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探花林士章
林士章,字德斐,號璧東,漳浦烏石大廳北平村(今舊鎮浯江村大廳邊)人。生于嘉靖三年(1524年),排行第五。幼時聰穎,志向和意氣不同于群兒。稍長,博聞善記,讀書紫薇山中,為文有大雅之風,福建提學朱衡以國土待之。嘉靖三十七年中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聯捷,廷試賜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是漳浦縣唯一榮獲三鼎甲者,授翰林院編修。 士章任職期間,有的翰林官員入宫待詔,因奉承皇上而得到升官晋爵,士章却閉户下帷,潜心研究經籍,修飾典章制度,心懷安然。 嘉靖四十一年,因母逝歸家守制。嘉靖四十五年,補翰林院編修。隆慶二年(1568年),士章任會試同考官,爲朝廷選取優秀人才。會試结束后,士章被提升爲國子監司業。國子監祭酒是林士章的座主,師生同爲國子監長官,傳為美談。 隆慶二年十二月,士章因父逝歸家守制。隆慶六年,補南京國子監祭酒。萬歷元年(1573 年),調任北京國子監祭酒。他崇尚典雅,黜弃浮華,文風爲之一正。 萬歷二年,士章升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兩職兼授,時稱爲特殊恩寵。萬歷五年,改禮部左侍郎,兼官如前,又補經筵講官。時適重修會典,任副總裁。是年九月,宰相張居正父喪,按例應辭官歸家服喪,守制三年。朝中一些大臣爲討好張居正,聯名疏保留任,稱為“奪情”。士章與禮部尚書馬自强、右侍郎王錫爵認為,張居正父喪不守制,事關倫紀大事,故不列名。居正心懷怨嫌,尋機報復。萬歷六年,指使科臣搜集士章家鄉的一些小事,弹劾士章,幸而 神宗皇帝并不追究。 萬歷九年二月,士章升南京禮部尚書。在禮部任職六年,對朝堂陵廟之事,日有修舉謀畫.對禮部各司的政事,了如指掌,部司官具都敬服他。萬歷皇帝對林士章十分敬重,賜予御書“忠愛”匾額。萬歷十四年五月,因祀典事被論劾,吏部以士章無明顯過失,主張留用。皇帝令土章照舊供職。但他已决心退隱,請求歸休,獲準致仕。 士章回漳浦縣城故居后,厭煩城邑喧囂,擇居于漳州城北郊十里的長橋(今龍文區樓内村),懸車高卧,徜徉山水,過着村居生活。萬歷二十八(1600年)逝世,享年77歲,賜祭葬。萬歷皇帝在《諭祭文》中寫着:“維爾器資端雅,操履清純。甲第掄魁,詞壇振藻。佐编摩于史局,裨啓沃于經幃。敷教辟雍,多士由之興起;考文宗伯,五禮藉以淳庸.當饗用之方殷,遍乞身而勇退。東山自適,北斗彌高。喪此典刑,良深軫惜”。 林士章的著作甚多,流傳于世的作品有《漳浦縣重修儒學大門記》、《仙峰岩碑記)、《南田趙公墓志銘》、《學博木灣陳先生創行鄉飲記)等。 士章長子汝譜,授奉政大夫;次子汝詔授永州推官,皆爲政廉正。 (林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