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是为了灾难不再重演
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我们之所以要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就是为了铭记这段历史,铭记这段永痕的伤疤。铭记的意义在于,从历史的伤痛中明白,一个国家只有足够强大,才能不被别的国家侵犯,才能真正国泰民安。如若不然,比你更加强大的国家总想盘剥你,侵略你,占你的地盘,抢你的资源,屠戮你的百姓。
周末读南京大屠杀时南京安全区委员会主席拉贝写的《拉贝日记》,其中写到了日本侵略南京时为什么那么明目张胆。因为国际社会对此保持了集体的缄默,原因是无论是英国和美国,都曾炮轰过南京,他们没有立场指责日本。而日本呢,则因为别国侵略过中国,觉得自己侵略中国也是“合理”的,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别人可以蹂躏,日本自然也可以,别人可以当强盗,日本自然也可以。这无疑是一种无耻的神逻辑。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就如同破窗效应,遭遇过欺辱,便有更多列强觊觎与侵略。

那么,为什么日本可以从上海一路长驱直入打到南京呢?就因为当时国民党的武器装备虽然有一部分是德国买的,也有德国军人来进行培训,但是相比于日本,还是落后的。按照拉贝的话说,日本是现代化的部队,而国民党的军队无论从装备还是体系,都比较落后。
所以,一个不足够强大的国家,是不可能国泰民安的,一个军事上不足够强大的国家,也是不可能捍卫自己的利益的。每当我看到城市的高楼大厦,以及车流奔涌的高架桥,我都更加明白发展军事,建航母,造飞机,造导弹的重要性,发展军事固然要花很多钱,但是拥有更先进的武器,你才能保护好你建的高楼,你建的高架桥,才能保护生活在这片国土上的每一个人。
所以回顾历史,铭记历史,有利于激发我们的奋斗欲,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有利于理解国家发展军事的意义。
同时,铭记历史,在于提醒我们,我们有一个怎样的恶邻。没错,日本绝对是一个恶邻,无论是从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恶邻。他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了累累罪行,拉贝在《拉贝日记》中记录,从1937年10月开始,日本就在不断轰炸南京,众多平民在轰炸中丧生,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中写过,在从上海前往南京的过程中,日本人一路烧杀抢掠,实行了“三光”政策,在苏州有接近20万人被屠杀,而在南京,有30万人被屠杀。尤其是在南京,日本人对中国人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他们用各种残忍方法屠杀平民,用各种残忍的方法强奸妇女,甚至逼着一家人乱伦。
事实上,只要看了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你就会对这段历史有系统的了解,就会发现,日本这个民族有多么可怕。你就会发现,人恶毒起来,是真的禽兽不如。
我曾经在B站分享了《南京大屠杀》这本书,也分享了很多这本书中写到的细节,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

也正是因为看了《南京大屠杀》,我被张纯如安利了《拉贝日记》。这本书是德国人拉贝写的,所以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过程,我相信是比较客观的,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南京大屠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的目标是,每年看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然后分享出来。这也许是我能为那些死难者做的微不足道的事情了。
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日本人一直是拒绝承认的,虽然经过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他们在教科书上提到了南京大屠杀,但是他们大大缩减了屠杀的人数,我记得貌似将屠杀30万人,缩减到了1.5万人,悬殊之大,令人咂舌。
而且日本的右翼总在不断迫害那些试图正视历史的人,甚至于有一个正视南京大屠杀的市长被刺杀。
掩盖事实的结果是,日本的国民恐怕很难知道他们的祖辈究竟犯下了怎样的弥天大罪。所以他们恐怕也很难理解中国为什么对他们的政客祭拜靖国神社每次都反应巨大。
日本人一直在试图抹灭他们犯下的罪行,所以我们更要铭记这段历史。他们始终不道歉,所以要不断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来提醒日本,提醒全世界,他们欠那些死难者一个道歉,欠中国人一个说法。
日本人不正视历史,其实说明他们一直不曾觉得他们犯下的罪行有错。不觉得自己有错,那么他们就会有再次犯同样罪行的可能。而近年来,日本右翼一直在抬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一下台就去祭拜了靖国神社,而且在前几天,日本99名政要都去祭拜了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什么地方?这里供奉着无数的侵华日军的战犯,而供奉和祭拜,是为这些罪行累累的人招魂,意味着日本始终都奉行着军国主义。日本现在之所以安静如鸡,是因为他们的无力对中国发动战争,但是如果有机会,我相信他们不会放弃侵略中国甚至更多国家,这是因为他们是岛国,他们有岛国焦虑,他们试图通过侵略他国,以图得到更广阔,更安全的地盘。所以对于日本,我们永远要防。前阵子,安倍晋三还说要协同美国帮忙保卫湾湾,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军费,扩军备战,所以不得不防。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不仅要慰藉死难者的亡灵,更要防住野心勃勃的日寇,让悲惨的历史永远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