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外拾零》十二,鲁肃与陈宫的择君》陈再明21、12、17
十二,鲁肃与陈宫的择君
孙权接过孙策的班,根据孙策的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于是动员后来果然起了作用的鲁肃来东吴。周瑜说:″昔马援对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足下不需他计,只同我往投东吴为是。″鲁肃听从周瑜的意见,同周瑜去见孙权,于是主演了赤壁之战的的光辉一幕。
还有一位陈宫,他先是义释同董卓做对头的曹操,但发现曹操竟是那样一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野心家之后,又弃他而去,让人尊敬。但是他选择了那位动不动就要拜人做干爹的″三姓家奴″呂布做主子。言不听,计不从,最后成了吕布的陪葬品,死得比田丰、沮授还要窝囊。在《三国》里,最让人为之叹息不已。
君择臣,臣亦择君;但是,问题常常出在有无选择的可能。特别是臣择君这一条。三国时代军阀混战,″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魏、蜀、吴可以自由挑选。假如面对的只是一个″君″,他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让你在那里呆一辈子你也休想挪一挪窝,人才流动,谈何容易?多少有才能的"诸葛亮″被憋死在袁绍、吕布们的手掌心中?剩下的唯一一条就只好″隐″。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