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将至,回顾后疫情时代那些治愈我们的艺术品
自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已经夺去了超过500万人的生命。即便各国疫情已经趋于稳定,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也已经成为了幸存下来的人们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在这样巨大的集体创伤之下,艺术家们用创作与公众沟通,给我们带来慰藉与信心。
01.沙漏上的裂缝

拉斐尔·洛扎诺-亨默(Rafael Lozano-Hemmer)的机器人砂装置纪念因新冠肺炎而失去的生命。
自新冠疫情流行以来,全球已有500多万人丧生。由于其极易传播的特殊性,家人和朋友甚至无法见到他们心爱之人的最后一面。为了慰藉这种痛苦,墨西哥艺术家拉斐尔·洛扎诺-亨默(Rafael Lozano-Hemmer)创作了一件机器沙漏装置,专门纪念那些因新冠肺炎而失去的生命。


参与者通过该项目的在线平台提交他们因感染新冠而去世的亲人的照片,并亲自到场或通过直播观看机械臂用沙粒一点一点绘制出他们亲人的形象,每一幅砂砾肖像完成后以数字方式存档,图像抹去沙子回收后会继续用于完成下一幅肖像绘制,循环往复,形成无数的纪念图像。

02.疾病投掷者

今年9月萨尔瓦多艺术家瓜达卢佩·马拉维拉在纽约的苏格拉底雕塑公园展示了自己《疾病投掷者》(Disease Thrower)系列作品中的两件。
艺术家马拉维拉来自中美洲人口最密集的国家萨尔瓦多,童年时因国家内战而逃亡他国,年轻时又曾不幸患癌。他的艺术创作常常基于中美洲的土著仪式和神话传说以及与疾病、疗愈相关联。


在这件作品中马拉维拉将视觉艺术与冥想表演结合在一起:一个神殿一般造型的铝架结构,悬挂在上面的两个锣形乐器是作品发出“治愈之声”的工具,这一灵感来自于艺术家早年在接受化疗时用来止痛的声音浴;架子的下方堆满了中美洲地区代表性的蔬菜,如玉米、南瓜、豆类等,地面还用白垩粉画出了神秘的图像,来自于艺术家的中美洲文化背景。


这是艺术家对疾病和移民问题的最新思考,整个展览期间,艺术家向公众开放了声音疗愈,在后疫情时代为公众提供了慰藉心灵痛苦的新方法。
03.幸存者喷泉

今年10月由美国艺术家帕梅拉·康索尔(Pamela Council)创作的“幸存者喷泉”纽约时报广场上向公众展出,这是对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幸存下来的人们的致敬。 幸存者喷泉外部由数千颗彩色丙烯酸指甲覆盖,内部一个5.5米高的多层许愿喷泉,“喷泉在文化中有这样的作用,作为聚会场所,作为人们许愿的地方,给人一种热情的希望感。”艺术家说,“我希望人们能感受到这一点,并从作品富有想象力的材质和创作形式获得慰藉。”


帕梅拉·康索尔是非裔美国人,一位工作生活在纽约的跨学科艺术家,丙烯指甲是她从13年前就开始采用的媒介,华丽的色彩、精致的装饰是其作品的典型风格,旨在为治愈和快乐创造空间。这个装置也是一个集会场所,可以举办包括喜剧表演、歌舞表演等在内的各种活动。
04.你看到彩虹上的文字了吗?

Chila Burman’s neon installation
Do you see words in rainbows,at Covent Garden market.
英国艺术家奇拉·伯曼(Chila Burman)用自己的霓虹灯作品《你看到彩虹上的文字吗?》(Do you see words In rainbow)将英国考文垂花园装点一新,这是她去年英国泰特美术馆冬季艺术项目的延续。
“我想以同样的方式给公众带来欢乐和奇迹,尤其是在我们的生活仍受到新冠病毒影响的情况下。”

奇拉·伯曼是个生于利物浦的印度裔艺术家,她的家庭来自印度北部的旁遮普地区。她在艺术创作中常常将自己的印度本源与流行文化结合起来,用丰富的色彩赋予作品以活力,霓虹灯是她非常喜爱的一种媒介。

在这件作品中也选取了霓虹灯雕塑的形式,作品主体呈现为八边形柱体是因为这个其代表的象征意义——即重生、再生、过渡和方向。从佛教教义中的八正道到启蒙,再到指南针,艺术家认为这个形状会提醒我们去思考未来的方向——在新疫情后常态下的下一步,如何尽我们最大努力地去生活。

2021年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一年艺术行业已经逐渐复苏:各大美术馆、画廊再次打开大门举办展览,大型艺术博览会也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线当中。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即便仍将处于后疫情时代,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恢复更多美好,充满希望。