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容易乳糖不耐受?怎么喝奶才正确
一直以来,人们对牛奶的评价都是毁誉参半的。
我身边也有很多长期喝牛奶的人,身体很好啊。也有很多喝牛奶的,一喝拉肚子。
那它到底是好还是坏?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主要是指人们在摄入牛奶、含奶饮品或乳制品,如:黄油、奶酪等食物时,身体无法有效的消化其中的乳糖,从而产生腹胀、恶心、腹泻等问题。而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乳糖酶的缺乏。
乳糖是人类和哺乳动物乳汁中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双糖。

由于人体无法直接吸收和利用双糖,因此需要依靠乳糖酶的力量,将乳糖分解为更易吸收的单糖形式,即葡萄糖和半乳糖,这样才能进入血液循环供人体利用。
但当小肠乳糖酶的分泌减少或缺乏时,就会导致肠道内部渗透压增高,这个时候水分受到压力的阻隔无法进入肠道内部,从而引发腹泻。此外,乳糖酶的缺乏还会使得进入结肠的乳糖被细菌酵解成乳酸和多种气体,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

乳糖不耐受是一种病吗?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乳糖不耐并不能算作一种病。当我们都还是婴儿的时候,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就是妈妈的母乳,因此那个时候我们的身体都会分泌充足的乳糖酶。但2-5岁之后,乳糖酶的数量就会逐渐减少。

乳糖不耐受人群应该如何摄入牛奶?
其实,乳糖不耐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即便是没有基因突变的我们,身体中的乳糖酶也并不会完全消失。美国的研究认为:绝大多数成年人可以一次性摄入12g乳糖(350ml左右的纯牛奶)。
因此,为了避免不良反应,我们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牛奶的摄入。
另外饮用归原牛奶,可以帮助乳糖不耐受人群在享受乳制品营养的同时,避免腹泻,胀气,拉肚子现象,解决乳糖不耐受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