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沙汤真好喝


合肥的沙汤真好喝,但这个沙汤的(沙)字其实是这个字的读音,真正的汉字写法却很特别,左边是一个月字,右边是上面一个天,下面是一个韭菜的韭,如上图左边字。
以前合肥小吃店卖这种汤的标牌上写的都是这个字,但是这个字在字典词典里却查不到,更让人想不通的是,电脑里也打不出这个字。所以现在很多商家就直接用这个字的读音“沙”来代替。
不过这个汤真是太好喝了,不仅味道鲜美爽口,营养也很丰富。
我在合肥第一次想喝这个汤时,就因为不认识这个字没喝上。记得当时,在小吃店就餐,就听很多食客对老板说“来一碗Sha汤”,我虽然也想品尝,但不能确认这个字就是念“Sha”,就对老板说要那个汤,老板却追根究底地问我要什么汤,因为店里还有其他种类的汤,如辣糊汤、豆腐脑等,我没好意思跟老板说不认识这个字,也就想喝没喝成。
之后,我搞清楚了这个字就是念“沙”后,我再去小吃店时,就像其他食客一样对着老板喊一声“给我来一碗沙汤”。第一次喝这个汤,就被这汤的美味沦陷,天下竟然还有这么好喝的汤,简直就是玉液琼浆嘛。
这个沙汤名字的来历也是很有意思的,据说是乾隆下江南时,途径阜阳,留宿一店家,店家主人是一对母女,这对母女见乾隆穿戴不俗、器宇轩昂,想必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切不能怠慢,就用老母鸡小火慢炖熬制了一锅汤,再在汤里打入鸡蛋,并放入黑木耳、麦仁、芫荽,还有姜蒜之类等勾芡,乾隆喝了,赞不绝口,连说好汤好汤,于是就问店家这汤叫什么名字,店家其实也不知道这个汤叫什么名字,就用当地话小声嘀咕道“啥汤”?乾隆听了以为这个汤的名字就叫“啥汤”,于是便问店家这“啥”字怎么写?店家说不识字,不会写。于是乾隆的随从并让乾隆帝赐一个字,这便有了这个字典里也查不到的字。

因为正好是晚上,乾隆看到一轮明月刚刚升起,于是字的左边就有了一个月相伴,右边头顶一个天,当然是指的皇帝啰,右下一个韭与久相通,寓意这美味的高汤将源远流长。果不其然,一直流传到我的口中。(哈)
店家母女因为不识字,也不知乾隆写的是啥,等乾隆一行走了,这母女俩就把乾隆写的字送去给一个识字的老先生看,老先生看过后差点惊掉下巴,“可了不得!了不得!这是皇帝的御笔啊!”因为下面还有乾隆的亲笔落款。从此这个沙汤就在当地风行起来。
合肥的大多数早餐店都有沙汤卖。店家一般都在头天晚上熬制好,早上倒入一只大铁桶里,桶下面有火保持着沙汤始终处于高温状态。只要食客进来说“来一碗沙汤”,老板就拿出一只汤碗,并在碗里打上一个鸡蛋,快速搅拌一下,然后从铁桶里舀出滚烫的汤倒入碗中,再在上面撒上胡椒粉、芫荽,一碗色味俱佳、芳香四溢的沙汤就成了。
合肥除了沙汤外,还有一种好喝的早餐汤叫辣糊汤,但辣糊汤和沙汤比起来,口感要比沙汤逊色很多,价格也比沙汤便宜。多年前沙汤只要一元一碗,辣糊汤减半只要五角钱。现在沙汤涨到四元一碗。辣糊汤依然减半两元一碗。辣糊汤的食材主要是千张丝和海带丝加花生米、芡粉和水勾兑熬制成的。

虽然现在的沙汤远不及乾隆皇帝喝的那个汤,但依然是用鸡汤作底料,即使这个鸡汤是稀释了的鸡汤,但也还是鸡汤嘛。但鸡蛋确是货真价实的,一个鸡蛋当着你面打进碗里。碗中有鸡丝、黑木耳、金针菇等很不错的食材,再添加一点适量的调味品,使得汤味更加鲜美。喝下去立马让人齿颊生香、胃肠舒爽啊!
沙汤的做法其实也不难,在家里就可以做,既可以用鸡汤,也可以用肉骨头汤熬制,在汤里加入黑木耳、麦仁、金针菇等。在家里制作嘛,比较自由,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增减食材。
这大冷天的,来一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面的

真美哦!
敬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动动手指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