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林-寻地域文化之根 辟电视研究新路——评张阿利教授《陕派电视剧地域文化论》
杨晓林 梁婷[1]

电视剧向来以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著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已成为传播文化的良好载体。电视剧对于文化的成功传播首先是借助故事本身的精彩锁住大批观众,然后潜移默化地在剧情之中渗透出文化因素。在世界逐渐迈向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电视剧制作者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敞开国门的必要性,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了解必须坚持我国自身独立的文化特色。文化特色体现在各民族、各区域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之中。目前我国不乏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电视剧集,缺少的是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此时张阿利教授的这部《陕派电视剧地域文化论》应运而生,它开创了“地域文化电视剧”的研究先河。张阿利着眼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陕派电视剧,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多年从事西部影视文化工作经验完成的这部论作,是对陕派电视剧发展至今的系统总结,是对已有电视剧研究方法的突破,也是对电视剧研究的理论领域和研究视野的拓展。
研究陕派电视剧与地域文化就必然绕不开中国电视剧与地域文化。正如作者所说,它们是“局部与全部、个性与共性、微观与宏观、个体与整体等逻辑关系和分析角度的现实呈现”。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纵观中国文化,它既具有总体上的共性,同时也呈现出地域性文化差异和民族性文化差异。地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同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学艺术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地域文化内涵。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凭借其直观的视听语言更为真实地向观众还原了地域文化原貌。在全球化语境与世界文化多样性并存的发展趋势下,由于电视剧对于地域文化传播的广泛、直观和真实,使得研究地域文化电视剧具有极为现实的战略意义和理论价值。
在对陕派电视剧地域文化的探寻中,作者运用了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对陕西省的自然地理状况、历代政区沿革状况、文化区分布等要素的分析,这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地域文化成因的审视。作者认为影响陕派电视剧的地域文化因素有自然地理和历史发展两个客观要素,它们也是影响最为直接的两个要素。世界上无论哪种文化都是在其特定的自然与历史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受其自身自然地理与历史发展作用的陕西地域文化透过陕西文学以及陕西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反映出来,同时又与它们一起影响了陕派电视剧的创作。陕派电视剧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陕西文学“追求史诗性叙事风格的诸多特点、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同时秦腔与陕北民歌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通常作为“叙事元素”和“地域文化表征”被运用在陕派电视剧中,而与陕派电视剧同为视觉艺术的西部电影更是直接成为陕派电视剧借鉴和仿效的对像。在作者纵横的扫描式分析下,陕派电视剧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逐渐清晰。这是真正将陕派电视剧放置在地域文化大背景下而非将其割裂出来的研究。对人文地理学的运用突破了以往电视剧的研究方法,为电视剧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其实理论界对于陕派电视剧的研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已经出现,但大多只停留在关于个案、作品的研究层面。张阿利开创性的对陕派电视剧进行了史的梳理,填补了研究领域的空白,更为陕派电视剧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陕派电视剧与中国电视剧、与陕西电视剧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的发展不但符合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趋势,更加由于它根植于陕西这片沃土而汲取了陕西电视剧中充足的养分。在经过大量资料的收集与甄别,以及对各个相关方面的调查与分析,在对照陕西电视剧和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路径之后,作者完成了对陕派电视剧发展历史的分段工作。在面对第一次将陕派电视剧发展历史作分段的这项研究工作时,张阿利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他以年为结点进行论述,详尽地列举了陕派电视剧在每个时期、每个重要年份所制作的作品以及取得的成绩,并配以细致透彻的解释与分析。由于自身从事多年相关工作的缘故,作者在文中的分析和思考都显得准确而且深入。对于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占有结合作者本身扎实的理论功底,使得这部分的内容论据详实、论证充分。
用地域文化特征对陕派电视剧作细致的分类是张阿利又一个具有开拓性质的研究。在陕派电视剧的地域文化中有古老的农耕传统,有历史悠久的西安古韵,有深厚绵远的历史文化,也有西域风情的民间传奇。作者以此将陕派电视剧归纳为四种类型:深受农耕传统影响的体现关中农村题材的关中风情类;反映古今碰撞下当代西安城市,特别是西安市民生活的西京风味类;取材于古代历史文化和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的历史演义类和体现西部人民宽广豪迈个性及坚韧不屈性格的侠士义匪类。并遵循产生背景、形成原因、基本特征的模式架构对每个分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这也是继对陕派电视剧作史的梳理的纵向延伸后再一次对陕派电视剧作细致分类的横向铺展。至此作者网罗出陕派电视剧的清晰脉络。
在世界电影中,西部电影和香港功夫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两个代表符号。陕派电视剧与西部电影一脉相承,以深厚的文化底缊与独特的地域风情在中国的电视剧领域独树一帜。而接下来是否可以像西部电影一样走上世界,就需要我们从一种理论的高度去重新审视。相对陕派电视剧的蓬勃发展,有关陕派电视剧的研究却只停留在了剧作的表层层面。《陕派电视剧地域文化论》无疑具有重要的开拓性质。它是作者借鉴先前的学者、专家的研究,查阅众多资料与文献,做大量的文本分析,进行反复推敲与论证的成果。它为陕派电视剧今后的研究工作铺筑了道路,同时地域文化的研究方法也拓宽了电视剧的研究思路。
张阿利教授一直以来致力于中国西部影视文化与产业化研究,主持完成了与西部影视有关的多项国家课题和教育部课题,同时也是一位极具才华的编剧。《陕派电视剧地域文化论》是他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是其多年来进行相关研究的成果。全文的结构安排紧凑严密,对问题的阐释丝丝入扣、层层深入,使用的资料详实、论证充分,是一部很好的建立于地域文化之上的有关陕派电视剧的研究著作。本书可为电视剧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之用,也可为普通读者了解陕派电视剧的地域文化提供帮助。
[1] 杨晓林,陕西宝鸡人,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执行所长,电影学院副教授,编剧,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博士后。
梁婷,吉林省辽源市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影视艺术系研究生。
联系: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电影学院 200092
y2005xl@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