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智己L7智能车语系统解读
谈及汽车的智能化,多数人联想到的都会是自动驾驶、智能车机系统。仿佛在这两道智能化的“主菜”之外,其他都是边角料。
不过,一套成熟的智能化方案,必然不会忽视这些“边角料”——智能的尽头充满感性,人们越来越不希望汽车只是一台冰冷的机器。而感性、温暖则更多的通过使用场景中的细节与点滴来体现。在主打智能的新势力赛道上,智己L7通过一套智能车语系统体现了这一点。

恰如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基本属性是连接A点和B点,车灯的基本属性无疑是照明。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二者的概念都发生了改变。汽车从“出行工具”进化为“出行空间”,车灯的外延也随之变得丰富。
智能化时代为车灯赋予了展现个性化、拓展场景交互的潜力。智能车语系统更是为车灯赋予社交属性,将灯光交互从车内拓展到车外。

在智己L7上,智能车语系统共有三个关键点:下一代智能车灯技术、行车礼仪场景交互、场景无限拓展。
以硬件为基础
从诞生之初的煤油、乙炔灯,到后来的卤素、氙气灯,再到LED、激光大灯,硬件变化对用户来说最为直观也最为基础。灯光技术的发展为场景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智己L7搭载的DLP、ISC模块由智己汽车与华域视觉联合开发。其中DLP数字投影大灯具备260万像素的投影分辨率,集成DMD数字微型晶片以及3 TOPS算力的AI视觉芯片,能够以高亮度、高精度投射图案信息,为行车安全与人车沟通带来全新选择。

由TI德州仪器提供的DMD数字微型晶片为DLP带来了微秒级的响应速度,使其能在瞬间通过关闭或者降低对应的微镜亮度,避免眩光对其他驾驶员的影响;或者通过照亮行人,给驾驶员和智能驾驶更充足的响应时间。
在此硬件基础之上,智能车语系统还配备了独立的Linux架构操作系统,更清晰的系统逻辑带来更稳定的功能表现,以及更丰富的拓展潜能。

智己L7首次搭载TI德州仪器汽车级48通道 LED驱动器TLC6C5748-Q1,通过高集成度的独立LED像素点控制, 能够轻松驱动全车前后共5000+颗LED单元,显示丰富的图形与动画效果。
从场景中来,到场景中去
在非智能时代,产品的功能直接定义了产品的使用场景;而在智能化时代,只有从场景出发的系统化功能设计才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车灯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传递信息,意味着汽车与场景的交互模式发生了改变。
在行车礼仪场景、行车辅助场景、情感交互场景三个方面,智己L7充分发挥了硬件上的优势,将常见的使用场景做了细致的划分。
例如在开启行人礼让模式之后,当行驶过程中遇到行人时,智能车语系统可通过DLP向前方地面投出两排交互的箭头。车头的ISC也将展示动态的行人标识以示友好。同时,车尾的ISC也会同步显示“小人过马路”的动效,告知后方车辆“我正在礼让行人,请稍作等候”。
此外,行人礼让模式还可以结合智能驾驶,实现全自动开启,完成车辆自动停止、礼让与警示功能。
在导航辅助方面,智能车语系统可以结合导航信息,实现车道级的导航引导。在夜间需要专注驾驶时,通过在路面投射指向的箭头,用户的目光无需离开路面即可轻松获取指引信息,降低用户的驾驶疲劳度,提升夜间驾驶时通过复杂路口的安全性。而NOA变道辅助、示宽光毯、行人警示、前车距离提醒等功能也分别针对不同场景做了适配。

车灯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还可以用来营造更加丰富的仪式感、氛围感,为“情感”服务。
在灯光迎宾模式中,当感知用户靠近时,智能车语系统会提前打开DLP+ISC投射/显示欢迎动效,为出行赋予独特的仪式感。

针对喜欢宠物的用户,智能车语系统还推出了暖心宠物迎宾模式。

当用户走向车辆时,车语系统还可以在ISC上显示出车辆的当前电量。在车辆充电时表明车辆正处于充电状态,并以直观图像展现电量状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常用常新:车语也能OTA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万物皆可OTA”成为可能,这套智能车语系统也不例外。
基于阿里云及上汽SOA原子化架构,智己L7实现了全域深度OTA。同时智能车语系统还搭载了TI系统级芯片以及独立的操作系统,以此为基础能够实现智能化的OTA。

在设计功能时,系统即定义了标准接口,以跨域融合的方式让灯光更加智能。通过IMOS或手机APP编辑车语、自定义Icon等也允许用户参与到共创中,共创内容除了可供自己使用之外,还能够与社区联通、分享,供其他用户下载使用。
基础技术的发展正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辆真正的智能汽车该是什么样子,从不同方向入手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交互体验的提升、情感的连接必然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智己L7的智能车语系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丰富了人与机器的交互形式。这也许就是智能化时代技术和感性结合的最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