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斋:奇幻世界的遐想
“没有创作我就太孤独了,我可能会猝死!”

李文斋从小就知道他是要画画的,他说,如果不画画,他会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在景德镇学习和创作七年,他很喜欢景德镇这个城市,不仅是因为他对这个城市有感情,更多的是他在这里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景德镇很自由,我在这里可以大胆做自己,并且能比较轻松地接触到一些艺术绘画者,而且他们都比较平易近人。”
李文斋身型是高瘦的,头发染成金黄色,乍一看是不好接近的类型。但当他开始说话,语气中的爽朗和幽默和外表产生很大的反差。

虽然他很年轻,但李文斋的创作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几年前,他曾经想做一系列迎合市场的商品去养活自己。
“结果发现,那些东西并没有很受欢迎,而且我在创造那些东西的时候也不开心。于是我就转变了思路,把我以前一直想画的东西都梳理了一遍,并且开始思考自己内心的想法。”
在认真梳理了之后,他便开始了《人潮》、《他们》系列的创作。而这一系列竟莫名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他这才发现,只有真诚的创作才能打动别人。

“因为我从小就非常特立独行,所以我一直都遭受周围人的不一样的眼光,当我想到这个的时候,我就莫名其妙画了很多小眼睛。”
“眼睛”这个元素就横空出世了,在《情绪》系列画作中,无数双眼睛有不同的颜色,展现出不同的情绪:冷酷的、坚毅的、脆弱的、狡黠的……

随着“眼睛”这个元素的发展,很多作品都渐渐有了方向。
蓬莱叶也是他喜欢的元素,最开始是因为他家养了很多蓬莱叶,于是他在写生的时候,发现自己被蓬莱叶上面的小洞痴迷。

“我觉得蓬莱叶上面的洞洞会把我吸进去,我想钻进去,像是里面有无限的空间。”于是他便画了很多不同形态的蓬莱叶。
谈到《我&蓬莱叶》系列作品时,他表现出不一样的热情:“因为我喜欢它,所以我希望我可以融入它,我希望我可以存在在洞洞里,可能是一种安全感或者什么。”

“奇幻”是他非常重要的灵感来源,他会被很多有奇幻色彩的神话故事吸引。
在他小时候,他喜欢临摹《山海经》的插图。他也喜欢看浮世绘,尤其是里面有故事情节的部分。他希望自己的画不仅让别人感到赏心悦目,同时可以引发别人的思考。

《龙宫玉取姬》本是日本浮世绘中的一幅画,讲述的是一个美丽善良的海女叫玉取姬,她潜入龙宫盗取龙珠藏入乳房中,后来又从乳房中切下龙珠,击败恶龙的故事。
李文斋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便生出非常强的画面感,并通过自己的独特的视角再度创造。

他加入了自己独有的“眼睛”的元素,眼神的表达似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玉取姬在诉说着什么。与此同时,他用无数的“圆”构建出了一个充满隐喻的海下世界。
除了《龙宫玉取姬》,中国神话中,伏羲和女娲的故事也是他的灵感来源。相传伏羲和女娲是一对兄妹,他们的母亲偶然被蛇缠身,于是就有了身孕,生下了人首蛇身的孩子。

“伏羲和女娲似乎代表的是无性别的人,但同时他们又代表着繁衍。”

这个故事让他对传统的性别观念产生了遐想,并有了很多超出常规的对于性别的理解。
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作品也是他日渐成熟之后的代表作之一。在几年前,他会把自己的想法非常直观地在绘画中表达出来。如今,他更加提倡“含蓄的美”。

他也深受日本侘寂美学的影响,“侘”代表的是粗鄙的、外表斑驳的;“寂”则代表了静默的、没有人声的。而他作品中的“眼睛”、“洞”等元素似乎是在这一美学风格下,李文斋的独特反应。
在创作风格上,李文斋被日本和中国本土的艺术家影响很多,比如村上隆、草间弥生、陆霄虹、吴冠中等。同时,他的作品也受服装设计师的影响,比如山本耀司。

二零二零年疫情期间,像所有人一样,李文斋也在家隔离。在这期间,他的创作灵感几近枯竭,可是他也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停止创作。
“不用有一个很完整的想法,就是拿起画笔画。”于是他便开始画自己每天的生活,包括他的梦、起床、抽烟、刷牙等,“我给自己的指标就是:下午画稿,晚上填色。”

这系列的插画是他对自己生活的记录,也是他奇幻风格的延续。这样的工作积累下来,他产出了一百多张的插画。
创作对于他来说是放松的,他享受画画的过程。与此同时,画画也能给他很多思考的空间。
在画的过程中,他通常不思考如何画得更好,更多是思考一些别的东西,比如之前看的书和一些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谈起对未来的规划,李文斋唯一的目标就是:无论怎么发展,都要持续创作。
“如果我能有个稳定的收入让我可以持续创作,如果我去学校教书可以让我持续创作,只要能让我持续创作,我就觉得可以。当然,以后可能也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但我现在是这样想的。”
创作对于他来说已然是像器官一样的存在了。“没有创作我就太孤独了,我可能会猝死!”
如果没有了创作,尽管身体会自然运转,“可是我的生活就没有动力了,那我还能干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