″奉旨填词″四字,人无有不笑之者。
如此数年,一日在赵香香家,偶然昼寝,梦见一黄衣吏从天而下,说道:″奉玉皇敕旨,《霓裳羽衣曲》已旧,欲易新声,特借重仙笔,即刻便往。″柳永醒来,瞑目而坐,香香视之,已死矣。陈师师、徐冬冬二姬,一时都到。又有几家曾往来的,闻知此信,也都来赵家。
出殡之曰,官僚中也有相识的,前来送葬。只见一片缟素,滿城妓家无一人不到,哀声震地。那送葬的官僚,自觉惭愧,掩面而返。自葬后,每年清明左右,春风骀荡,诸名妓不约而同,各备祭礼,往柳七宫人坟上,挂纸饯拜曰:″吊柳七″,又唤做″上风流冢″,后来成了风俗。柳七虽然生前失意,但还留得一段千秋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